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logo10.png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资讯:
· 一图读懂:温州医科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3/12/06
  决策参考  
 
 重要文献 
 专题调研 
 高教信息 
 第三方评价 
 
  高教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信息 > 高教信息 > 正文
 
高教信息2023年第3期(总第93期)
2023年03月28日 14:20      浏览:

  

教育资讯

教育部:重点打造体系化、高水平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平台 

浙江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2023 年工作要点(节录) 

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就《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答记者问 

高教视点

加快构建高校大思政体系 

有组织科研的关键在于培养“总师”型人才 

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 谁来唤醒“沉睡”的科技成果 

科技部:把目标导向、市场导向和自由探索平台都建好 

县域办学:高校区域布局的优化取向 

高校动态

西南交通大学以“五个赋能”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天津医科大学构建以“德高医粹”为培养目标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河北医科大学与保定市签约,全覆盖培养当地乡村医生 



教育部:重点打造体系化、高水平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平台


近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发布会现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介绍了2022年推进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有关情况并回答了相关提问。

据悉,2022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655万,毛入学率达到59.6%。“普及化水平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多样化、个性化、学习化、现代化等普及化阶段的发展特征更加显著,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继续优化。”

武世兴介绍说,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进行谋划和设计。2022年,教育部深入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依托77所高水平大学累计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共吸引3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推进实施计算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中药学、经济学、哲学领域教育教学改革“101计划”,加强核心课程、核心教材、核心实践项目和核心师资队伍建设。

他表示,加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教育部近期也正在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如何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密集地开展调研。“从2009年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先推出1.0,后来又推出2.0计划,接续实施,可以说现在格局进一步完善。”

武世兴表示:“从下一步深化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来说,将重点打造体系化、高水平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平台。主要分三个方面:

一是在选育机制上,做好向下衔接和向上贯通。“向下衔接,就是开辟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识别、选拔、培养、升学的通道,让有天分、有潜力、有志趣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向上贯通,主要是做好本硕博贯通培养,通过一生一策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潜力。”

二是在育人要素上,重点是把核心课程建设作为深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改革的重中之重。正如我刚才介绍的,实施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通过建强一流核心课程、核心教材、核心师资和核心实践项目等基础要素,用课程改革的小切口来带动解决我们人才培养模式的大问题。

三是建立协同机制,构建“一部六院”科教融汇的协同育人机制,实施“百所千室万人”行动,构建基础学科培养的生态环境和有效的支撑机制,通过有组织的人才培养和有组织的科研创新,实现人才和成果双丰收。”

(来源:新华网)


浙江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2023 年工作要点(节录)


2023 年,全省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更大力度建设教育强省为主线,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持续完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整体优化教育布局结构,强化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提升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教育成色,加快形成“浙里优学”标志性成果,着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实践省域范例,为奋力推进“两个先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定不移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干部师生。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作为第一优先级事项,切实推动在教育系统落地生根、形成实效。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大中小学相关课程,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在教育系统继续开展“七学五讲四研”学习宣讲活动,抓好高校中层干部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指导高校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抓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强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

不断健全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紧紧依靠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充分发挥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党委教育工委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支持学校党组织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决定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健全党中央教育决策部署落实机制,有针对性加强对重大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统筹推进、督促检查,有效推动新时代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持续增强各级各类学校基层党组织功能。全面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深入推进高校“抓院促系、整校建强”工程,实施二级院系党建强院计划,选优配强二级院系党组织领导班子,每个二级院系至少配备1 名专职组织员,高校对二级院系等综合绩效考核党建占比不低于20%。实施高校干部“强基赋能”计划,推动高校干部校际交流实践锻炼,建立并实施学术副院长制度,会同省委组织部做好民办高校党组织负责人选派等工作,迭代升级“四位一体”高校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深化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推动党建示范高校、标杆院系占比均达25%,培育150 个样板党支部,创建10 个示范性党群服务中心。扩大党建“四个融合”行动覆盖面,形成100 个党建统领的校企地共同体典型案例,培育100 个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推进贯彻执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比例提至65%,培育100 名中小学“双带头人”党组织书记典型。实施民办学校党建整固提升行动。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

加快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以“三全育人”扩面提优为抓手,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并重并举。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小学校”结对工程,加强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建设,推进优质思政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加快推进《之江匠心》《之江践行》思政(德育)系列教材审定工作,系统组织教研、培训和使用。建强思政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1151”培养计划、“之江思政名师”培育计划,重点培育10 名高校思政名师,遴选建设15 个省级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示范团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动践行“浙风十礼”,实施“十百千万”教育“有礼”工程。


打造新时代高等教育强省新格局

推动高等教育扩容提质。服务区域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积极采用“院士+”“名校+”“平台+”“产业+”等模式,推动地方人民政府超常规发展高等教育。实施高等教育扩容提质工程,谋划启动高教园区更新改造和品质提升行动。扎实做好“十四五”院校设置工作,推动符合条件的学院更名大学,有序稳妥推进条件成熟的独立学院平稳转设。争取教育部支持增加研究生、本科生招生计划指标,逐步扩大本科以上人才培养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7.5%

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继续加快“双一流”建设,做好浙江大学新一轮省部共建各项工作。支持西湖大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学,指导宁波大学进一步做好力学学科的整改,支持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创建国内一流大学。多渠道多形式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来浙开展合作办学,推动北航中法航空学院(暂名)、甬江理工大学(暂名)等项目加快落地。

淬炼学科优势特色。按照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最新要求,引导高校进一步“塑高峰、筑高原、抬底部”,实施“双一流196工程”,扶持一批高校以国家“双一流”“A+”学科为目标分层分类实现重点突破。深入实施“十四五”新一轮学科建设工程,开展省登峰学科、省优势特色学科、省一流学科(A 类)、省一流学科(B 类)遴选工作,狠抓建设成效,做好新一轮一流学科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绩效评价工作。

推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主阵地建设。探索建立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贯通机制,重点推进实施“双百行动”计划,指导高校大力引育国内外高端人才,引育30 名左右院士、“鲲鹏行动”计划专家等全球顶尖的高层次人才,校地协同打造若干个高能级科创平台。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提质增量”行动,推进实施“院士结对培养计划”“海外英才集聚计划”等行动计划,举办“双百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开展系列招才引智活动,构建宽领域、多渠道、立体化的引才网络,力争新增国家级人才300 名、省级以上人才超过500 名。落实委厅重大人才工作例会制度,探索建立高校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做大做强高校人才工作联盟,实施人才家园建设工程,重点打造10 个“高校人才会客厅”、100 个“人才之家”,为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环境。积极推进有组织科研,争取在“双一流”高校、新型研究型大学、省重点建设高校等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筹建10 个左右高水平文科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集聚10 名左右“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相当层次人才。全面评估已有科研平台建设绩效,大力推进质量建设、过程管理,滚动建设一批高校新型智库等平台。

提高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质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高质量本科教育建设,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30 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认定一批省级一流课程和省级虚拟教研室,推荐一批国家一流课程,开展本科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推动高校全面提高实践育人实效。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教学数字化建设,持续推动课堂教学创新。加大校企合作,在省属高校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推进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和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专业学位课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推进研究生导师队伍培训。启动普通高校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深入实施社会服务深耕工程,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深化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遴选建设20 家左右高校师生创新服务基地。面向三大科创高地、“315”科技创新体系、“415X”产业集群等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设15个左右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立项350 项左右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研究出台新的促就业举措,提高就业工作队伍能力,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办好“互联网+”、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健全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发挥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联盟纽带作用,建设、培育、示范一批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和典型范例。做好杭州亚运会服务保障工作。

(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2023 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就

《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答记者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发展的目标、方向和举措。《意见》公开发布后,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什么?

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坚持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推动医疗卫生发展方式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服务模式转向更加注重系统连续、管理手段转向更加注重科学化治理,建设中国特色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意见》还分阶段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目标。到2025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中西医发展更加协调,有序就医和诊疗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到2035年,形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和优质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围绕人民群众健康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重点从5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能力现代化。以基层为重点,落实预防为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强化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服务,提升服务体系整体能力。二是加强分工合作,促进分级诊疗,推进体系整合化。围绕区域协同和上下联动,统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疗联合体、防治结合等工作,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三是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体验,推进服务优质化。加强医疗质量控制,提高技术水平,优化服务流程,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解决影响群众看病就医体验的突出问题。四是加强科学管理,压实责任,推进管理精细化。加强和改进公立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功能定位,实现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五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动力,推进治理科学化。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建立健全适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如何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能力?

《意见》要求加大人才培养培训力度,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抓住“人才”和“机构”这两个关键点,着力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提升卫生健康人才能力。落实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加大基层、边远地区和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扶持力度,推进农村卫生人才定向培养,激励乡村医生参加学历教育、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扩大全科医生队伍。完善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实施医学高层次人才计划,培养一批领军人才,提高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优化布局结构。

二是按照功能定位提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科室标准化建设,完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配备标准,构建公共卫生实验室检测网络,健全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巩固基层服务网底,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强化县级医院龙头地位。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辐射提高全国和区域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扩大康复和护理等接续性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健康需要。

如何促进体系整合,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分工合作?

《意见》要求立足于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通过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在纵向和横向上推进体系整合,实现“上下结合”、“防治结合”、“医养结合”和“中西医结合”。

在纵向上,促进“上下结合”。一是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网格化布局城市医联体,形成以市带区、区社一体、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完善连续通畅的双向转诊服务路径。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行县乡一体化和乡村一体化管理,建立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二是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签约服务队伍,增加签约服务供给,丰富签约服务内涵,完善签约服务筹资机制,建立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专科有效联动、医防有机融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

在横向上,一是促进“防治结合”。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落实各级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推进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深度协作,完善网格化的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以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管理为主要内容,优化公共卫生服务。

二是促进“医养结合”。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安宁疗护机构等,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业务协作机制,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持老年人医疗照护、家庭病床、居家护理等服务。

三是促进“中西医结合”。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中西医会诊制度,深入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支持有条件的中医医院牵头建设医疗联合体,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

如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增强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意见》提出要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加快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持续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增强服务的连续性、便捷性和舒适性。

一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安全。健全覆盖主要专业的国家、省、市三级医疗质量控制组织,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全员参与、覆盖临床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制度。

二是提高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加强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和医药器械研发体系与能力建设,依托高水平医疗机构建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强化科研攻关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加快补齐高端医疗装备短板。

三是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完善分级诊疗技术标准和工作机制,健全多学科联合诊疗和查房制度,建立重大急性病救治中心和慢性病联合门诊等,促进服务连续性。积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便捷性。改善就诊环境,加强医患沟通,促进人文关怀,落实优质护理,增强服务舒适性。

如何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和服务效能?

《意见》提出要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提高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效能。

一是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健全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实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二是完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管理。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实施岗位分级分类管理,提高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强化质量控制、风险防范和绩效考核。

三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建立健全符合基层功能定位和服务特点的评价评审体系,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强化绩效考核,将服务质量数量、运行效率、患者满意度等作为主要考核内容。

如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服务体系治理能力和水平?

《意见》提出要加强联动改革,深化筹资机制、编制人事薪酬和综合监管改革,发挥信息化的重要支撑作用,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在完善卫生健康筹资机制方面,一是建立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责任。二是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分类管理、医院参与、科学确定、动态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机制。三是完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为加强医疗机构间的分工协作提供有效的引导机制。

在深化编制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方面,一是合理制定并落实人员编制标准,建立动态核增机制,推动医疗联合体内编制分别核定、统筹使用,人员统一招聘和管理。二是落实“两个允许”的要求,科学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薪酬水平,落实有关分配激励政策。

在强化综合监管方面,健全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强化对医疗卫生服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建立健全医疗卫生行业行风建设工作体系,维护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依法规范社会办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完善依法联合惩戒体系,加强责任追究和联动问责。

在加强信息化支撑方面,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交换与保障体系建设。建立跨部门、跨机构公共卫生数据共享调度机制和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强化数据安全监测和预警。

(来源:国院务网站,有删节)


加快构建高校大思政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出更高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要求高校必须在构建格局、充实内涵、强化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构建大思政工作体系。

构建格局:大思政体系须遵循“教育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是教育之道”。从格局上看,构建大思政体系,关键在于构建思政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共促共进、学校与社会互动互生、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得益彰的教育生态。

构建大思政体系,首先在于思政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课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其中,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他各类课程都必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同时,也把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提升到战略高度。2018621日在成都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把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2020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要承担好育人责任。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这是构建大思政体系的基本要求。

构建大思政体系,其次在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共促共进。如果说第一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那么,包括学术科技活动、创新创业活动、文化审美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在内的第二课堂则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载体。与第一课堂相比,第二课堂具有内容广泛性、形式多样性、主体自主性等特点,它们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塑造人格、培养情操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构建面向全体学生、引领成长需求、具有学校特色的第二课堂系统,使之与第一课堂共促共进,这是构建大思政体系的关键所在。

构建大思政体系,还在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互动互生。学校是以培养人为根本目的的场域,而认知社会、走进社会则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社会生活既是学生生活于其中的场域和背景,又是教育人、磨砺人的资源和舞台。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感悟时代的过程,就是他们用脚步丈量、用眼睛发现、用耳朵倾听、从内心体悟的过程,是他们在思维和情感深处解答生活和时代这道“应用题”、从中汲取精深智慧和磅礴力量的过程。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互动互生,是构建大思政体系的应有之义。

思政课与专业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它们对于学生成长的价值功能和作用机制各有不同,又彼此交融。只有构建起它们之间同行、共促、互动的教育生态,才能充分达至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得益彰的“教育之道”。

充实内涵:把握大思政体系的三重维度

大思政体系之“大”,不仅在于思政工作各方面之间同行、共促、互动的教育生态,而且在于教育主体、教育资源、教育平台等各要素的同向汇聚。加快构建大思政体系,必须在大队伍、大资源、大平台这三重基本维度上发力,切实充实大思政体系的内涵。

从教育主体的角度看,落实大思政体系必须建设大队伍。建设大队伍,就是要着力打破各育人主体之间的隔离,构建协同联动的多元教育主体体系。思政课专职教师、学生政工干部、党政管理干部、专业课教师、名师名导,以及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社科理论界专家、各行业先进模范,都是大思政体系中的教育主体。要科学把握各类教育主体在大思政格局中的育人功能,明确学校各方面教育主体的育人职责,完善思政工作大队伍建设的激励约束与组织保障机制,激发各类育人主体的内生动力,推动形成各类育人主体的有效联结,切实形成大思政体系的强大育人合力。

从资源供给的角度看,落实大思政体系必须建设大资源。建设大资源,就是要树立大课程观,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多重观照中,构建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大资源体系。要把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有机融入思政课和专业课;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及其鲜活故事,有效融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把抗疫故事、脱贫攻坚故事、航天故事等发生在师生身边最直接和最接地气的现实资源,以及各具特色的红色校史资源等,生动融入教育教学。要系统梳理各类教育资源,精心打磨课程体系,形成系统、鲜活、生动的思政教育大资源库。

从教育方式的角度看,落实大思政体系必须建设大平台。建设大平台,就是要丰富和完善包括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网下与网上等在内的立体化教育平台体系。思政课课堂教学要聚焦把哲理、学理、道理讲明白,切实增强“习道”“解惑”实效;其他课程课堂教学要聚焦润物无声的价值引领,增强课程思政的“涵化”“浸润”功能;社会考察、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要在引导学生“体验”“感悟”上下功夫。要不断加强各类平台建设,着力推进思政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充分遵循不同平台在习道与解惑、涵化与浸润、体验与感悟等方面的教育机理,引导学生领悟真理力量、体验伟大成就、锤炼意志品格。

强化保障:促进大思政体系落地落实

促进大思政体系落地落实,必须构建强有力的保障体系,特别是要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着力优化教育评价“指挥棒”,强化立德树人主体意识,以教育数字化赋能思政教育时空拓展和模式变革。

优化教育评价“指挥棒”。无论是构建思政课与专业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同行共促互动的教育生态,还是建设大队伍、大资源、大平台,关键在于优化教育评价“指挥棒”。要按照“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的总要求,精心制定教师和管理干部的育人工作量及育人工作责任清单,把课程思政建设、思政资源和平台建设等纳入教师工作量考核体系和评价体系,把深入学生、深入基层、深入课堂、带头讲思政课等,纳入管理干部评价体系,把“三全育人”成效纳入各单位事业发展质量评价和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促进教育评价“指挥棒”服务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强化立德树人主体意识。大思政体系落地落实,既要靠评价“指挥棒”的激励和约束,更离不开教育主体立德树人主体意识的提升,只有真正树立立德树人主体意识,教育主体才能自觉地、满腔热情地全身心做好育人工作。要加强党建和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提升做好大思政工作的精神追求;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培育广大教师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的内生动力;培育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讲好教师育人故事、学子成长故事,营造学校大思政工作的文化环境。

以教育数字化赋能思政教育时空拓展和模式变革。大思政体系意味着思政教育时间和空间的拓展,意味着思政教育模式的变革,离不开数字化赋能。要科学把握思政教育的“时”与“势”,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通过教育数字化,克服教育资料和教育平台的时空阻隔,现实生成“泛在”的思政教育环境,实现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以大数据驱动思政教育精准治理,从而为加快构建高校大思政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信思金,系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有组织科研的关键在于培养“总师”型人才


近年来,随着有组织科研成为我国重要的科研组织模式,如何将该模式在国内高校加以有效应用,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言荣表示,作为大国科研的重要范式,有组织科研对于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有着特殊意义,也是当前国内高校必须要走的一条路。不过,对于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研究,有组织科研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在他看来,对于以国家重大任务为导向的科研项目,科研的组织性是十分重要的。而对于基础领域的研究,所谓“有组织”主要应体现在以兴趣为导向,将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集合起来,形成学术共同体。

“基础研究的本质在于刨根问底。”李言荣说,谁出的主意、谁提的问题,谁就应该成为相关研究的实际负责人,再以他为中心,通过彼此间的讨论和争论,产生“自下而上”的学术力量。

他表示,与专门的科研机构相比,高校的优势在于学科门类多且易于交叉,甚至可以形成一定规模的“学科集群”。这样的学科群支撑和大量青年学生的参与,决定了高校在通过组织方式解决复杂问题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

当然,有组织科研不限于高校内部。在这方面,高校应加强产教融合,尤其是与大院、大企协同攻关。

李言荣表示,目前校企之间比较好的一种合作模式,是企业针对自身遇到的难题向包括高校在内的社会机构征集解决方案,高校针对企业问题协同攻关,先重点解决问题的基础部分,当取得一定进展后,企业内部的研发机构再作好对接,实现相关研究的及时应用。“目前,这种模式已经被包括华为在内的一些国内企业采用。”

李言荣同时指出,高校要想真正实现有组织科研,目前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比如在科研成果的评价方面,现有制度过于看重“第一完成人”。“人们主要关注论文的第一作者是谁、获奖的第一人是谁,排在后面的人容易被忽略,也难以得到与其贡献相符的待遇。”他表示,一项攻关成果的完成,往往要靠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共同努力,我国已度过了文章数量追逐期,若还过于强调第一完成人,显然会挫伤其他人员的积极性。

再比如,正如前面所说,基础研究的本质是刨根问底,但挖掘一个问题的本质是需要时间的。因此,评价制度不能急于求成,“要给科研人员时间,特别是不能给他们过大的竞争压力,压力太大是不能创新的。事实上,我们的一些科研之所以不能刨到根、问到底,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科研人员承受不了这种竞争压力而中途退场”。

李言荣强调,在有组织科研中,当面向重大型号、系统级科研任务时,各层次、各子系统的分工协作极为重要,这就需要一种“总师文化”。

“所谓‘总师’,可以理解为是既具有足够强的个人科研能力,又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战略高度,更重要的是,还具有相当组织能力的科技领军人物。”李言荣说,这类人才可以将一个大团队有效凝聚在自己周边,形成战斗力。

今年全国两会开幕前夕,李言荣从四川大学调任西北工业大学工作。虽然履职时间不长,但西工大在长期的人才培养中形成的“总师文化”育人氛围,已经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种文化的形成给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个重大命题。”在他看来,有组织科研的关键,可以说就在于“总师”型人才的培养,而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有组织科研提供此类“总师”型人才的雏形是高校,尤其是工科类高校的重要责任。但在现有高教体制下,如何更早发现具有相关潜质的人才,为这类人才提供适合生长的土壤,仍需要高校以及有关部门做进一步的探索。

(来源:《中国科学报》)


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

谁来唤醒“沉睡”的科技成果


近期一组有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最新数据显示,过去5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2022年增至36.7%,创5年新高;然而其中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48.1%,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9%,科研单位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13.3%。象牙塔里的科研成果为何“沉睡”,又该如何唤醒它们呢?

第一,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调整尚不够及时。2015年,我国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有人称之为中国版拜杜法案,将在科技成果和市场之间架起一条快速通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公司法等上位法距离最后一次修订已经很久,其中尚未明确规定财政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所有权如何处置,所有权处置如何与科技成果转化直接挂钩。因此,要从顶层制度设计上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核心技术发明人的权责匹配等方面的瓶颈问题。

第二,“从110”成为亟待突破的卡点。科技成果转化需要需求和供给两侧都发力,但目前一些企业仅仅局限于满足眼前的市场需求,没有更长远的规划,没有将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战略发展紧密结合,高质量人才储备不足;而大多来源于大学和科研院所,研究课题大多面向世界前沿领域,从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尚不健全。科技成果从一个想法(0阶段)到样机研制成功(1阶段),有国家科研经费的支撑,科研人员通常能够依靠单位和团队的力量攻坚完成。相应地,从样机(1阶段)到小规模应用测试阶段(10阶段)风险大,投入高,有可能在这个阶段发现样机的成本过高、市场的需求点掌握不准确、技术超前、市场尚未培育起来等问题,需要对样机进行优化甚至重新研制。从这个角度说,科技成果“从110”比“从01”还要难。

第三,急需一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人。当前成果和市场之间的“桥梁”不够坚固,转化环节和链条还不够完备。调查显示“缺少高端专业人才”是制约企业专利产业化的最主要原因。一方面要加强发明专利产业化高端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市场化、专业化的全方位服务。

(来源:《中国青年报》,上海交通大学改革与发展研究室摘编)


科技部:把目标导向、市场导向和自由探索平台都建好


  开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新阶段,有哪些新举措新进展?国新办224日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进行解答。

   谈基础研究:建好平台 尽展其能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基础研究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科学研究的特点是越往前走,越觉得不理解的东西越多,这是科学家基本的认识,也是对科学敬畏的态度。我们国家到了这个阶段,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参与基础研究的主体和基础研究的投入,理所当然应该更加重要。”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说。

  王志刚表示,下一步,科技部会围绕产出重大原创成果这条主线,把目标导向、市场导向和自由探索这三方面平台都建好,有些是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有些是市场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有些是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让他们都有舞台,大家尽展其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聪明才智。

   谈创新主体:创新不问出身

  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达40万家,中小型科技企业达50万家,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研发投入的68%

  “把企业明确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介绍,科技部近年来一直在政策、要素和项目等方面持续发力,支持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具体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以及成果转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下一步要继续围绕“四个强化”来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创新不问出身,无论企业是大是小,无论企业是国营的还是民营的,都应该在创新过程中享受权利的公平、机会的公平以及规则的公平。科技部将进一步强化服务支撑,为各类企业营造公平公正创新的政策环境,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水平。”吴朝晖说。

   谈人工智能:作为新增长引擎继续给予大力支持

  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技术,日益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生产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量。以ChatGPT为代表的一批现象级应用,表现出很高的人机交互水平,在众多行业领域有广泛应用潜力。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陈家昌介绍,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人工智能,科技部成立了人工智能规划推进办公室、战略咨询委员会和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启动了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确定了以“基础软硬件”为主体、“基础理论”和“创新应用”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研发布局,同时依托龙头企业建立了一些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一方面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另一方面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速度。

  “下一步,科技部将把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增长引擎,继续给予大力支持。一是推动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创新体系,加快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技术攻关。二是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在重大应用场景中锤炼技术,升级迭代,培育市场。三是推动建立人工智能安全可控的治理体系。四是全方位推动人工智能开放合作。”陈家昌说。

   谈科技合作:进一步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加强科技开放合作是中国政府一贯坚持的原则。中国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人类问题的重要贡献者。

  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介绍,我们已经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16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科技开放合作新格局。同时,举办了48场政府间科技合作会议,新签和续签了25项科技合作文件,在科技抗疫、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等多个领域与多个国家开展了深入务实且卓有成效的合作。

  “我们将进一步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政府间对接、深化民间交流,拓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重点区域、重点国别、重点领域布局新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在国家国际科创中心实施一批制度性政策性改革举措,并加大我们国家科技计划对外的开放力度。”张广军说。

   谈人才驱动:所有科技创新活动都围绕人才开展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司长解敏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深化人才评价改革,完善科技激励机制,充分释放人才活力。科技部始终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始终把解决科技人才的所思所想所盼、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作为工作重点,推动科技人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下一步,科技部将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目标,强化国家使命导向,统筹国内国际两类人才资源,通过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服务保障激励,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解敏说。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县域办学:高校区域布局的优化取向


县域是相对于设区市的中心城区而言的,主要是指县和县级市所辖的区域以及设区市非中心城区的市辖区等所辖的区域。高校县域办学是指普通高校设置在县域或把学校部分校区搬迁到县域以及在县域设立分校开展办学。

分布广泛:普及化时代高校区域布局的特征

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表明,高校地域分布的广泛性是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校区域布局的重要特征。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过程中,高校区域布局日益趋向广泛、合理。在中心城市高校获得持续发展的同时,众多高校也在偏远地区建立和发展起来。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是与社区学院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的。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的数据显示:自 20世纪 60 年代至今,美国社区学院的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均超过美国高校数和本科及以下在校大学生数的 30%。社区学院在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社区学院分布广泛,遍布城市、郊区和农村,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美国高校的区域布局结构。英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是与新大学和多科技术学院发展相伴而行的,它们都设在中小城市的郊区。

1999 年以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以及高职高专、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兴起,高校大多集中于直辖市和省会等大城市的局面得到改变,高校由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向郊区扩展,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和县域延伸。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进程中,高校地域分布得到明显扩展。浙江、江苏、山东等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县域办学成了高校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的新趋势。苏州、杭州、青岛、宁波、威海等市所辖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已经都有了普通高校(含分校或校区)入驻,基本实现了“县县有高校”的目标。据统计,除西藏自治区外,我国其余省份已都有高校在县域办学。截至 2022 4 月,第 21 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含县、县级市)中已有 76个县有普通高校入驻,入驻高校(含校区)达 185 所。从全国来看,已有 200余所高职学校在县级城市办学。高校县域办学从东部地区开始,渐成燎原之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向中高级阶段发展,高等教育的服务范围必将进一步扩大,高校地域分布的广泛性特征将会愈加鲜明。

同市县域:高校扩建和迁移的现实选择

高校区域布局结构受政策、经济社会、高校自身发展、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前,我国高校区域布局结构仍不够合理,区域之间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差距过大,区域之间高等教育为地方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的能力差距较大,区域之间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差距显著。2020年,我国部委所属的普通高校 118 所,其中,地处中西部地区 18个省份(不含东北三省)的高校有 32所,仅占全国的 27.12%。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高校布局结构应当有利于区域均衡化,适应共同富裕发展需要,方便全国各地群众终身学习。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与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的增加如影随形。19982020 年,我国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平均规模约增加了2.6倍。随着在校生人数及学科专业的增加,很多高校原有的校舍等条件已不能满足现实办学和未来发展要求,需要扩建校区甚至迁移校区。部分地处大城市中心城区、原有校区难以满足发展需求的高校面临原址扩建、异地办学、同市县域办学等不同的路径选择。由于设区市建设规划的既成性、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的稀缺性、高校建校资金的短缺性以及建校成本的溢价性,使地处设区市中心城区的高校基本失去了原址扩建的可能性。现实情况是,经过多年发展,设区市的中心城区已经没有了高校在原址向外扩建的可用空间。即使政府调整城建规划,满足高校在中心城区的扩建用地要求,高校也面临着拆迁难度大、建设周期长、扩建费用高昂等问题。

近年来,在经济发达地区“招院引所”等优惠政策的吸引下,有些发展空间受限的高校尤其是部委所属高校走出原来办学的省份或城市,到外省尤其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建立校区或研究院所,开展异地办学。过去 20年间,5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异地共设立了 166 个分校区、研究院等机构,且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异地办学加剧了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东西部高校布局结构发生“裂变”,不利于全国高校区域布局结构优化,也不利于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如果中西部地区的高校继续到东部地区异地办学,高等教育的区域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教育部《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特别是严控部委所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学”。因此,选择在同一城市的县域建设新校区或分校是发展空间受限高校的现实选择。

同市县域办学能够避免异地办学带来的政策、管理、资金等方面的错位,也避免了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师资等方面的裂变、分化或重复,还能够避免学校身份认同不一、文化传统割裂等问题。由于县域与中心城区的建设成本差距较大,高校到县域办学可以实现建设效益的最大化,并能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对学校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利。同时,能够减弱中心城区的“虹吸”效应,增强高校和城市的“外溢”效应,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实践证明,对于一些城区人口超过500万人的大城市而言,将需要扩建高校的新校区合理迁移至城市周边的县域,既能有序疏解中心城区的功能,又能有效扩展高校的发展空间,是一种理智而现实的双赢选择。事实上,有些大城市已经将中心城区的高校合理迁建到周边县域。

扎根县域:新增高校布局的务实之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统计所(UIS)的数据,截至 2020 1 月,全球已有 26 个国家(地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了80%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57.8%,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072021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 23% 增长到57.8%,增长了34.8%;高等教育总规模不断扩大,在学总人数由 2 700万人增至 4 430万人,增长了 1 730 万人;普通高校由 1 908 所增至 2 756 所,增加了 848所。如果按照这一增长速度,结合人口变化因素,预计到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会达到 90%,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将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 1 700多万人,考虑到高校校均规模增长因素,还会新增500多所普通高校。新增高校将主要向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薄弱的地级市、县(县级市)布局。20215月,教育部备案新设的31所高职(专科)学校有 12 所位于县域。人口集聚、交通便利、办学支撑基础较好、没有高校分布或高校分布少的县域将成为今后新增高校布局的重点之一。

如何选择校址是新增设高校面临的首要问题。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城区常住人口超过 500 万人的城市有 21 个,这 21 个城市分布着1047所普通高校(2021年数据),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 37.99%2020 年,美国超过 100 万人口的城市只有 10 个。我国大城市人口过度集聚、产业过于集中、公共服务资源高度聚集、高等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增加了城市运行成本和生活成本,增大了城市环境压力和生活压力。大城市中心城区承载能力趋于满负荷,不适宜再新建高校。20225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我国县城将会获得较快发展,公共服务将会得到全面提升,与邻近大中城市的发展差距将会明显缩小。同时,随着促进共同富裕等政策的落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将会提质增效,越来越多的以县城为中心的县域将会具备建立高校所需的人口、经济、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客观条件。《意见》提出,鼓励发展职业学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这里的职业学校应当包括高等职业学校。新设置的高校尤其高职学校选择在县域特别是县城建设校区、开展办学,既有利于降低建校成本、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也符合国家整体发展战略需要,有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社会效益最优化。

(来源:摘自《现代教育管理》2022 年第12 期《县域办学:普及化时代高校布局和乡村振兴的双赢选择》,作者:高宏赋、马陆亭)


西南交通大学以“五个赋能”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西南交通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在机制体制、平台建设、岗位设置、服务保障、教育培训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努力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机制赋能,完善人才工作格局。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研究制定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发展要求,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持续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委常委会定期专题研究人才工作,纳入学校党代会、“十四五”建设规划、“双一流”建设方案等,不断强化人才工作的系统设计。成立人才引进和师资遴选委员会,建立支持服务人才发展工作站,增设人才工作办公室。设置校院两级人才工作机构,成立人才延揽和人才培育工作组,以专兼结合方式设立“人才工作专员”岗位,努力构建上下联动、一体贯通的人才建设体系,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

平台赋能,提升人才引育质量。持续强化人才链与学科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围绕智能建造、城市设计、智慧交通等新兴前沿交叉学科领域领域,充分发挥“大交通”学科优势,成立“智慧城市与交通学院”。围绕“高精尖缺”人才培养需求,打破学科壁垒,组建前沿科学研究院和未来计划研究院。聚焦培养“功率半导体器件与应用”领域人才,深化产学研融合,成立“西南交大—中车时代微电子学院”,强化校企地协同合作。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引育人才模式,通过打造一批优质引才育才平台,努力引进和培养更多具有精深专业素养和开阔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岗位赋能,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和学科科研平台建设情况,制定《高层次人才岗位聘用管理办法》《“雏鹰双百计划”特聘研究员管理办法》《特聘副研究员岗位管理办法》等,确定岗位选聘总量,明确选聘标准、聘期目标和岗位任务,持续优化人才引聘机制,着力打造“青年后备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战略科学家”的人才成长梯队。修订《人才培育计划管理办法》,实施“挚友”“智友”“知友”计划,组建由培养导师、联系服务团队、校内外顶尖人才、高水平学术带头人构成的咨询专家库,为各类人才发展提供“一人一策”全周期、个性化支持,进一步畅通人才成长通道。

服务赋能,强化人才发展保障。健全人才服务统筹协调机制,出台《支持服务人才发展“动力组”工程实施方案》,成立“支持服务人才发展工作站”,定期召开人才工作联席会议,推动人才办、组织部、人事处等部门密切配合、协同联动,系统开展相关工作,进一步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建立人才服务派单机制,开展人才“一对一”精准服务,持续改进优化办事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努力做到贴心服务、靠前服务、跟踪服务。建立“人才之家”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平台,以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能。打造集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为一体的服务交流平台,不断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认同感。

文化赋能,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出台《校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建立健全联系服务专家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对人才的思想引导和感情交流。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国情研修、党性教育等活动,组织教师赴绵阳市“两弹一星”国防科技教育基地、夹金山干部学院等地开展研学,激励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探索构建“导师+团队+项目”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实施“团队提升行动”,促进人才各展所长,共同提升。实施青年人才“成长之路计划”,常态化开展成才恳谈会、专题辅导会等人才支持与培育活动,帮助青年人才健康快速成长,进一步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教育部网站)


天津医科大学构建以“德高医粹”为培养目标的

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七十年栉风沐雨,七十年砥砺前行,天津医科大学已经走过71载流金岁月。进入新时代,学校牢记“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聚焦学校“双一流”建设,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构建以“德高医粹”为培养目标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加快培养具有仁心仁术的卓越医学人才不懈探索。

精医济世,胸怀家国的理想熔铸

医学教育尤以德为先。学校坚持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厚植家国情怀大爱大德,把“贡献国家 服务人民”作为医学生德育的核心内涵和医生职业理想的最高追求,为医学生成长成才打好中国底色。点燃教学改革“引擎”,构建医学院校特色课程体系。书记、校长带头坚持每学期为学生讲授形势政策教育“开学第一课”,“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担当民族复兴时代重任”“奋进百年新征程 以医建功新时代”……引导天医学子在志存高远中笃定矢志报国的人生航标。推动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共同打造“思政+医学”金课。思政课教师与医学专家同讲一堂课,引导广大天医学子追求卓越、矢志创新,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讲好抗疫“大思政课”。开设抗“疫”一线阵地教学,由我校抗疫一线的临床教师架设空中课堂,用生动鲜活的抗疫实例丰富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发起成立全国医科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盟。召开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医科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集聚全国26所医科院校合力,共筑医科院校思政教育共同体,同创铸魂育人新局面。

敬佑生命,心怀苍生的文化浸润

学校把“敬畏生命 守护生命”“基因式”融入医学生培养全过程。天医70年校庆前夕,学校迁址扩建生命意义展厅,兴建朱宪彝纪念馆,使之成为学校乃至全社会思政育人的教育基地。“医生职责神圣,万莫把生命视为儿戏”,学校首任校长,中国临床内分泌学奠基人之一朱宪彝老校长的话至今言犹在耳。他一生克己奉公,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祖国的医学和医学教育事业,临终“四献”(献遗体、献藏书、献住宅、献存款)更是激励着一代代天医后学。学校以朱老校长捐献遗体脏器标本以及部分遗体捐献者亲笔所写遗嘱为主要内容,建成“生命意义展厅”,把致敬无语良师,感悟生命意义融入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离校教育全过程,感召和激励天医学子尊重生命、敬畏职业。学校进一步挖掘朱宪彝精神,逐步构建以朱宪彝老校长大医之路为主线,生命意义教育、医学伦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一体的思政教育载体,编辑出版图书《朱宪彝》,展演中英文话剧《朱宪彝》,拍摄纪录片《医之大者朱宪彝》,薪火相传,让朱宪彝精神跨越时空,点亮一代代天医“未来医者”的成长奋进之路。在朱宪彝精神的感召下,学校率先在全国发起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采血入库活动,20年完成21次校园集中采血,7052名天医学子血样载入中华骨髓库,43名学生成功挽救患者生命,被誉为“用热血标记一个有温度的职业”。设立卫生健康日、文化活动日,一体推进具有医学特色的体美劳教育,卫生健康理念浸润天医校园。普及急救教育,促进医学生“五育融合”。学校获批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急救知识培训,使急救成为天医学子人人都要掌握的技能,成为医学生“救死扶伤 守护生命”的“必修课”。

救死扶伤、矢志奉献的实践养成

“专业面向群众,知识回报人民,爱心奉献社会”,学校将专业实践、志愿服务作为卓越医生养成的培育路径。作为第一所在全国成立志愿服务团体的高校,学校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专业知识学习应用相结合,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生誓言。建设医学专业学生实践育人共同体。学校联合和平区政府,打造了100个社会实践基地,助力健康中国、健康天津。在校大学生和青年医务工作者组成“健康城市”青年志愿者百支服务队,走出校门、服务百姓;“新时代·实践行”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师生团队奔赴全国20余个省份,走进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学校医院,开展健康宣传、义诊服务。医疗援藏,精准帮扶,“津藏瞳心光明行”,见证“看得见”的幸福;教育援疆,奉献人民,两批110名大学生赴新疆和田支教团千里驰援,心“新”相连奉献边疆。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天医七所大学医院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党的号召,白衣为甲,逆行出征,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舍生忘死挽救生命。组建医疗队,全力开展疫情防治。276人驰援湖北,283人驰援上海,4万余人次支援全市核酸大筛。1000名师生志愿者星夜集结,逆向出征,奔赴津南完成抗疫社会实践,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天医最强音。首批医疗队提出的“救治三原则”获国家疫情防控指挥部门高度肯定,“天总模式”获赞救治范本,天医人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风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彰显了“一流学科”应有的水准和责任担当,用英勇抗疫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初心使命,更是对学校德高医粹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检验。前不久,学校入选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学校将聚焦重大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培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卓越人才,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天医福尔摩斯·颖,为维护人民健康贡献更多天医智慧和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河北医科大学与保定市签约,全覆盖培养当地乡村医生


316日,河北医科大学与保定市人民政府在石家庄签署“加强校地合作 助力乡村振兴”合作协议,并举行保定市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学习班开班典礼。党的二十大代表、河北医科大学袁雅冬教授为学员们上“开班第一课”。

根据协议,河北医科大学将在保定市挂牌建立“河北医科大学乡村医师培训基地”,并对保定市259家乡镇卫生院所辖的7783名乡村医生进行全覆盖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重点慢性病诊疗和健康管理,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及辅助检查,中西医适宜技术及康复治疗,急诊急救知识和技能操作,公共卫生服务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管理,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同时,河北医科大学将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围绕基层健康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综合研究,助推保定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据了解,河北医科大学于2016年成立了全国首家乡村医师学院。成立7年来,该校共建立了8个培训基地,先后有500余名专家志愿授课,行程近10万公里,举办各类基层卫生培训70余期,面授基层卫生人员1万余人,网络培训200余万人次,免费开放800多部医学视频课件,在提高乡村医师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基层群众生命健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合作协议签订是河北医科大学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有力实践,充分彰显出河北医科大学发扬“擎灯”精神,致力于服务基层医疗卫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四川教育网 | 浙江教育网 | 广东省教育厅 | 江苏教育 | 山东教育信息网 | 河北教育信息网 | 辽宁教育信息网 | 辽宁教育热线 | 吉林教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发展规划处(校地合作处)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高教园区
邮编:325035   联系电话:86-0577-86699579   电子邮箱:fzghc@w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