../../images/logo10.png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资讯:
· 一图读懂:温州医科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3/12/06
  决策参考  
 
 重要文献 
 专题调研 
 高教信息 
 第三方评价 
 
  高教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信息 > 高教信息 > 正文
 
高教信息2023年第2期(总第92期)
2023年03月16日 14:14      浏览:



  

教育资讯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方位布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高教视点

林蕙青:奋进新征程 加快建设高质量医学教育体系

2023年度十大教育热点前瞻 

生源危机 逼近高校 

破五唯后,遴选一流人才靠什么 

高校动态

浙江大学推动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奋力“走在前列” 

厦门大学与成都医学院启动共建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院“出题”、企业“答题” 探寻“医研产学政”融合新模式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方位布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高等教育创新。

五年来,我国深入实施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我国高等教育与时代同行,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为民族振兴、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发挥了极端重要作用,高等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介绍了提高高等教育培养质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等方面情况,特别是深化四新建设、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着力发展支撑引领国家战略实施的高等教育。

一体化推进四新建设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说,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以四新建设全面带动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模式、方法变革创新,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新工科建设方面,积极推进交叉融合再出新,累计实施1457项新工科项目,探索构建产学研用多要素融合、多主体协同的育人机制;累计支持1100多所本科院校与近800家企业合作立项3.7万项,企业提供经费及软硬件支持约112亿元。推进建设12个未来技术学院、50个现代产业学院、33个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推动工程教育深层次变革。

新医科建设方面,定位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医教协同构建以“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国家制度。加快复合型高层次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连续举办10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支持11所高校开展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6所高校开展九年制中医学教育,推动医学+X”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通过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认定,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布局建设18个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助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新农科建设方面,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构建起新农科建设完整体系,设立407个新农科实践项目。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推出大国三农系列在线开放课程,编写出版了《耕读教育十讲》首部新农科新形态教材,打造建设184个耕读教育实践基地。持续加强种业领域专门人才培养,支持48所高校开设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布局建设3个生物育种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高质量培养种业创新人才,有力支撑引领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和新生态建设。

新文科建设方面,明确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总体目标。面向6大选题领域,22个选题方向设立1011项新文科项目,适应经济社会需求,新增3000多个文理、文工等学科交叉融合专业点。布局关键领域人才培养,加快涉外法治、国际传播、国际组织等相关人才培养。全面推出中国政法实务、新闻传播、经济、艺术四大讲堂,推进文科教育与社会实务紧密结合。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教育部将围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强化交叉融合,全面深化、一体化推进四新建设。

一是深化组织模式创新,实施《示范性特色学院建设管理办法》,加强现代产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等特色学院建设。

二是深化培养机制创新,加快集成电路、储能、生物育种、医学攻关国家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深入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加快医学+X”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加快推进基础与临床融通的整合式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着力构建医学专业全覆盖的认证体系,推进农林高校与农科院开展一省一校一院农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深入推动本硕博一体化农林人才培养改革。

三是深化内容方法创新,实施战略性新兴领域教学资源建设计划,加快关键领域专门人才培养,印发实施《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和管理规定》,构建中医药经典教学新生态,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加快研制文科专业类教学要点,继续办好中国政法实务、新闻传播、经济、艺术四大讲堂

四是深化理论实践创新,深入开展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从发展理念、质量标准、技术方法、评估评价等维度对人才培养范式进行跟踪指导和总结推广,引领高等教育提质创新。

出台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文件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说,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力量,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局,事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事关教育强国建设。围绕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尤其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教育部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工作:

一是推动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实现格局变化。出台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等文件,对拔尖创新人才特别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进行总体部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链条融合、学段衔接、主体协同,实现全方位布局推进。在育人链条上,完善人才早期发现、多元选拔、贯通培养、科学评价、长期支持机制;在领域布局上,覆盖基础和应用学科,涵盖理、工、农、医、文等重点学科领域;在育人主体上,实现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实质性协同联动;在推进方式上,实现长远布局和解决当下急需紧密结合。

二是推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现重点突破。教育部从2009年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经过计划1.02.0的接续实施,已依托77所高水平大学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共吸引3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已毕业十届本科毕业生13126名,96.0%的学生在基础学科领域深造,50%以上的学生进入世界前100名的一流大学深造。已经博士毕业的1000余名学生分布在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开展研发工作,逐步形成了我国基础学科优秀人才的全球布局网络,部分毕业生在相关领域已崭露头角,表现出极好的发展潜力。

下一步,教育部将深化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拔尖学生选拔分流和使用机制、科教产教协同育人机制、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国际交流合作机制、长周期评价机制、稳定支持机制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着力培养未来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医学科学家和哲学社会科学家。深入实施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建强一流核心课程、核心教材、核心师资、核心实践项目等基础要素,深化拔尖创新人才机制创新和模式变革,构建高质量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三是推动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实现系统提升。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化新工科建设,布局建设了一批专业特色学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破传统院系和学科壁垒,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以组织模式创新牵引高等教育深层次改革,引导高校分类培养未来技术领军人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关键领域创新型人才等一流人才方阵。

目前,特色学院建设高校已经与70余家科研院所、500余家企业深度合作,本科在校生约9.2万人。此外,布局建设了一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和创新研究院,以实质性联合培养为纽带,切实调动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实现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评价标准等深层变革,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

四是推动关键急需领域拔尖人才培养实现补链强链。围绕关键领域,创新拔尖人才自主培养机制。聚焦集成电路领域,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布局建设8个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支持建设28个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其中70%的研究生毕业后进入集成电路行业就业。聚焦关键软件领域,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公布首批33个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名单,聚焦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型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等5大领域,培养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特色化软件人才,推动关键软件技术突破和软件产业生态构建。聚焦网络安全领域,布局建设11个一流网络安全学院。聚焦储能技术领域,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平台。通过多项举措,加快培养掌握自主技术的关键领域拔尖创新人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方案》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大投入与体制机制创新并举,统筹力量集中解决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突出问题,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改善中医药发展条件,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与科研水平,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方案》明确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基本原则,即增强能力,服务群众;遵循规律,发挥优势;提高质量,均衡发展;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方案》统筹部署了8项重点工程,包括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中西医协同推进工程、中医药传承创新和现代化工程、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中药质量提升及产业促进工程、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中医药开放发展工程、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工程,安排了26个建设项目。

通过《方案》实施,到2025年,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中医药防病治病水平明显提升,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中药质量不断提升,中医药文化大力弘扬,中医药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中医药成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方案》指出,要强化项目实施,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要将重大工程实施纳入本单位重点工作;做好资金保障,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药发展多元投入机制;加强监测评估,开展重大工程实施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注重宣传解读,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氛围。

(来源:新华社)


林蕙青:奋进新征程 加快建设高质量医学教育体系


 我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可谓百年沧桑,耕耘不辍。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努力下,我们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医学教育体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加速发展,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不断提高,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和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伴随着国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国的医学教育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特征,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医学教育的新定位。党的二十大强调生命至上,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国家到公众,对医学和医学教育的重视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同时,健康中国战略确立了医学发展的新使命、新理念,迫切要求医学担负起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任务,迫切要求医学实现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重大转变。医学发展的新定位、新使命,也决定了我们医学教育的新定位。我们医学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发展的领域更加广阔,质量提升的任务也更加迫切。

 二是医学教育的新挑战。医学是当今时代需求变化、发展变化最具活力、最具创新性的领域,特别是新一轮的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新材料等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推动着生命科学发生全面深刻的变革,势必对医学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挑战。医学教育必须迅跑,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三是医学教育的新机遇。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教育和卫生事业都高度重视。一个时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教育和卫生事业作出具有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部署。国务院近年来下发了系列的专门文件,对未来一个时期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目标、要求、任务、举措都进行了系统的谋划。这是我国医学教育发展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四是医学教育的新目标。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了要在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健康中国等目标,和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任务要求。面对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新目标,面对人民健康的新需求、科技革命新挑战和国际竞争的新挑战,从全局看,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的医学教育还存在着大而结构不优、大而实力不强、大而质量不高的一系列问题。

 那么在接下来12年这个不算长的时间里,在新的发展赛道上。我们培养的人才能不能胜出,能不能强有力地支撑现代化强国建设,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建设医学教育强国为目标,加快建设高质量的医学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是人才供给数量和结构更加适合卫生事业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需要的体系;是教育教学更加先进、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性、持续性提升的体系;是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连续统一体更加完善的体系;是改革开放创新充满生机和活力,治理体系和能力更加现代化的体系。

 加快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我们必须要有更加强烈的问题意识,聚焦现实中的重大问题,突出问题,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第一,要时不我待,着力培养医学拔尖创新人才。

   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们医学教育体系中的突出短板。在国家实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的背景下,加快培养这类人才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走中国特色、加快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之路。当前,我觉得需要加快探索两条重要的培养途径。

   一是探索建立更加完善的八年制医学教育。经过20年的探索,目前已经有14所高水平大学设置了八年制医学教育,每年总招生1500人,成为我国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三大主渠道(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型研究生、八年长学制)之一。今天,我们对八年制医学教育要再审视。有经验,也有教训。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再谋划再推进。通过改革创新,使八年制医学教育在培养定位更加准确、教育体系更加先进以及毕业后教育更加完善的几个重要的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新的进展,更加充分地体现八年制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厚、能力强、后劲大的独特优势,将八年制医学教育打造成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高层次拔尖创新医学人才的培养制度。

   二是探索医学+X”“X+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模式。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如果不大力加强学科交叉,难以产生颠覆性创新,卡脖子问题难以解决。因此,更多的学校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打破学科专业的壁垒,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的建设,加快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从全球看,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医学院普遍高度重视学科交叉,及早布局设置跨学科门类的联合培养项目。比如美国早在1964年就启动了国家的MD+PHD的联合培养项目,由国立卫生院支持。像哈佛大学医学院与麻省理工学院开展联合培养,支持优秀的哈佛医学生在校期间或者毕业后到MIT去学习,再获得工程学博士学位。目前,全美已经有100余所医学院都有这类跨学科的合作培养项目,每年约有5000学生在读,为医学领域培养了大批多学科背景、富有创新潜质的人才。

   当前,国家对这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也正在进行战略布局和政策推动,努力创造更大的政策空间。从学科设置、招生考试、项目支持、论文评审等多方面开绿灯,支持高水平大学积极探索医学与其他多学科的医学+X”“X+医学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高水平建设的高校,比如像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的发起校,应该积极地行动,主动地作为,从国情出发,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将其作为未来一项重点的攻坚任务,统筹各方资源。从发展规划上谋篇布局,从政策和管理机制上大力推动,积极探索实践临床+基础医学、临床+药学、临床+公共卫生、MD+PHD等联合培养、多样化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且要在数量上有一定的规模,在我国加快形成医学领域多学科背景拔尖人才汇聚的集群优势。

   第二,要积极作为,填补医学教育结构性的短板弱项。

   从全局看,特别是这次疫情,暴露出我国的医学教育结构体系还存在着突出的短板和弱项,比如基层全科医学人才,特别是社区、乡镇基层卫生人员培养薄弱,公共卫生、急诊、重症感染以及麻醉、精神科等社会急需紧缺人才的学科专业建设薄弱,老年健康、医养结合、康复医学等健康服务领域人才培养短缺甚至空缺。西部医学教育仍然薄弱。

   我们要在补短板、强弱项上积极作为,持续发力。对培养基层人才,至关重要的是增强岗位的吸引力。教育系统要积极的配合推动用人部门、单位从政策、机制、条件、待遇上解决岗位吸引力的问题,建立健全毕业生对这些岗位愿意去、用得上、留得住、有发展的人才激励机制。

   其次,学校要采取特殊的扶持政策,支持薄弱短缺学科专业的建设。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已经采取了一些重大的行动,从导向、经费还有政策上对薄弱专业给予支持,比如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公共卫生学院,加快发展大健康相关专业等等。高校应该重视新形势下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从各自办学定位和条件出发谋篇布局。特别是像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近年来医学教育发展很快,院校数增长也很快,像浙江现在有18所院校设置了临床本科专业。我觉得全办同样的专业势必人才供大于求,或者低水平重复,希望有一些学校在短缺专业、大健康相关专业去做文章,形成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

   在这些短缺薄弱专业方面的招生和培养,要加大改革的力度,紧紧围绕岗位需求,尽可能多地招收真正有志愿的学生来学习这些专业,为他们构建起更加适合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岗位认同感,增强岗位胜任力。

   第三,要攻坚克难,推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再深化。

   首先,从我们的教育情况看,教育观念、体系、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依然陈旧落后,特别是我们的课程体系,大体上还是按传统的学科构建,几十年没有很大的变化,教学内容冗长、割裂、重复等问题都还是存在的。第二,从我们的教学效果看。这些年,我们大力提倡胜任力导向的教学改革,还更多的是停留在理念层面,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等还有待大幅度提升。第三,从改革的状态看。一些学校教学改革动力不强、活力不足,甚至疲软,停滞不前。

   改革创新是我们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弯道超车的根本动力和必然选择。为此,现在教育部正在设计启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先从试点开始。我们医学教育要乘势而上,推动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努力地去开创教育改革的新局面,要在几个重要的方面有更大的改革力度。

   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落实学校立德树人的核心地位,将学生为中心切实体现在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中,教学、科研、医疗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应建立完善以教学贡献为核心的教师考评、奖励、晋升政策机制,引导广大教师特别是临床教师,重视教学、投入教学、潜心教学。还要实现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系统化、制度化,大幅度提升广大教师现代教学水平和能力。

   要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做好教学内容的加减法。特别是要着力推进基础与临床的有机整合,持续推进不同模式的基于临床问题导向、基于器官系统的整合式教学体系的改革,解决好基础与临床脱节问题,大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着力推进临床与预防和公共卫生教育的有机整合,把弥合医防裂痕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重要的环节,切实增强医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预防疾病的能力。着力推进医学与相关多学科知识和科技进展的有机整合。随着全球科技创新加速演进,要更加重视融入相关学科知识,融入前沿科学技术,注重对学生研究兴趣、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着力推进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的有机整合,更加重视价值导向和人文情怀的培养,深入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使医学人文教育能够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塑造学生优良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

   还要大力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一些被国内外实践证明是有明显优越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像PBL小班教学等等,还要结合实际进一步推进。要重视推进医学教育数字化的变革。数字化教育将引发教育全面深刻的变革,这是大趋势,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意识,必须积极投入,主动适应。深入地去研究、探索它的特点和规律,加快推进医学教育的数字化变革。不久前,教育部推动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医学院校要以此为契机,谋划和推动医学数字化教育。当前,应从各自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汇聚优势力量,开发并用好优秀的教学案例库、医学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一流医学专业课程的数字资源等等。还要注意引进用好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产品。要持续深入地引导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参与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教育的数字化带动教育的变革。

   高校是医学教育深化改革的主体。在十四五期间,每一所高校都应该有明确的改革目标、任务和具体的措施,都要建立强有力的改革动力机制。都要找准问题,抓住本校教育教学领域质量提升的卡脖子问题,改革创新有所突破和重大的进展。当然,我国有200所医学院校,办学的定位不同,办学的条件不同,改革也不能一刀切

   第四,要抓住关键,实现体制机制创新。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推进教育内部、教育与行业产业、教育与科技的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三融。我们要跨出教育系统看教育、办教育,十四五医学教育必须直面抓住这个关键,知难而进,努力地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发展。

   要进一步畅通学校内部的学科、专业、院系之间的合作机制,这种合作既要有教师基层自发的,更要有学校层面做好顶层设计,推动组织动员学校各方力量,集中各方资源,采取有效措施,搭建平台,建设队伍,设立项目,出台政策,加强学科专业的合作,促进交叉融合,促进成果转化。

   要进一步建立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机制,特别是单科的医学院校,要加强与综合大学、工科类院校的紧密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联合研究,联合培养,快出成果、出人才。当前,一些学校在行动,而且开始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总体看还不够。特别是联合校的主动方多来自综合大学和工科院校,我们的医学院校要更加积极主动,破除体制机制性的障碍,推动学校间的共建、共享和共赢。

   还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医疗机构、卫生部门的合作机制,坚定不移的走好医教协同之路。要研究新形势下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加强指导、支持和规范管理。要积极探索更多有效的实现路径,使医学院校主动地融入医药卫生大系统之中,实现医疗卫生机构更加紧密的联系与合作,形成多种形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学、科研、医疗服务的共同体。

   总之,我们要知难而进,勇涉深水区,勇啃硬骨头,努力地去破除学科专业之间、学校之间与行业部门之间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加快推动我国医学教育的跨界交叉融合、创新发展。

   第五,要着眼全局长远,加强和完善医学教育的重大制度建设。

   高质量的医学教育体系必须由管长远、管全局的制度做支撑。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等为重要内容的质量保障制度体系,但是从实施层面看还不稳,一些方面是低水平的,一些方面政策不衔接。因此,我们要持续地加强和完善这些制度建设,促进医学教育向整体性、同质化的高水平发展。

   要进一步的建设和完善“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制度。十年前国家确立了我国要构建起“5+3”为主体的标准化、规范化人才培养体系,这个体系把在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进行了统筹安排和有效衔接,这是一项重大的制度性的安排,具有医学教育发展的里程碑意义。十年来,在这一制度框架下,医学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医学教育的基本学制在逐步理顺,七年制医学教育不再举办,各层次、各类型的办学定位更加清晰。第二个变化是在全国范围建立起了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目前,全国已经有按照标准认定了约1100多家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为主体的医院作为规培基地,12000多个医疗科室为规培专业点。年招收规模约十万人,基本实现了高校毕业生进入临床医疗都要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这样的一个目标。第三个变化就是实现了临床专硕与规培的双轨衔接。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历经百年已然成熟的标准化、同质化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比,我们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教育,特别是毕业后教育的条件、质量参差不齐。双轨政策待遇不衔接、管理体制不顺畅等等。前一段时间,有一些地方出现了风波,促使我们加快了步伐。医教协同,以质量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强化师资、规范管理等综合施策,使“5+3”人才培养制度进一步完善。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医学院校的专业认证是一项常态化的、实现医学人才培养高水平、同质化的重要制度保障,也是发达国家医学教育的普遍做法。本世纪初,我们开始组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试点,目前已完成了临床医学专业的首轮认证,并且建立起了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的认证制度、组织体系和稳定的专家队伍。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已对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委员会正式地予以审查和认定,这标志着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与国际标准框架相衔接,一大批经过认证专业的教育质量与国际标准实质等效,并且毕业生有了被教育发达国家学位认可的国际通行证。

   目前,国家新一轮认证工作已经启动。这项制度在进一步地完善,重点是要使国际医学专业认证的先进理念和标准在我国高校更加落地和落实,使认证对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推动力更加强劲,使认证制度本身的规范性、稳定性和指导性更强,加快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体系。

(来源:本文系教育部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林蕙青在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第二届联盟大会上的报告,本刊据录音整理)


2023年度十大教育热点前瞻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征程中,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依据这一基本政策导向,我们对今年的十大教育热点作出如下前瞻性预测。

  1  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求通过对不同学段思政课建设的全面统筹,推进不同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并与思想政治工作等环节结合起来,提升三全育人质量。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亿万学生的健康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将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之一。2020年教育部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1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通知》,进一步推动全国大中小学开展思政课一体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023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将全面增强三全育人效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开展读书活动

  开展读书活动,要求在全社会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的框架下,尤其重视在学生中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学生读书,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成长。

  开展学生读书活动是深化全民阅读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国全民阅读工作不断推进,在学生中开展读书活动一直是工作重点之一。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全民阅读工程设为文化重大工程,2018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指出,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设置少年儿童阅览区域”“为学校开展有关课外活动提供支持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2020年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国民综合阅读率显著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作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按照以上文件精神,教育部关工委在全国中小学继续开展了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2023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读书活动的开展将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并将改善教育氛围、优化教育生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3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要求整体提高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区域、城乡、学校、群体教育差距,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使城乡学生公平享有高质量教育。

  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21世纪初我国完成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尤其是城乡差距成为重要问题,我国义务教育开始进入均衡发展阶段。通过学校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标准化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等,我国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完成了义务教育的基本均衡发展。2013年开始启动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工作,到2021年底,全国2895个县级行政单位均通过了国家督导评估,这是继全面实现两基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纲要》将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完善办学标准,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作为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2023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义务教育突出优质均衡确立为2023年重点任务。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4  继续把双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

  继续把双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要求一方面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另一方面,持续规范校外各类培训行为,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切实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双减工作要解决的是义务教育的关键问题。2021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全面部署双减工作,随后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密集落实双减政策,提升校内学习质量,全面规范校外培训市场,取得了有效减负和改善教育生态的显著成绩。目前还面临许多新问题,如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非学科类培训监管存在短板、校内提质增效存在差距等。针对这些问题,2022年底教育部等多部门已联合颁布相关政策,确立到2024年全面清除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治理成效显著的目标。2023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继续把双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

  继续推进双减工作,将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促进校内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和社会氛围,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5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求高校尤其是双一流高校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世界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

  人才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近年来,为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我国已实施了一系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如珠峰计划”“拔尖计划”“强基计划等。2021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才自主培养的战略意义,提出到2025年,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到2030年,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等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2023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上先行先试。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当前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紧迫任务,有助于确保人才储备安全,提升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保障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好人才基础。

  6  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

  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要求强化双一流高校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使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显著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资源配置亟待优化等。因此,2022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在双一流建设中要更加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

  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效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7  加快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加快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职业人才。

  近年来,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亟须深化。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提出职业教育改革的类型化方向,指出职业教育应保持特色,如办学体制上产教融合,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等。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继续强调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促进职普融通,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等。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科教融汇的新方向,要求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围绕融通融合融汇对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作出部署。2023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加快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教育工作重点任务。

  加快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有效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8  推进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

  推进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要求通过多方面的措施,促进教师数量、素质、结构协调发展,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兴国必先强师,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党和政府历来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方向和路径。为适应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2022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进一步推动教师队伍建设,重申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队伍,到2035构建开放、协同、联动的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形成招生、培养、就业、发展一体化的教师人才造就模式2023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持续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

  推进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将进一步推动教师专业水平提升,造就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培养优质教师,有助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9  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要求以信息化助力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服务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

  数字化发展与转型正席卷全球,必将带来社会的整体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作出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决策,教育数字化是这一战略中的重要部分。《纲要》专篇部署了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也都将教育数字化作为重点内容。同年,上海市被列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试点区。教育部于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不久即开通上线,全面提升了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质量。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要求,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2023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统筹推进教育数字化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作为教育工作重点任务。

  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将以高水平的教育数字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深刻改革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全面提升教育资源供给和教育治理水平,助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学习强国。

  10  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改革相关配套政策

  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改革相关配套政策,旨在克服五唯顽瘴痼疾,围绕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评价主体分类细化教育评价改革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教育事业的指挥棒,教育评价改革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评价体系改革。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提出经过510年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职责水平明显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社会选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学的改革目标,并为教育评价改革确立了原则和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这更要求进一步细化政策,完善评价体系。2023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为重点任务,强调以评价改革牵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改革相关配套政策将有利于深入推动教育评价改革的落实落地,从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周洪宇、邢欢、王菁系,周洪宇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


生源危机 逼近高校


 20231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国民经济数据,其中人口数据发生剧变。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数下滑至95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0.60%,是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的负增长,比专家预测的提前5年到来。

   与此同时,高校的本专科招生需求仍在逐年增加。2021年全国普通、职业本专科共招生1001.32万人,突破千万,持续扩招的政策背景下,招生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2021年高考的招生人数,已经超过了最新出生人口数。

   生源危机,正在逼近。


   高等教育警戒年或将到来

   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771万,2015年为1655万,稳中有降。随着二孩政策的出台,中国在2016年迎来生育小高峰,此后连续6年下降,2022年出生人口数相比2016年锐减830万人,7年减少了49%


2000年至今出生人口及预计高等教育入学年份情况

出生年份

出生人口(万)

出生人口增幅

预计入学年份

2000

1771

-3%

2018

2001

1702

-4%

2019

2002

1647

-3%

2020

2003

1599

-3%

2021

2004

1593

0%

2022

2005

1617

2%

2023

2006

1584

-2%

2024

2007

1594

1%

2025

2008

1608

1%

2026

2009

1615

0%

2027

2010

1596

-1%

2028

2011

1604

1%

2029

2012

1635

2%

2030

2013

1640

0%

2031

2014

1687

3%

2032

2015

1655

-2%

2033

2016

1883

14%

2034

2017

1765

-6%

2035

2018

1523

-14%

2036

2019

1465

-4%

2037

2020

1202

-18%

2038

2021

1062

-12%

2039

2022

956

-10%

2040


   可以预见,出生人口的大幅下降会导致相应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大幅减少,并对教育体系构成重大冲击:2017年开始的出生人口下降从2020年开始影响到学前教育发展,预计到2023年将冲击义务教育,2033年将影响高中教育阶段,2035年为高等教育带来严峻挑战。

 短期之间,出生人口数量和总人口下降的趋势或许难以逆转。人口学家认为,实现人口增长的必要条件,是总和生育率达到世代更替水平(总和生育率大于等于2.1)。然而,与日本、韩国一样,中国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仅有1.3,已经低于日本。2021年卫健委调查显示,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也继续走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低于2017年的1.76个和2019年的1.73作为生育主力的“90”“00仅为1.54个和1.48个。也就是说,中国人口数及出生人口数在未来数年间,很有可能将继续下降。

 与之相反,中国高等教育仍处于扩张阶段。过去10年里,高校数量不断增加,招生需求与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全国普通高校数量增加317所,本专科招生人数连年上升,10年增加312.5万人。同期数据显示,作为高校主要生源的高中毕业人数稳中有降,中职毕业生及社会人士已作为补充生源进入招生序列,成为扩招的主要增量之一。


10年普通高校数量及招生情况

年份

普通高校数

本专科招生数(万人)

普通高中毕业生数(万人)

2012

2442

688.83

791.50

2013

2491

699.83

798.98

2014

2529

721.40

799.62

2015

2560

737.85

797.65

2016

2596

748.61

792.35

2017

2631

761.49

775.73

2018

2663

790.99

779.24

2019

2688

914.90

789.25

2020

2738

967.45

786.53

2021

2759

1001.32

780.23


 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需要意识到,在适龄人口的下降与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下,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已经显现。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曾经历的生源危机,很有可能将在10年间到来。

 亚洲国家的集体挑战

 近年来,人口问题正在持续冲击着日本、新加坡、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并对部分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与中国类似,经济的繁荣曾为这些地区带来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机构激增。据《泰晤士高等教育》报道,1950年的台湾只有7所高等教育机构,学生总数未超过7000人。到2012年,大学数量增长了近20倍,达到163所,学生人数达到125万。

 20世纪90年代起,东亚大学适龄人口开始急剧下降,高等教育系统当时并未对危机作出迅速反应,许多大学和学院很快面临破产、关闭或通过合并重组,大学倒闭潮一直蔓延至今。

 调查显示,在2023年韩国大学定期招生(全国统一招生)中,全韩国14所大学的26个专业无人报考。其中,约80%的大学位于韩国岭南、湖南地区。有韩媒调侃称“2023年地方大学倒闭的顺序将由南到北与韩国樱花开放期顺序同步

 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数据则显示,从2022年开始,台湾大专院校的大一学生数量超越了高中,出现死亡交叉2019年起,零分上大学在台湾成为现实。有行业工会预估,未来8年间将有超过6000名教师失业,约40所大学退场

 对于中国大陆地区而言,即将到来的寒冬下,办学条件不好、办学水平不高、特色不够鲜明的地方本科、高职院校,由于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或将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另外,一些新建大学同样或将因为建校历史不长、办学资源不够完备而面临挑战。

 迎接挑战 合力破局

 生源危机下,高等教育系统应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已经率先步入生源危机的国家和地区经验,或可提供借鉴。

 韩国地方大学为应对挑战,采取了包括提供高额奖学金或学费减免、扩大继续教育规模并放宽入学年龄限制等一系列积极措施。此外,针对大学专业学科之间的不均衡问题,为确保地方大学培养政策的实效性和竞争力,地方政府、教育厅积极下场与大学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如光州市市长、光州市教育厅以及光州17所大学校长共同组成了光州市大学发展合作团,并签订了应对地区大学危机及促进大学进一步发展的业务合作协议;釜山市则建立了由教育厅高中大学相关管理人员组成的业务协商会,以制定具体、实际的共同应对方案。

 为对民办高校的关停进行规范管理,20224月,历时5年的台湾省《私立高级中等以上学校退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通过。《条例》明确了预警学校标准,包括财务状况、合格教师比率等。若情况严重,将列为项目辅导学校,持续追踪调查。辅导学校有两年改善期,学校可以选择依循《私立学校法》退场。先停招,待学生毕业后停办,对于校产安排及教师薪资、遣散费等能较有余裕。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人口变化,中国大陆地区部分省市也已开始行动。部分地区开始控制高等教育规模,严格控制或叫停新建大学的趋势正在显现。近些年通过新建大学而实现高等教育弯道超车的广东省,已在《广东省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拟设置的高等学校须全部纳入设置规划,未纳入规划的高校设置事项原则上不受理。黑龙江、山东、山西等省份也纷纷在文件中明确,原则上不再增设/支持申报设置新的高等学校。

 与此同时,面对生源困难可能会导致的经费问题,积极提升办学声誉、扩大国际影响力以吸引国际生源补充办学缺口,或可成为部分高校的破局之路。部分专家学者也指出,少子化带来的高校竞争加剧,也会促进高等教育的自我革新,推动高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大部分高校也会聚焦特色化的发展方向,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提升是一个必然趋势,但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可能会带来内部结构的分化。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分析,高等教育可能会从现在的金字塔型走向未来的五指山型很多人不会再追求金字塔尖的学校,而去考虑在不同领域达到一流水平的学校,就会带来学校在功能、类型上的分化

 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怀进鹏在谈到新一年工作时特别提到要深刻认识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对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调整的紧迫要求。新的人口形势下,高等教育更要积极应对,提前做好转型准备,迎接挑战。

(来源:麦可思研究《中国-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


破五唯后,遴选一流人才靠什么


    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是非常难得的……科研最难的地方,都要依靠人,然后才是成果本身。”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回答如何推动加强基础研究的问题时,把人才放在了成果前面。

然而,破五唯后,到底靠什么来遴选一流人才?受访专家表示,以在科技创新中的实质性贡献为标准,应该成为评价制度的核心。

   评人其实是在评什么

   说起评价,通常规则和标准是最重要的,标准越细致、规则越严苛,结果就越公平、可靠。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旭东认为,这是把公平曲解了。所谓的公平,一定要符合科学本来的面目。

提到陈景润,会想到哥德巴赫猜想;提到屠呦呦,会想到青蒿素;提到袁隆平,会想到杂交水稻……每位一流科学家一定有一个或多个标志性成就,而这些成就必定对应着重要的科学问题或是技术问题。徐旭东说,因为有了这些科学家,相关问题才得以解决,从而推动科学进步、社会发展。从本质上讲,科学界就是这样评价科学家的。

以一项标志性成果为标签,成果又对应问题,那么我们就看他提出过什么问题、解决过什么问题,他的工作对相关领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否推动领域进步甚至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徐旭东表示,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权威大奖都是如此评价科学家的,一流人才背后的评价逻辑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就不用再看科学家的论文、专利。他解释,因为那是科学家公布成就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载体,科学界就无从评价某人的成就。只不过,评审人需要对此作出综合判断,这与依据数量和影响因子所做的量化评价完全不是一回事。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胡志强告诉《中国科学报》,评价人是带有不确定性的。因为针对能力、成果价值、发展潜力的评价,都离不开大量的非编码知识,它们是非标准化、情景依赖的,依靠评价者基于经验、洞察得出的见识,甚至依靠评价者的认知和美德。目前评价实践中的规则崇拜,反而可能会偏离客观、理性的初衷。

谁来评价人

人评人的评价模式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评审人的选择至关重要。尤其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国际通行的办法就是同行评价。只有一流同行才能对一位科研人才工作的正确性、质量和价值作出科学的评价。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一戎在采访中强调。

爱因斯坦的理论最早只有少数科学家能看懂,所以处于前沿的小同行的评价很重要。徐旭东表示,当一项成果出现时,一流的小同行能够透过论文的包装把握它的真实价值,而不是凭借刊物影响力等附加因素作判断。

但是,仅依靠小同行进行评价也存在局限性。徐旭东指出,一项重大成果的价值往往不局限于一个小领域,而是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眼光和视野。而且,小同行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有时也会干扰评价的公正性。因此,他认为,邀请一些知识面较宽的大同行,以他们的判断作为参考,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加可靠。

如何把关评价人

人才评价,一定要靠一批公正的、有情怀的、把国家科技发展当作己任的评审专家。吴一戎强调。

美国社会学家、科学社会学奠基人默顿曾提出科学的精神气质,它包括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态度。他认为,这些规范普遍存在于科学共同体内部,约束着每一位科学家的行为。

无论是人才评选,还是基金项目评审,通常学术共同体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那就是评审专家的心里有杆秤,他们不会昧着良心作选择。徐旭东认为,一旦把评价权交到评审专家手里,首先就应该信任他们。

由于科学本身存在不确定性,成果的效应具有滞后性,因此评审专家的短期判断也可能出错。胡志强认为,评价制度要能容忍一定程度的失败,这是符合科学自身规律的。完善评价制度不能只盯着评价方法本身,而需要从更大的制度方面着眼,特别是竞争、自主性和公开化。

但是,信任和宽容的构建有赖于良好的学术生态。吴一戎提及,现阶段我们还需要建立和完善评审专家的诚信体系,从而确保评价的质量和公信力。

一旦评审专家的判断频繁出错或者有明显不公的行为,他的信誉就会受到怀疑,逐渐丧失评审资格。徐旭东表示,与自由的评价权相对应的是责任和信誉。

(来源: 《中国科学报》)


浙江大学推动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奋力“走在前列”


浙江大学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大学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战略导向,坚持抓院促系,持续深化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建设成果,推动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对标走在前列,践行使命愿景,推动目标功能深度融合。编印《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大学重要指示精神资料汇编》,开展使命愿景大讨论,形成《浙江大学使命愿景红皮书》,广泛发动全校各层面进一步明目阔胸,将总书记对浙大提出的总目标、总要求、办学理念、发展定位落实到立德树人和办学治校实践中。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注重战略性目标任务凝练,制订中层领导班子任期目标任务书。

优化组织设置,完善运行制度,推动制度机制深度融合。制定《关于加强党建统领 提高党的领导力组织力的若干意见》,推动院级党组织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双一流”建设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在高远使命引领下深层次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为主题开展党支部建设质量提升月活动,探索实施教师党支部建在研究所上、研究生党支部“党小组-课题组”两组融合,本科生党支部“党--班”一体化运行,完善党支部参与本单位重大事项决策机制。

注重能力提升,配强骨干队伍,推动组织力量深度融合。分层分类开展专题式培训、研究式培训以及长周期沉浸式培训。加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探索“党支部书记-研究所所长”“一肩挑”机制。把干部人才统筹培养当作未来学校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注重内涵标准、结构功能推动干部队伍系统性重塑,选拔222名“双专计划”青年学术骨干专聘到中层管理岗位实践锻炼。

强化数字赋能,完善考核激励,推动平台载体深度融合。探索“党建+数智+治理”新模式,建设干部工作数字化平台,升级优化智慧党建平台。注重实绩导向,出台院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和人才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实施细则,制定基层党支部建设标准和考核评价办法,营造争相担当作为、竞相建功立业良好氛围。

   (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


厦门大学与成都医学院启动共建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


   32日,厦门大学与成都医学院共建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正式启动,并签订共建协议。据了解,合作共建将有利地助力成都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发展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在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张琥主持的共建启动仪式上,厦门大学副校长江云宝表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厦门大学与成都医学院第一时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重视和推进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合作共建,取得一定成效。厦门大学将全力支持共建工作,争取更多资源,围绕公共卫生学院党建、教学、科研、学科、专业、队伍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探索全方位多维度合作机制,推动办学合作走深、走实,确保各项建设任务落实到位。

   成都医学院院长潘克俭表示,成都医学院将全力支持共建工作,按照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目标,争取更多资源,大力推动两校公共卫生学院各方面的深入合作,热烈欢迎厦门大学领导、专家到校考察指导,携手帮助组建科研团队、搭建科研平台、申请科研项目、孵化科研成果,高质量完成共建任务,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据悉,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成立于2011年,以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医学院原预防医学系为基础组建的。现拥有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福建省一级重点学科,以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硕士(MPH)、生物制品学、转化医学等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制品学等博士学位授权点。公共卫生与转化医学入选厦门大学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五个优势特色领域之一。20227月,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被教育部认定为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是全国18所高校之一。

   (来源:成都医学院新闻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院“出题”、企业“答题”

探寻“医研产学政”融合新模式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600多亿元支持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根据2021年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2012年的4.2张增加到2021年的6.7张。但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也坦言,我国高水平医疗资源供需矛盾还比较突出,集聚“医、教、研、产、政”要素资源,实现紧密结合、有机联动、整体输出攻关,摆脱以往各自为战、松散“小循环”的状态,这是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必须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已经探索和国内医疗创新企业在科研创新中深入融合,建立“医---医”创新循环体系,进行了国际高水平多中心合作,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扩大,高端医药设备依赖进口的格局正在被不断打破。”欧晓理说道。

   “一说起‘卡脖子’大家经常会提到中山医院和联影医疗的合作故事,9年来我们共同探索出‘中山-联影’合作模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院士表示,“通过核医学科、放射影像科等医生、技术人员与工程师团队之间一次次研究、攻关、调试,全球首台全景动态PET-CT成像系统在中山医院装机,之后从上海走到全国、走向国际。”

   过去9年,联影医疗已有30多款产品相继在中山医院落地,产医融合创新和高水平的应用示范,让国产品牌快速成长并不断成熟,打破进口产品依赖。双方共同开展的PET/MR、世界首款Total-bodyPET-CT探索者uEXPLORER、世界首款人体全身5.0T磁共振等高水平临床试验及应用示范,接连取得了一系列临床突破和有世界影响力的科研硕果。其中,由联影医疗牵头、中山医院深度参与的“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自主研制与产业化”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是高端医疗装备行业首次斩获这一科技领域最高荣誉。

   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认为,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聚焦重大医学领域,构建自主可控、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更是实现攻坚“卡脖子”“临门一脚”技术的关键。正是基于“中山-联影”产医融合创新模式十余年的积累,国产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多个“中国第一”“全球首创”由此诞生。未来,联影集团希望依托在高端医疗装备诊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优势,携手国内一批顶尖医院,推动原创性、引领性成果诞生与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的拓展,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医学中心提供创新力量。

   在欧晓理看来,在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过程中,要坚持走医院“出题”、企业“答题”的新路子,不断探索推广医院与企业共建国家医学中心下的资金筹措使用、成果转化和利益共享、攻关任务分工、治理结构等新范本,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今年将全面铺开综合类、专科类、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继续支持前期工作成熟的项目起步建设。” 欧晓理还透露,后续力争用 5 年左右的时间,围绕影响人民健康的长期性、全局性医学问题,瞄准“卡脖子”关键核心医学技术问题,规划建设一批国家医学中心,培养一批领军和高水平医学人才,推动一批临床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促进一批创新药品医疗器械市场应用,形成一批重大疾病防治解决方案,加快我国临床科研医学成果转化、健康产业集聚走在前列。

   来源:摘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全面建设国家医学中心,探寻“医研产学政”创新中国答案》一文)



 

 

四川教育网 | 浙江教育网 | 广东省教育厅 | 江苏教育 | 山东教育信息网 | 河北教育信息网 | 辽宁教育信息网 | 辽宁教育热线 | 吉林教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发展规划处(校地合作处)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高教园区
邮编:325035   联系电话:86-0577-86699579   电子邮箱:fzghc@w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