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logo10.png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资讯:
· 一图读懂:温州医科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3/12/06
  决策参考  
 
 重要文献 
 专题调研 
 高教信息 
 第三方评价 
 
  高教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信息 > 高教信息 > 正文
 
高教信息2023年第4期(总第94期)
2023年04月21日 14:23      浏览:

  

教育资讯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3年工作要点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就《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答记者问 

国家卫健委:进一步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高教视点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战略行动 谁会成为下一个试验区 

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检”出了什么 

强基础学科建设 固基础研究根基 

给予文科实验室更多理解与信任 

调查揭示一线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动力来源——高校组织应发挥“根基”作用 

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新形式,区域发展强助力 

高校动态

浙大与杭州启动“产业+平台”校企深度合作模式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高等教育司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定位、新部署、新要求、新任务,加快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主线,以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为抓手,探索构建中国式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更好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一、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着眼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使命任务,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激发高校改革发展内生动力和办学活力,加快解决制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重大问题,全面提升高校战略人才培养能力、支撑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服务国家区域高质量发展能力。

  二、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聚焦国家战略和关键产业发展急需,加强战略紧缺和新兴交叉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构建“一部六院”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提升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加大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力度。深入推进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夯实未来技术原创人才培养。建好18个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强化特色发展,打造优势领域和主攻方向,加快培养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疫情应急处置中“一锤定音”的领军人才。

  三、实施系列101计划”,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以课程改革小切口带动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大问题,实现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强突破。在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基础上,全面实施系列101计划”,推进基础学科和“四新”关键领域核心课程建设,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中药学、经济学、哲学等基础理科、文科和医科相关领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新工科相关领域,生物育种等新农科相关领域,预防医学等新医科相关领域,涉外法治等新文科相关领域,建设一批核心课程,推动核心教材、核心师资、核心实践项目建设。同时启动地方高校“101计划”。

  以系列101计划”为引领,全面夯实教育教学“新基建”,印发实施《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修订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完善专业设置管理机制,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打造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深入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公布第二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名单,组织开展第三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强化教材建设与管理,开展“十四五”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加强教材工作统筹指导。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加快“虚仿2.0”建设,加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指导。探索推进未来学习中心试点,发挥高校图书馆优势,整合学校各类学习资源,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支撑学习方式变革的新型基层学习组织。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建强高校教师发展中心,深入探索虚拟教研室建设,指导办好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四、全面深化“四新”建设,完善和发展人才自主培养新范式

  强化交叉融合再出新,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引领带动高等教育提质创新发展。深化组织模式创新,实施《示范性特色学院建设管理办法》,加强现代产业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等特色学院建设,研究推进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深化培养机制创新,加快集成电路、储能、生物育种、医学攻关国家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深入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完善全国大学生实习信息平台,加快“医学+X”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加快推进基础与临床融通的整合式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着力构建医学专业全覆盖的认证体系,组织筹备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推进农林高校与农科院开展“一省一校一院”农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深入推动本硕博一体化农林人才培养改革。深化内容方法创新,实施战略性新兴领域教学资源建设计划,加快网络安全专门人才培养,印发实施《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和管理规定》,构建中医药经典教学新生态,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加快研制文科专业类教学要点,继续举办中国政法实务、新闻传播、经济、艺术“四大讲堂”。深化理论实践创新,深入开展“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加大跟踪指导和总结推广。

  五、深入实施数字化战略行动,塑造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优势

  加快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打造高等教育教学新形态。加强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拓展平台内容,完善平台功能,建好内容丰富、服务高效的高等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做强“创课平台”,系统集聚整合创新创业要素资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知识转化能力。办好2023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打造世界在线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国品牌。建好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进一步提升中国慕课与在线教育的主导作用和国际影响力。加强高等教育数字化理论研究,布局建设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研究基地,以中国范式构建一整套国际标准。研究发布《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2023)》,引领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方向。用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指数》,发挥好指数的评价和指挥棒作用。加强对各地各高校数字化改革试点的指导,形成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合力。

  六、加强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推动形成育人新成效

  发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破解课程思政“表面化”“硬融入”问题。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相关专业课程。细化普通本科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完善专业类、专业、课程不同层面课程思政教学重点。推进课程思政优质资源数字化转化和共享,用好示范项目和数字化资源,开展相关课程任课教师培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七、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增强学生“敢闯会创”素质能力

  办好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发挥好大赛“百国千校千万人”大平台作用,全面提升大赛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持续巩固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领跑优势。举办世界青年大学生创业论坛,打造大赛国际品牌和中外青年人文交流的中国品牌。研制发布世界大学生创新创业指数,全面评价大学生创新创业情况并对未来发展走向进行科学预判。加强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整合校内外资源,强化课程教材建设、师资培训、实践训练等,纵深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持续实施“国创计划”,实施重点支持领域项目,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重大战略需求。

  八、推动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走深走实,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整体质量

  深入推进新时代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加快实现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完善部际协同推进工作机制,推动《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意见》精神落实落地。推进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建设,强化西安、兰州、重庆、成都战略支点作用,打造中西部高等教育“西三角”,推进区域高等教育战略布局优化调整。深化东中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加大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力度,选树一批对口支援工作先进典型。深入实施“慕课西部行计划”2.0,推动西部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和整体办学实力提升。深入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加强中西部基层卫生健康人才供给。试点建设区域创新与人才中心,统筹区域教育、科技、人才力量、产学研深度融合,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

  九、加强直属高校工作,加快推进一流大学群体建设

  召开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三十一次全体会议,全面部署人才自主培养和高等教育年度工作。完善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共建工作,建立健全部省市共建“双一流”高校工作协调机制,深入推进开展“双一流”共建工作,加快推进省部共建工作2.0。建立事业发展规划落实督促机制,加强对直属高校“十四五”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推进直属高校提高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水平。加强对直属高校统筹指导,督促指导中管高校巡视整改走深走实,不断完善巡视整改常态化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直属高校校庆活动管理,指导各高校规范开展校庆活动。编制《教育部直属高校年度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探索直属高校多维评价分析办法。

  十、完善部省校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形成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合力

  部省司处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共同发力,召开2023年高教处长会,面向高教战线全面部署年度工作,指导各地各高校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开展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突出立德树人、强化改革创新、注重教学为先,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评选一批“新”“真”“实”的优秀教学成果,引导广大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做好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换届工作,全面总结20182022年教指委工作经验,坚持教指委作为高等教育参谋部、咨询团、指导组、推动队的定位,做好换届工作。积极推进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工作,做好理论体系总论的修改完善,完成相关子课题评议与结题;推动高校教务处长能力研究课题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教育部网站,本文有删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就

《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答记者问


  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就《改革方案》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改革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高等教育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以及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高低,首先体现在学科专业的结构和质量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科专业设置工作,强调要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深入推进,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6.6万个,较2012年新增1.7万个、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每年调整幅度将近5%,专业动态调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推进了一场数量足够多、力度足够大、频度足够高的专业结构改革。

  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6%,进入了普及化深入发展的阶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必须推动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是开展有组织培养、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四梁八柱。面向普及化背景下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完善质量保障机制,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的要求,把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与培养一流人才方阵、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并结合落实国务院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的决策部署,从学科专业体系改革进一步落到完善学科专业设置管理机制上,研制了《改革方案》。

  2.当前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的着力点是什么?

  答: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必须统筹结构和质量,从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举措等方面推进创新。一要强化分类发展办学理念。紧扣少数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布局时缺乏科学审慎规划、片面追求“大而全”,热衷于设置投入少、容易开办的专业等问题,引导高校在不同赛道上办出水平。二要优化上下联动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落实国家调控、省级统筹、高校自律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地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和对新设学科专业的评估检查。三要推动人才供需动态平衡。将学科专业调整与人才需求联动起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系统,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3.《改革方案》在总体思路原则上是如何考虑的?

  答:《改革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强调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引导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提出了三条原则。一是服务国家发展,强调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建好建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二是突出优势特色,强调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做强优势学科专业,做优特色学科专业,形成一大批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和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三是强化协同联动,强调教育系统与行业部门协同联动,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互匹配、相互促进。

  4.《改革方案》提出了哪些工作目标?

  答:《改革方案》明确了到2025年的相对量化的近期目标和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

  近期目标上,重点围绕形成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实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基础学科特别是理科和基础医科本科专业点占比进一步提高。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建成一批专业特色学院。

  远景目标上,通过深入推进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协调、特色更加彰显、优化调整机制更加完善,形成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有力支撑建设一流人才方阵、构建一流大学体系,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5.《改革方案》提出哪些具体举措?

  答:《改革方案》聚焦人才培养,针对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的三大主体,围绕学校层面怎么规划设置、省级层面怎么统筹管理、国家层面怎么宏观调控,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改革措施。

  一是改进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建设工作。《改革方案》提出了8条任务措施,明确要求高校要加强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加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和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学科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机制,定期开展学科专业自评,健全年度报告制度等。

  二是强化省级学科专业建设统筹和管理。《改革方案》提出了加强学科专业设置统筹、严格学科专业检查评价、开展人才需求和使用情况评价等3条任务措施。明确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综合应用规划、资源配置等措施,落实新设学科专业检查机制,及时公布本地优先发展和暂缓发展的学科专业名单,促进所属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明确省级有关行业部门要适时发布区域重点产业和行业人才需求。

  三是优化学科专业国家宏观调控机制。《改革方案》提出了切实发挥学科专业目录指导作用、完善学科专业管理制度、加强学科专业标准建设和应用、强化示范引领、实施“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加强专业学院建设、健全学科专业调整与人才需求联动机制、“一校一案”狠抓落实等8条政策措施。明确实施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定期编制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修订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探索建立专业预调整制度等。明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及有关行业部门要建立人才需求数据库,将学科专业调整与人才需求联动起来。

   (来源:教育部网站)


国家卫健委:进一步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有关情况。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介绍,我国将进一步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引领行业发展;增强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兜住兜牢底线;全面加强基层卫生健康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和专科建设,增加优质服务供给。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医疗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设置13个专业类别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童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同时,在医疗资源薄弱的地区分4批批复了7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经过多年努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调动聚合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多方面力量,深入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着力解决影响人民健康的长期性、全局性医学问题,产出了一批具有开创性的临床研究成果,仅2022年“双中心”就开展国际、国内首创和领先技术372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实施以来,有1400余项诊疗技术平移至输入省份,填补了300多项省域医疗技术空白,相关省份跨省就医人数明显下降。

  李大川表示,长期以来,国家卫健委通过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等工作,引导城市优质资源下沉,持续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截至2022年底,87.7%的县医院达到了二级医院能力,45.6%的县医院达到了三级医院能力,全国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县医院是县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和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纽带。据悉,国家卫健委将持续推动县医院综合能力,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更好地向县域下沉,不断满足县域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力争到2025年,对于常住人口超过5万人的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达到二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力争达到二级甲等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对于常住人口不足5万人的县,力争有1所县级医院达到二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或者通过城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托管、医联体建设、远程医疗服务等多种方式,满足县域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为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打下坚实基础。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李志远说,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重点在于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基层防病治病能力提升。阜外医院作为“国家队”,积极发挥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作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一是同时支持3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探索建立了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实现总院学科体系、医疗质控体系、运营管理模式向区域医疗中心的整体平移。二是面向市、县基层医院,开展专科技术协作及医联体建设。以技术培训为抓手,重点抓好人才团队培养与技术普及。三是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以国家级政府委托项目为抓手,提升基层诊疗能力。例如,将“互联网+智慧医疗”作为医疗资源配置的突破手段,将大医院、大专家的诊疗经验做成基层医生学得会、用得上的智能辅助工具,辅助与培训基层医生,以提高基层服务能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战略行动 谁会成为下一个试验区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近日举行的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表示,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战略行动。

这意味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继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之后,已经成为教育部近年来开展的第二项战略行动。

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高等教育“两个先行先试”的全新定位,即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先行先试;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布局结构上先行先试。

专家指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范围广泛,涉及管理体制、办学机制、保障机制、学科建设、招生考试、对外合作等领域,但在当前建设教育强国和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的背景下,“两个先行先试”所涉及的四方面任务成为当务之急。

改革要争取打造中国高等教育新范式,吴岩在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提出了“三个有组织”,即有组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组织科研创新、有组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从2010年开展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国务院当时选定江苏、湖北、黑龙江三个省作为试验区。今年以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赴上海、浙江、重庆、四川等地调研时,都提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由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试验区是否扩围备受瞩目。

上一轮改革的成果和空间

今年全国两会以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成为教育政策的热词。

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田刚作了题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大会发言。

田刚在发言中称,我国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体系结构、评价机制和办学自主权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推进新一轮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全国两会前后,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分别赴上海、浙江、重庆、四川、黑龙江等地调研,或举行会商会议,都提出要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可见这项改革在今年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开始于2010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江苏、黑龙江和湖北三省被确立为全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三个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查处力度,完善高等学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此后,各试验区以5年为短期目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改革。以江苏为例,2010年10月,江苏省发布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提出了10项重点任务。

2011年8月,江苏省政府与教育部签署了共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合作协议,提出了7项保障措施分解任务。

江苏省是当时唯一与教育部签署合作协议的试验区。不过,今年3月14日,教育部与黑龙江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报道,战略合作协议包括共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高地。

地方格外重视这次改革试点。公开信息显示,江苏共有48所省属院校承担试点任务,9所部属院校承担其他5个国家试点项目,另有26所高校自主参与改革试点,覆盖面达65%。

黑龙江省开展了“1161工程”,即加大力度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支持东北农业大学等10所高水平大学建设,支持黑龙江科技学院等6所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支持1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加快推进具有黑龙江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营建工作。

一位不愿具名的教育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上一轮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目标,是要通过试点,探索省级政府统筹高等教育,推动高等教育两级管理体制由“中央为主”向“地方为主”转变。

“改革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和深层次问题。比如,上一轮改革方案公布时,就有专家指出缺少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探索,现在教育数字化成为战略行动,高等教育数字化势必要被列入新一轮改革。”他说。

这位专家还指出,“上一轮改革中,高校强烈呼吁将院校及专业设置、考试招生、人才引进等权限下放,但改革明显还有很大空间。”

在今年全国政协会议的大会发言中,田刚也建议,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赋权高校自主设置和动态调整学科专业布点,自主管理教师编制、调节教师职称职级比例结构,自主决定教师聘任及确定薪酬分配等。

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

当前,基础研究薄弱、高新技术“卡脖子”,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面临全新的紧迫任务。

“两个先行先试”,明确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即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布局结构。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认为,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坚守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在于使人成为人,大学要回归到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上来。

3月19日至21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上海调研时指出,要全力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他提到,要着力完善基础学科人才特别是理工科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今年3月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介绍,将出台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等文件,对拔尖创新人才特别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进行总体部署。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4月8日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暨第三届大学校长论坛上指出,大力开展有组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坚持小切口,从核心课程、核心教材、核心实践、核心团队“四个核心”入手。

高等教育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目前正在开展三个项目:拔尖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介绍,2009年开始实施的拔尖计划,已经有1000余名学生博士毕业,分布在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开展研发工作,逐步形成了我国基础学科优秀人才的全球布局网络。

围绕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布局建设了一批专业特色学院,目前本科在校生约9.2万人。

周洪宇认为,要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分类管理,既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使得国家有尖端的、创新的、能够引领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同时又要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培养大量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进一步拓展思路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在优化布局结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但仍有诸多任务。

2021年,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多项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任务,包括在京高校疏解、中西部高校(含部省合建高校)建设等。

截至目前,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已明确在雄安新区建设新校区。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今年3月表示,要确保疏解高校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

与此同时,中央民族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北京电影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等多所高校也在远郊区建设新校区。有的高校经过10年过渡,实现了部分学院整建制疏解。

推动高校集群发展是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重要举措。上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介绍,以西安、兰州、重庆、成都为战略支点,建强中西部高等教育“西三角”,发挥高校集群的集聚溢出效应。

此外,还要在西北、西南、中部三大区域分别布局高等研究院,在中西部高校布局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

学科专业调整优化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竞争力。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以全国普通高校当下本科专业布点总数6.6万个计算,两年内优化调整其中的20%,则平均每年需要调整6000多个。据统计,2019-2021年,全国高校每年撤销本科专业数量分别为367个、518个、804个,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按照《改革方案》要求,每年调整力度约相当于2021年的8倍。

“当前就业需求与高校专业设置矛盾突出的问题,实质上属于供需之间的体制性不协调问题,仅靠增减或调整专业实际上难以得到根本解决,还会形成事实上已经出现的‘需要调整的专业越调越多’的局面。”储朝晖说。

储朝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仅仅靠已经使用多年的专业撤销、新增与调整措施,未必就能赶上当前就业与产业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思路。

“更有效的问题解决方式是放权高校,让高校能够有空间、有条件、有自主权实行规范的学分制与选课制,至少可以先让一部分高校试行。”他说。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检”出了什么


日前,浙江省教育厅印发《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自41日起施行。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浙江省教育厅制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工作的具体要求,启动年度论文(设计)抽检工作,要求对上一学年全省所有本科专业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设计)进行抽检,且抽检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

202012月,教育部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抽检办法》),202111日起施行。自此,各省市相继出台抽检细则,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成为常态化措施。抽检实施两年多来,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的总体情况如何?对高校本科生的培养又有哪些影响?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库专家冯加渔曾多次参与近几年全国层面和陕西省、湖北省等省级层面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审工作。就他观察来看,“总体而言,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还有很大的进步或者改进空间。”冯加渔认为,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上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表达能力欠缺,“比如,明显的错别字、错误的标点符号和词不达意、语句不通、衔接不紧等问题还比较常见。”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本科生最为担心的是论文的查重率。而冯加渔认为,低查重率只是基础,并不值得过多强调。“部分学生会通过一些渠道提前检测查重率。为了降低查重率,有的学生对大量重复的文字进行改写,甚至采用技术手段对文字进行重组,从而导致行文不流畅、语义不通顺等问题。此外,不同专业的特性会导致论文引用情况存在差异,比如,文史类专业论文的引用率一般会高于理工科论文。所以,单纯以查重率高低来评判论文的优劣并不可取。”

本科毕业论文抽检,究竟查什么?《抽检办法》中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学科门类分别制定本科毕业论文抽检评议要素。

冯加渔表示,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级层面的论文抽检评审工作,都需要依照评价指标来评判。“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选题的价值性和可行性、论文的创新性和规范性、研究的科学性与专业性、表达的逻辑性和准确性等多方面要素。根据这些指标,可以对学生的论文进行相对全面和客观的评估。”

比如,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抽检细则里,列出了详细的抽检一般性评议要素,分为“否决性指标”“选题意义”“逻辑构建”“专业水平”“学术规范”五类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下层的二级指标包含了具体详细的评议要素及所占权重。

不过,从冯加渔过往的经验来看,被判为“不合格”的论文并不多。“本科生与研究生相比,没有经过专门的学术研究训练,所以对本科生论文的创新性要求并不会太高,更多是看论文的规范性。对本科生而言,需要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思维,亦即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确定可驾驭的选题,选择适切的理论框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问题解决路径。不过,在论文抽检的评审工作中,也有些论文很明显是在‘应付’,看不出老师的认真指导和学生的用心写作。”

以抽检督促学校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

《抽检办法》中明确,抽检结果对学生和高校都有较大影响。如果学生的毕业论文存在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对查实的应依法撤销已授予学位,并注销学位证书”;对连续2年均有“存在问题毕业论文”,且比例较高或篇数较多的高校,会被通报约谈、限期整改、予以追责;连续3年抽检存在问题较多,还有可能被撤销相关学士学位授权点。

冯加渔认为,毕业论文抽检是一条高压线。“通过这条高压线的设置,高校越来越重视本科生的论文和对本科生的全过程培养,也督促老师们更加尽职尽责地指导学生。除了论文之外,通常对学生的培养质量保障主要依靠课业考试。一些课业考试以客观题为主,有标准答案,部分学生通过考前突击背诵获得高分,这种方式侧重于强化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真正严谨的论文写作,则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和系统思维能力,进而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在冯加渔看来,对毕业论文的严格要求特别是严格抽检,可以促使学校适时革新本科教育培养理念和实践。

天津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王世斌表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本科阶段综合学业成果,集中反映学生在本科阶段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其优劣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一大体现。“对学生而言,在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与实践要求基础上,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对学生树立学术自信、强化学术诚信、规范科研训练、培养科研素养、重视成果表达等都至关重要。对学校而言,毕业论文(设计)整体水平高,必然反映出学校有注重过程管理的质量文化与诚信教育,教师有潜心教学的责任担当。”

抽检如何实施?以天津大学为例,该校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抽检贯穿从选题到答辩的全过程,包括:100%院级审题;100%院级开题检查、10%校级抽检开题情况;院-校两级中期检查;论文提交后,100%论文查重、10%院级抽检、5%校外盲审;论文答辩抽检督导、复审评估。学生毕业后,天津市教委还通过全国本科毕业论文抽检信息平台,开展不低于2%的上一学年度已授予学士学位论文的抽检。

王世斌介绍,在全国本科毕业论文抽检信息平台开展论文抽检,这一举措完善了该校毕业论文(设计)的校外检查环节,保障和促进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升。“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化了各专业的质量意识,自2021年抽检实施后,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首次查重通过率显著提升,达到95%以上;二是规范了不同类型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统一监管,由于抽检论文覆盖包括留学生在内的所有本科层次学生,各专业主动将留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由特殊管理并入规范的日常管理,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的统一性。”

从内涵到表达,本科生论文写作训练需加强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王世斌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抓好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需要继续转变育人理念、强化质量意识、完善质量闭环,更好地通过论文写作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何提高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和水平?多位专家认为,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质上检验的绝不仅是一篇论文、一个设计本身,而是要经由论文(设计)这一载体,检验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中形成的专业积累、思维模式、科研能力、全面素养。因此,提高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设计的能力和水平,首先要从全面提升学生、夯实育人成效做起。“一篇好的毕业论文必须‘内外兼修’,且最具价值的一定是它的内涵与思想,这是超越于技巧之上的,也是学生未来走好学术之路的必备基础。”王世斌指出。

规范的学术表达、严谨的文字表述同样必不可少。冯加渔建议,在大学里可增设本科生论文写作课程,以便持续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大学以前,学生们经历的写作主要是写作文,但写作文与写论文的评价标准有明显差别,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大学阶段的论文写作要求并不吻合。因此,大学应开设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让学生清楚什么是论文、为何写论文、如何写论文。”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李怡也认为,本科生毕业论文确应开设专门课程,且应至少提前一年开课,大三结束以后,即可开设毕业论文的导论课、方法课等,让学生对毕业论文的价值意义、写作要求等有正确的认识,从而保证足够的时间去读书、去实践、去观察。“学校的毕业考核也应进一步完善奖惩机制。花一个月赶出来的论文和踏踏实实写了一年的论文肯定质量不一样,目前缺乏相应的机制将这些论文区分开来。今后,对优质本科毕业论文的奖励机制要进一步提升,纠正部分同学乃至导师心中‘写论文只是为了毕业’的错误认识。”李怡建议,对优秀毕业论文进行鼓励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比如召开座谈会,请写作者给学弟学妹分享写作历程等,从而增强学生对写一篇‘好论文’的荣誉感。”

王世斌认为,针对工科学生,可以从选题开始,探索跨学科新工科毕业设计项目,以明确的研究目标为牵引,坚持面向未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推动教育模式由学科导向转向产业需求导向。这样,很多工科本科生的毕业题目来自国家重大课题,保证了高起点、重使命、强担当。

(来源:《光明日报》)


强基础学科建设 固基础研究根基


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校该如何发力?“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或许是答案之一。

近日,江西结合省内实际,围绕优化基础研究布局、设立自然科学基金、搭建基础研究平台、培育基础研究人才等方面制定了9条相关措施,提出要启动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建设若干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并对接国家“基础学科深化建设行动”,推进基础学科本硕博贯通培养。

江西制定的相关措施仅仅是我国基础学科建设的一个缩影。当下,全国各地正加速推动基础学科建设。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

作为科技、文化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基础学科是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基本发展运行规律,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基本知识的学科,一般包括数学、化学、哲学、历史等。

近日,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明确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基础学科特别是理科和基础医科本科专业点占比进一步提高。这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基础学科的重视,目前我国各地区、各高校正在加大基础学科建设力度,着力培养基础学科师资团队及优质人才。

此前,西安交通大学部署实施“基础学科跨越计划”,提出了15项具体任务、62项落实举措,包括加强基础学科发展顶层设计、提升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能力、加强基础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等,强化基础学科建设,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以应用研究为牵引,打通“前后端”,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和转化应用能力,形成对人才培养和应用学科的强力支撑。

3月下旬,2023年四川普通本科高校教学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将建设首批10个左右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同一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在提到基础学科建设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介绍,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进行谋划和设计。

2022年,教育部深入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依托77所高水平大学累计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共吸引3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到基础学科中。此外,教育部还推进实施计算机、数学、化学、基础医学、中药学、经济学、哲学等领域的教育教学改革“101计划”,加强核心课程、核心教材、核心实践项目和核心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力度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类目繁多,但大体可以分为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两大类,其中,基础学科承担前沿研究,应用学科对接社会需求,二者缺一不可。而在国家强调自主创新的今天,基础研究将成为社会长远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发展基础学科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我国基础学科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当下,基础学科建设不够、学科之间发展尚不平衡导致基础研究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这成为当前制约基础研究和我国创新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和迫切的问题。”武汉大学副校长、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宋保亮在谈到基础学科建设时表示,由于不少高校过于强调服务经济建设与地方发展,应用学科较为吃香,而不少基础学科受到冷落,导致基础学科建设力度不够,数量不足,从而也导致基础学科人才发展受限。

部分基础学科人才储备匮乏,尤其缺乏大师级领军人物,部分学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这同样影响到基础学科的教学和科研。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也持相同观点。“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独特性,尊重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规律,全面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王焰新说。

此外,学科前沿研究比较欠缺,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也是基础学科存在的问题之一。我国的基础研究缺乏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而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发展有赖于基础学科的长期积累,基础学科是基础研究的载体。我国的学科建设中存在着忽视基础科学的倾向,为此要更重视数学、物理学、化学、力学等众多基础学科的建设。

基础学科还存在学科交叉融合不够充分,部分基础学科缺乏政策资金支持,硬件建设较为落后的问题。当下,学科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学科发展的时代特征,不同基础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往往能孕育出新的学科生长点和新的科学前沿,也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科学突破。总体来看,我国基础学科交叉融合相对滞后,交叉融合不够充分,有影响力的高质量研究成果还不多。

多措并举稳步发展

“基础学科建设力度不够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基础学科成果产出周期长、见效慢,导致各方参与积极性不高。”在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看来,设立基础学科建设专项和基础研究人才专项,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给予基础学科长期稳定、可预期的经费支持和配套措施,让从事基础研究的教师有坐“冷板凳”的定力很有必要。“要推进基础学科建设,不仅要发挥好评价和资源分配等政策‘指挥棒’的作用,还要在学科交叉上破除壁垒、创造条件,让不同的学科能走到一起,愿意走到一起,要在学科交叉的过程中,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张荣说。

“实际上,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背后都有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作为基础。”北京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张莹表示。

南京大学校长吕建认为,推动基础研究发展,需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与基础学科形成合力。吕建表示,基础学科要稳步发展,要进一步促进学科专业融合发展,树立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并重的理念,建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的导向机制,打造本科专业知识和研究生学科知识一体化建设的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将科研与教学、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间的关系由离散式变为聚合式,相互促进和支撑。“要将基础学科建设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同步推进,并增设文理、理工、医工等交叉融合的新专业。”吕建说。

基础学科建设要大步发展,加大基础学科建设布局至关重要。“应该大力支持中西部高校立足学科区域特色和优势,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基地、新型研发机构及新型重点研发平台等,不断提高基础学科建设水平。”山西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副院长双少敏建议。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也表示,国家应面向中西部地区基础研究实际或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结合高校优势提前布局相关专业,基础学科的发展才有全面保障。

“推动基础学科发展,还需要学科集群深度融合。”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说,要融合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破壁垒。“近年来,扬州大学也在不断尝试,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同、校地企融合协同育人。”丁建宁表示。

(来源:《科技日报》)


给予文科实验室更多理解与信任


近日,因为山东师范大学一场工作研讨会,“文科实验室”再次成为互联网关注的焦点和热议话题。热度背后,是不少人对“文科为什么也要建实验室”和“文科实验室能做什么”的普遍疑问。

笔者认为,对于文科实验室的作用和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实验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法手段,对学科发展和科研工作有着重要价值和贡献;二是实验训练帮助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尽管相比理工农医等学科,人文社科领域传统上更多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定性研究方法,但文科研究同样重视量化思维和客观性。通过实验、调查等方法提出的新理论、总结的新规律不胜枚举。根据问题特点、研究需要,综合使用多种方法,早已是人文社科领域的常态。

尤其随着大数据、通用模型和人工智能的普及,技术进步构造出了一个个缩微版的现实世界,让文科实验从模拟法庭、沙盘演练走向高度虚拟真实。例如有高校制作的碳市场模拟系统,推演碳排放配额对不同人群的影响,进行效果评估和压力测试。借助GIS的技术和方法,历史学者可以更加精细地讨论时间与空间因素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在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不同方法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在提升研究效率的同时,可以更全面、细致地分析隐藏在社会现象背后的规律。

身处信息社会、数字时代,人文社科研究的议题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学科发展也从条块分割走向交叉渗透,显示出别样的活力。2020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奔腾而至,社会问题日益综合化复杂化,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问题亟需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推动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文科实验室的设立,既是学科发展的自然演进,也是对社会现实需求的回应。

此外,实验训练对于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至关重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重视社会实践、田野调查本就是文科生培养的题中之义。得益于新兴技术的涌现,文科实验室增加了文科与现实世界关联的新渠道。实验室能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除传统教学单向灌输的弊端。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高校必须推进专业设置与新技术、新业态发展相匹配。借助文科实验室建设,人文社科界不仅能丰富学科内涵、创新研究范式,而且通过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培养切近现实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总之,无论从促进研究方法的创新,还是从深化学科交叉融合,亦或是作为教学基础设施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文科实验室都有深远的意义。

2019年,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2020年底,教育部社科司发布通知,宣布启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试点建设工作。几年间,理念转化为行动。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等多个机构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为目标,通过创新范式方法和应用先进技术扩大了实验室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应用。浙江、四川、广东等多地部署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当然,作为新领域新举措,文科实验室在资源配置、质量把控、标准规范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上的一些担忧和讨论应该得到重视。文科实验室建设既要在打破学科壁垒的同时保持自身规范性和专业性,又要在发挥技术媒介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彰显人文特质。未来应该“建”“管”并举,维护好、使用好资源,让文科实验室真正成为支撑人文学科兼收并蓄、守正创新的工具平台。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妨多给予一些理解与信任。

(来源: 《科技日报》)


调查揭示一线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动力来源

——高校组织应发挥“根基”作用


当下,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国内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主要手段,教学改革的数量及经费投入等也往往成为高校各类工作总结和绩效中的亮眼“成绩”。教学至少在名义上已被放在与科研工作同样重要的位置。

然而,各种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最终还要取决于一线教师。无论教学改革制度制定得多么理想、方案和规划如何全面,若不能有效调动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必定会沦为“看上去很完美”的宏大叙事,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线教师教学改革的动力是大学教学改革成功的“根目录”。

组织认可:教师保有教学动力的根基

毋庸置疑,当前高校中有一大批具有理想人格与纯粹精神的“师者”,他们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并将其视为参与教学改革的初心使命。然而,在多元价值观侵扰的社会情境中,要求所有一线教师都有如此“觉悟”显然不现实。

在一项调查研究中,笔者所在团队抽样选取了18所高校的33位一线教师,对其进行了深度访谈,同时也对86位一线教师作了4次焦点小组访谈。访谈中,当被问及“哪些因素促进您参与教学改革”时,82%的受访者从不同维度表示“得到学科、学院、学校的认可、支持和鼓励”;当被问及“您对‘提升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动力’有哪些建议”时,几乎所有一线教师均提到“希望投入教学、参与教学改革可以得到所在单位的认可、扶持和激励”。

这说明在复杂多变的现实面前,一线教师渴望其教学改革工作得到组织的肯定。甚至可以说,在所有影响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动力因素中,组织层面的认可、激励与保障是最大动力之一,也是教师保有教学动力的根基。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均应被纳入人类行为的分析范式中。因此,教师之所以愿意投入教学改革,一定与他们能从教学改革中得到自身需要的某些东西有关。如果把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作为与大学组织的合作,那双方都需要有效益产出。这种效益或近期、或远期,或显性、或隐性,但只有提供有效益的保障,教师才会有合作的预期,并维持长久性合作。

因此,即便教师本身具有参与教学改革的责任和初心,也同样需要组织层面的唤起、呵护和维系。为了使教师能从教学改革中获“利”,或仅仅为了唤起教师的责任感和初心,提高参与教学改革的行动力,组织层面有目的地干预和为教师提供保障也是十分必要的。

职称评定中教学改革权重应提升

如何从组织层面采取措施“赋能教师”,使一线教师有能力和意愿参与教学改革?这需要考虑“教师在组织层面的需求是什么”,以及“教师所在组织能够提供什么”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共同答案,即是组织层面促进一线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现实路径。

与一线教师在大学组织生存息息相关的“最敏感神经”,无疑是职称晋升制度和考核制度。制度环境理论强调,在不同制度面前,教师会选择不同的行动策略。作为兼具“经济人”与“社会人”属性的教师,自然期待将教学改革活动“物化”为可获得职称晋升和年度考核的认可。

根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鲍威等人的研究结果,大学教师的自我职能定位与行为选择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有近80%的教师从思想上认同教学是其首要职能,但在个体行为层面却存在明显的“重研轻教”倾向。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一致,即一线教师对教学改革往往持认同态度,却不一定采取行动。其最明显诉求就是组织层面的岗位考核和职称晋升,这为他们投入教学改革提供最直接的“行动依据”。

在当前大学教学与科研“二元悖论”的困境中,行政化的组织认可对于教师投入教学改革至关重要。为此,组织层面要创设有利的政策环境,优化现行政策制度,增加教学改革在职称评定中的权重。同时,还要在业绩考核方面给予认可,促进职称晋升条件更加合理化。

比如,相关组织可以将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内容、频次、层次、成果等纳入实施细则中,发挥好制度对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鼓励、牵引、激励和保障作用,从而提升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高校组织要注重服务性与科学性

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管理不是“管”而是“理”,组织层面要注重服务性与科学性。

根据笔者的调查,一线教师希望组织层面一方面基于教学改革成果显现慢、周期长的特点,建立健全长效帮扶机制;另一方面,基于院系和学科的特点以及办学特色,鼓励差异化教学,而不是将同质化的标准强加给所有人。

同时,高校组织要建立优秀教学奖评选、教学名师评选、基层优秀教学组织遴选等教学发展通道,通过合适的声誉机制为教师标识出优秀的教学典范目标,并在教师精力有限的情况下酌情分类发展,尊重他们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让侧重于教学或研究的教师均能在集体环境中有所收获。如此,才可能实现组织效益中的二者兼顾。

此外,高校组织还应关注教师在不同职称、年龄、教龄的发展诉求,对不同职称教师和处于职业生涯不同时期的教师,参照其兴趣、水平、生涯发展重点等因素,制订个性化、人性化的教学发展计划并完善教学激励机制,从而将教师引向真正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的改革中。

发挥“关键群体”作用

所谓“关键群体”,主要包括“教师领袖”和组织意义上的领导层。这其中,“教师领袖”是指能够给予教师足够的教学鼓励、提供教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教师课堂教学问题的同事。

高校组织要充分发挥教师领袖对教师教学改革行为动机的塑造作用。教师领袖通常领跑于教学改革,一线教师能更直观地观察到他们的行为,一旦发现其教学改革取得成功,就会使一线教师更倾向于认可这些改革背后的教学理念,并产生行为模仿。

此外,组织层面要充分发挥教师领袖对教学改革的教练和顾问作用。由于教师领袖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具有和一线教师共情的教学感召力,因此他们能够关注到一线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特点和个性化需要、富有差异性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愿望,并会对其给予个性化关怀。组织层面要采取措施,发挥教育领袖对教学改革的牵引、带动、鼓励和示范作用。

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动力还离不开所在组织的领导层的鼓励和支持。教学组织中,学校或学院的教学主管部门作为具有话语权的“灵魂人物”,对教学活动的认可、鼓励和支持会大大增加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动力。

在这方面,高校组织要用正向态度看待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关怀、同理的心态深入了解他们在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提供正向的支持与协助,营造积极的教学文化。

此外,由于岗位的特殊性,领导层可以为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提供战略指导和支持,帮助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并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因此,组织层面要加强领导层对教学改革的认识、决心和力度,从而提升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动力。

   (来源:《中国科学报》)


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新形式,区域发展强助力


近年来,高校在布局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上“火力全开”。作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组织形式,现代产业学院是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服务产业需求为导向,多主体共建共治,集人才培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育人平台。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探索建设的基础上,开展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

什么是现代产业学院?应该如何加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国家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高校纷纷布局建设现代产业学院

日前,山西省教育厅发布了《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示范性特色学院和高水平基础学科学院培育建设工作的通知》,其中中北大学获批建设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

无独有偶,321日,宁夏大学举行了宁夏大学奶业现代产业学院、地理信息现代产业学院和文化旅游现代产业学院的挂牌成立仪式;324日,由新疆工程学院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携手共同建设的准东现代产业学院正式成立……

近年来,高校纷纷开始“落子”重点领域,在布局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上“火力全开”。作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组织形式,现代产业学院是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服务产业需求为导向,多主体共建共治,集人才培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育人平台。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正处于加速调整期,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就是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的缩影之一。

20207月,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鼓励在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高校建设若干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定珍介绍,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20211月湖南省教育厅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首批建设的16个湖南省现代产业学院,涵盖了新医科、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等领域,重点支持机器人、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等行业。

“这些现代产业学院及其所属高校都具有育人成效显著、产业特色鲜明、产学研用联动深入等特征,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李定珍说。

使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

《指南》提出,现代产业学院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

李定珍认为,现代产业学院更加注重发挥企业、行业协会等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更加注重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多主体协同育人等鲜明特征。

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讲师于意看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需要有效衔接好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三大链条,这对于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专业建设等,具有重要价值。

“建设现代产业学院要面向产业转型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培养一批社会、企业需要的高水平人才。”中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大国认为,现代产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在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方式方法、保障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2022年山西省教育厅印发了《山西省教育厅关于认定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和特色行业学院的通知》,其中以中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依托申报的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获批山西省现代产业学院认定。

“中北大学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对于山西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步。”中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副院长曾志强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北大学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成立后受到学校、学院领导等多方重视,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建设方案,并与5家企业形成了合作关系。

“我们始终瞄准山西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任务需求,以推动山西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目标,旨在把中北大学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设成为以山西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教学、科研新高地。”曾志强说。

多措并举让现代产业学院行稳致远

于意认为,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大部分的高校仍存在人才培养模式固化的情况。毕业生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不吻合,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现代产业学院创新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为了解决这种人才供需错位的问题。为此,他表示,现代产业学院要注重与地方产业链、创新链对接,围绕传统产业学院和企业之间供需错位的情况,从创新中找出路,以培养产业所需的人才为核心,践行人才培养的新理念,设定人才培养的新目标,进一步转变现已固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勇于探究参与式、混合式、个性化等新型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针对现代产业学院应该如何建设这一问题,于大国认为,第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引企入教”,让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第二,要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把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产品设计等作为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等的选题来源;第三,要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一批兼具生产、教学、研发、创新创业功能的校企一体、产学研用协同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同时要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课、联合指导;第四,要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强化高校、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多元主体协同,形成共建共管的组织架构,探索理事会、管委会等治理模式。

“高校应坚持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充分发挥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双方或多方办学主体作用,加强区域产业、教育、科技资源的统筹和部门之间的协调,推进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资源,探索‘校企联合’‘校园联合’等多种合作办学模式,使现代产业学院实现可持续、内涵式创新发展,培养高质量产业人才。”于大国说。

(来源:《科技日报》)


浙大与杭州启动“产业+平台”校企深度合作模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330日电  今天,浙江大学、杭州市城投集团科技产业合作推进会在浙江大学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举行,并正式启动了杭州城投未来中心“名校+名企”“产业+平台”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

据介绍,杭州城投未来中心将开辟近10万平方米的研发办公空间,积极吸引全球范围内的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能源五大领域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入驻;探索“基金+基地+招商”为一体的产业创新培育发展模式,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落地,培育孵化新能源、新基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形成一批高能级创新创优企业。

“这是浙江大学和杭州市长期战略合作的应势之举。”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说,已聘请高翔、叶志镇、张泽、陈云敏、任其龙、杨华勇等6位两院院士作为杭州未来中心院士专家委员会委员,以院士领衔的高能级平台和产业化项目为引领,推动泛浙大系高精尖项目落地。同时,在产业园区建设和运营、科创基金设立、成果转移转化、金融业务、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以全新机制模式促进科技、产业和资本的深度融合,赋能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打通从创新到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探索政府、学校、企业多方共赢新路,共同耕好“产城融合、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


 

 

四川教育网 | 浙江教育网 | 广东省教育厅 | 江苏教育 | 山东教育信息网 | 河北教育信息网 | 辽宁教育信息网 | 辽宁教育热线 | 吉林教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发展规划处(校地合作处)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高教园区
邮编:325035   联系电话:86-0577-86699579   电子邮箱:fzghc@w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