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logo10.png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资讯:
· 一图读懂:温州医科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3/12/06
  决策参考  
 
 重要文献 
 专题调研 
 高教信息 
 第三方评价 
 
  高教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信息 > 高教信息 > 正文
 
高教信息2023年第6期(总第96期)
2023年06月22日 14:32      浏览:

  

教育资讯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高教视点

专业优化频率加快 高校如何自我调整

高考改革正在塑造未来教育

高校毕业生心理健康尤需关注

社会资本如何助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数字化平台赋能学生就业的国际经验

高校动态

重庆医科大学:以“学科登峰计划”为抓手 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

四川创建国内首家中医药转化医学院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中共中央政治局529日下午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据测算,我国目前的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习近平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基础教育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要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系统分析我国各方面人才发展趋势及缺口状况,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习近平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

习近平指出,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习近平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支持和吸引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习近平最后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经费投入上加大力度。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全党全国人民要坚定信心、久久为功,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而共同努力。

(来源:新华社)



专业优化频率加快 高校如何自我调整


   “你能想到吗?大学上着上着,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专业没了,当时我一头雾水,心想会不会找不到工作啊……”即便已毕业多年,但刘彤始终忘不了学生时代的一个“小遗憾”。她本科学的是教育技术学,在大三那年,一则撤销本专业的通知在学生群里流传。

  “现在看来,原因很简单,就是就业市场饱和,供需失衡了。教育行业对教育技术老师需求有限,通常一所中小学也只需要一到两个,而大学招收的学生太多了,很多学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最近,因高校专业调整优化而引发的一系列讨论频频冲上“热搜”,刘彤又回想起大学生活中“专业消失”的小插曲。

  事情起因于教育部等五部门日前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这份文件明确,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90所大学撤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话题随之在微博刷屏。据报道,在20152021年这7年时间,共约90所大学撤销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几天后,教育部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备案1641个专业点、撤销925个专业点,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62个,21种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6.6万个,较2012年新增1.7万个、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每年调整幅度将近5%,专业动态调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推进了一场数量足够多、力度足够大、频度足够高的专业结构改革。”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如是说。

  专业调整力度如此之大,释放了什么信号?怎样更好地进行专业调整优化?

信号:今后专业调整力度会更大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始终与专业设置调整相生相伴。说起高校专业的顶层设计,要追溯到1954年。那一年,《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类设置(草案)》颁布,257种专业主要以产品和职业为依据设置,只有少数专业以学科分类为依据,如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自那时起,专业调整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条主线,且作为国家一项重要的专业开设和管理制度延续至今。”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罗志敏介绍。

  在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陈超看来,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始终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主线和常态,只不过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表现出各色特点。“有时突出计划指令,有时突出市场竞争,有时强调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则结合。有时大规模增设新专业,有时大规模缩减旧专业,有时强调有增有减。这些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代性和阶段性特征,但其宗旨和目的始终是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和人民群众对教育机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要。”陈超说。

  “作为引导和规范高校有序发展的主要政策工具,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一般每十年修订一次,基本专业每5年调整一次,特设专业每年都会动态调整。”罗志敏说,“但相对于以往的专业调整,此次在3年之内完成对高校20%学科专业的调整改革政策,其导向更明确、目标更细化,而且所要调整的专业数量更多、力度更大、频度更高。

  “这项政策释放出一个明显的信号,就是传统以行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逐步转向市场导向、国家及社会需求导向。换句话说,这意味着今后专业调整的频率会加快。”罗志敏认为。

原因:市场导向是“指挥棒”

  王澍从小就是一个动漫迷,喜欢看各种各样的动画片与漫画书。也是因为这个爱好,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果断选择了动画专业。而今年,他所就读的学院撤销了这一专业,后来有老师告诉他:“不只咱学校,还有一些学校也撤销了这个专业。”

  “我们学校算是行业特色学校,艺术方面的专业本就没啥优势,师资队伍不强,教学质量也不高。”王澍对此有着自己的理解,“以后自己多努力,先把本事练好了,出去找工作才有竞争力。”

  “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陈超指出,在新一轮学科专业调整中,被撤销的专业大都是高校在一定时期内突击增加、盲目扩张、重复设置的热门专业,大都东拼西凑、内容空洞、知识陈旧,并无实际的学理、社会和市场价值,在一定时期内满足了高等学校更名升级、扩大规模等目标,但市场需求相对有限,又缺乏学科专业特色。

  罗志敏直言:“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专业设置犯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错误,导致出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某新设专业连一届学生都没毕业就被撤销了。”

  “在扩张大潮退去后,专业很快就会陷入办学困境。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科专业设置缺乏整体规划和宏观调控,缺乏深入论证和综合研判。”陈超分析。

  罗志敏也表示,学校只是将专业调整简单视为“加减法”,如有高校简单地依据“就业率低”一刀切地淘汰相关专业,或“一哄而上”开设所谓热门专业,这不仅违背了教育发展规律,也会给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匹配、不相契合的一面逐渐凸显。“尤其是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产业更迭速度明显加快,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间的矛盾也随之凸显。因此,与之相对应的专业,也就迫切需要做大幅度优化调整。”罗志敏说。

  “其实,市场导向就是‘指挥棒’,无法满足社会需要、毕业生就业率较低的专业,自然要被调整优化。”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朱文辉说。

  政策指向也是如此。早在去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明确,控制社会需求不足、就业去向落实率低的学科专业招生规模,连续3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60%的专业暂停招生。

注意:力避“老路重走”“新瓶装旧酒”

  “当然,专业调整优化,不能只看撤销,更要重视新设。”朱文辉指出,新专业设置应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市场导向或符合世界科技发展潮流。“举个例子,这几年,人工智能发展迅猛,而其也成为高校新设专业的增长点”。

  对此,记者通过梳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发现,包括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近60所高校都在新设这一专业。同样成为高校争相新设的,还有数字经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等专业。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高校新设专业的表象背后,可能还勾连着“老路重走”“新瓶装旧酒”等深层问题。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均属时下热门专业,市场需求大,但会不会像公共管理等专业一样,原来的热门如今却“无人问津”。

  “的确,我国有些增设专业如昙花一现。涉及管理学等多个专业,从热到冷也就二十多年的时间。如今的这些新兴专业,能否经得起时代考验?如何经久不衰?这是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办学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朱文辉指出。

  罗志敏进一步分析,高校难以及时识别市场和社会需求信号,同时也难以将其获取的需求信息有效转化为本校专业设置工作,由此给高校决策者围绕专业“是否调整”“能否调整”和“如何调整”带来重大考验。此外,在专业调整改革中,高校还要力避“新瓶装旧酒”,只是对旧专业进行包装或改名;也要防止高校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开设新专业。

  朱文辉对此表示认同:“新兴专业意味着缺乏对应的专业师资,而由其他院系或专业调入的师资,往往缺乏实践经验,原有的知识和技能也难以很好适应新专业的需求。同时,新专业的设立,往往需要大量高新科技设备等,但部分学校在场地与资金等方面的短板较为突出。”

  陈超特意提醒,专业调整要具有一定的动态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不能因为暂时的困难就撤销基础专业或冷门专业。

发展:健全专业动态评测体系和信息反馈机制

  进一步做好专业调整优化,需从何而为?

  陈超强调,加强顶层设计、政策引领和宏观协调是必然之举。政府应加强对学科专业发展状况的调研统计和综合分析,适时提供指导意见,帮助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掌握学科专业发展信息。同时,要增强学科专业调整透明度。对于学科专业设置调整,要公开征求各方面意见,扩大公众参与度。

  “要从健全专业动态评测体系和信息反馈机制入手推动专业布局科学化。如通过搭建和利用专业信息大数据平台,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就业流向、就业质量等情况的统计分析,进而帮助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做出稳妥的设计和安排。”罗志敏说。

  他补充道,要进一步鼓励和吸收市场用人主体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利用市场主体对人才需求反应敏锐、直接的优势,将用人市场信息及时融入专业设置规划、评价改革及相关实施方案中,以推动市场和高校在专业设置调整中的良性互动。在这方面,创办以产业学院为代表的‘有组织’合作平台,就是一个好抓手。”

  “专业好不好,培养质量说了算。人才能否适应未来职业需求,是衡量高校专业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朱文辉建议,高校应构建弹性化人才培养机制,即设置弹性学制、建立学分制管理以及多种学习评价制度等。同时,采取专业设科、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灵活组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统一和校外课程延伸补充等方式,协同并进对课程体系等进行重构。

  (来源:《光明日报》)


高考改革正在塑造未来教育


  2023年全国高考已开启。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如今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高考改革的脚步一直未停。在对未来教育的塑造过程中,高考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6月7日,2023年全国高考启幕。今年高考的报名人数为129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在之前召开的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曾强调要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进一步打好高考改革的“攻坚战”。

  高考常被称为“指挥棒”,这意味着高考制度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正因如此,高考制度的变革会引发万千考生、教育工作者,以及广大群众的深切关注。在对未来教育的塑造过程中,高考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高考改变中小学教育模式

  从1952年我国建立全国统一的考试招生制度以来,我国高考改革从未停止步伐。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已经有29个省份分5个批次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在考试内容、形式、招生录取方式等方面实施了系列改革举措。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王新凤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近年来的高考改革举措从多个方面改变了中小学的育人模式。

  “以教学内容为例,2020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中小学要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考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的教学内容更多以知识记忆为主,但在新高考改革的引导下,教学内容将更加聚焦核心素养。这对我们加强教研力量,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培训也提出了新要求。”王新凤说。

  改变过去单纯对知识或者能力的考查,聚焦核心素养考查,是新高考从“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的具体体现。作为主要改革举措,新高考实施选择性考试科目设置,形成了“3+3”“3+1+2”两种考试科目组织方式。

  在选择性考试科目设置下,新高考改革省份高中学校形成了大走班、小走班等不同的选课走班模式,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固定行政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随着“走班制”一同出现的是分大小班上课的教学形式,讲座式的短线课程实施大班制,研究型的课程实行小班制。在新高考制度激励下,高中的教学模式变得更接近大学。

  招考方式更加多元化

  新高考改革政策出台之前,社会舆论对高考改革的呼声强烈。此后我国启动多项改革措施都是为了破解“唯分数论”,实现多把尺子“量”人才。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亮点之一。新高考提出规范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将过程评价结果纳入招生录取参考。高中学校建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新高考改革省份特别重视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导向作用,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除了强化过程评价,新高考还推出了“两依据一参考”的综合评价招生模式。即高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择优录取。

  上海、浙江等新高考改革省份在部分试点高校实施了综合评价招生。例如,浙江大学采取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录取分数线,是以高考成绩乘85%,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乘5%,面试成绩乘10%综合计算出来的。

  王新凤介绍,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对浙江高校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学生的跟踪评价来看,综合评价招生的学生高考录取成绩虽低于统一高考学生,但表现出较好的学业潜力、专业认同、综合素质,学习适应性总体较强。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未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高校招录方式正在完善

  随着高考改革不断推进,“高考加分”“录取批次”等脍炙人口的名词正在褪去其旧日的浓重色彩。新高考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逐步取消录取批次,实施平行志愿招生录取办法,增加了高校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

  “总体来说,社会各界对新高考招生录取方式的改革措施认同度比较高,改革比较平稳,以高考实现科学选才的目标达成度也比较高。”王新凤说。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志文表示:“高考并不是唯一的评价人才机制和选拔人才渠道。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需要尊重学科特性,充分考虑到拔尖人才的特殊性,为他们打开各种选拔通道。”

  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实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即实施自主招生政策。2014年以来,我国提出规范自主招生,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2015年起自主招生考核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2020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的培养与招生选拔统筹考虑,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为国选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道路上,高考依然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虽然人们都说高考是根‘指挥棒’,但教育变革不能只靠高考改革。”陈志文认为,教育变革仍需要全社会各个领域的共同努力。

对于高考改革对未来教育的塑造作用,王新凤同样提出了展望:“高考改革是持续性、长期性、系统性、发展性的过程,其效果需要经过更长时间检验。随着高考综合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进,再加上教育内外环境复杂性和教育系统内部改革难度的增加,提高高考制度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依然任重而道远。”

(来源:《科技日报》)



高校毕业生心理健康尤需关注


眼下正值毕业季,是莘莘学子即将完成学业告别母校的关键时间节点。大学生或将升学继续深造,或将步入社会追寻职业理想。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人生转折的重要时期,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存在着以紧张、焦虑、无助、彷徨等为典型表现的“毕业综合征”,值得高度重视。  

因为工作关系,笔者每年都会接触一些毕业班学生,发现今年毕业班学生的心理隐患比以往更普遍,也更加复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近几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尚处于温和回暖时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导致许多学生为就业担忧;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学历仍然备受重视的大环境下,学生及其家长对升学抱有很高的期望值,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而更为特殊的是,此届毕业生的三年大学生活恰逢新冠疫情,正常学业受到一定影响,常态化的线上教学也影响了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甚至制约了必要的社会实践和人际交流。多种因素相互叠加,不可避免地造成本届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比以往更多。近日,教育部、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宣传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也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叠加新冠疫情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  

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行为健康和社会生活融洽的重要前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保持心理健康,是毕业班学生今后适应新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与基本需求。所以,在他们即将离开母校之际,高度重视对其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无憾、无惑、无虑、无惧地离校,可谓非常必要。  

一是适时引企入校,为学生顺利就业牵线搭桥。毕业前夕,许多高校都会举办校园招聘会,鼓励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但很多学校对学生的应聘指导和择业引导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因为不善言辞、不懂自我推介而错失良机,也有一些学生因为患得患失、举棋不定而“高不成低不就”,最终影响顺利就业。所以,只有重视应聘指导和择业引导,方能帮助学生走出因就业而造成的心理困境。  

二是举办专题研讨,为学生就业升学释疑解惑。行将毕业,每个学生面临的情况各不相同。有些学生因有突出技能而就业无忧,有些学生因为学业优秀升学不愁,还有不少学生却处于就业与升学两难的状态。这些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其中部分学生无法独立解决升学就业问题而又羞于对人言说,迫切需要及时引导。学校可举办不同形式、不同范围的专题讨论,启发引导学生敞开心扉,接受老师的建议和开导。同时,老师还可从中发现不良苗头,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和精准疏导。  

三是密切家校沟通,为学生心理健康排忧除患。高校毕业生的父母往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急切期待着儿女获得理想的升学就业机会。这种心理,会在很大程度上增添孩子的心理负担。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加强家校沟通,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方能有效缓解学生毕业前的心理负担。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循序渐进,更需要因人施策,要求学校和老师以高度的责任感提前介入,并以卓越的智慧未雨绸缪,为学生的心灵健康一路护航。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王寿斌)


社会资本如何助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解决社会资本助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几个“细绳子”问题,可望助力形成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的技术要素市场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方式,从而进一步推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死亡谷”与“细绳子”

  如何突破横亘于实验室与市场之间的阻碍,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是很多高教界人士经常思考的问题。

  从高校的科技成果到客户手上使用的产品,并不仅仅是高校一家主体能全部完成的。国际上,通常把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分为创意、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共性技术攻关、小试、中试、工程化应用、产业化前期以及实际生产(量产)等9个步骤。高教界常常用一个通俗化的表述,可以将其比喻成一场4×100米接力赛。其中,高校比较擅长创意和基础研究,这是接力赛的第一棒。作为第二棒的应用技术研究、共性技术攻关、小试也是高校常常开展的工作。但接下来,这一成果就应该从高校输出去,进行真实条件下的中试、工程化应用、产业化前期,这是接力赛的第三棒。而企业所负责的工业化生产则是最后一棒。

  高校有一个好的创新想法,在经过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建模仿真等一系列前期研究工作后,可能会搭建出一套原理台架或研制出一台原理样机,但此时高校面临的资源状况可以形容为“政府等公共财政资金一般不再继续投入,高校、科研院所项目已经结题没经费再投入、企业家等社会资本不敢冒险投入,于是原理台架或者样机在实验室里束之高阁”,资源投入进入“谷底”,这个谷底学术界称为成果转化的“死亡谷”。我国高校、科研院所大量成果目前一般只能到达样机阶段;或者我国高校、科研院所大量成果想进入商业化阶段,却由于不能被市场或消费者接受而无法走出“商业化阶段”。究其原因,高教界普遍认为,科技成果转化讲了很多年,但越到科研一线就越会发现,“粗绳子”已经不多了,“细绳子”还大量存在,要统筹研究政策予以综合解决。这其中也包括了要解决“如何更好发挥社会资本助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间具体的“细绳子”问题。

  树立全要素设计、全周期服务的长期思维

  经济发展需要技术、资本、劳动力、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的互动并相互作用,其中技术要素是这个“互动场”中的核心与活力之源。技术要素市场已成为配置创新资源、发现创新价值、激励创新主体的制度安排和机制保障。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要素市场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在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发挥关键性独立作用的科学知识、技术经验和信息等是“技术要素”,是核心。只有不断完善政策体制机制,创新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实现学校科研专家、创业者与优秀社会资本更为顺畅的对接,才能不断释放出科技成果转化潜力。

  在科技成果转化第三棒中,高校对于与市场的对接并不擅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社会资本要考虑市场风险问题,缺乏足够的动力和承受力,而且市面上很多产业基金普遍存在“赚快钱”倾向,投资科技成果转化早中期项目的动力不足。此时政府可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引导作用,从以往关注单一项目财务收益和退出方式的短期思维转变成全要素设计、全周期服务的长期思维。

  一是通过支持专注早期阶段的母基金,带动形成关注高校成果的硬科技天使基金集群,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出资;二是鼓励设立超长周期的“常青基金”,敢于在种子期即进行投资,鼓励创新主体开展硬科技、深科技的长周期持续创新,从而解决“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不足问题;三是允许政府资金和高校资金阶段性让利退出,形成资金的快速循环,扩大整体的支持覆盖面。

  以市场化激励引导社会资本与高校精准对接

  投资者和企业家与高校科学家往往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期望、信息资源和表达方式,如何解决双方精准对接的问题,显得至关重要。

  一是要解决社会资本与高校语言沟通与信任机制问题。社会资本的“资本”语言和产业语言与高校学术语言有鸿沟,高校教师由于对资本市场的专业化知识掌握不足,对社会资本的投资协议、对赌条款、退出要求等具有较强约束的条款理解不透,未完全建立起双方的信任关系。

  二是要解决社会资本与高校教师精准对接的问题,社会资本常常通过某个技术领域的搜索进得了高校大门,进不了具体技术领域所在学院或研究所的小门,或者大门、小门都走对了,精准对接的教师团队却找错了,带来对接匹配效率不高的问题。

  三是要按市场规律激发社会化科技中介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建立白名单机制。目前我国社会化科技中介数量正在快速上升,这些技术转移专员从事技术转移的“科技中介”服务,但社会化科技中介对高校院所技术成果推荐和撮合的积极性并不高,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市场化分配和白名单机制。

  四是要解决好高校技术集成化的问题。高校教师的科技成果单一核心技术比较常见,但对社会资本来说,成立公司开发新产品,核心技术只是众多要素之一。举个形象的比喻,高校教师的科技成果像一块生猪肉,要吃到首先要做熟,市场要吃的不只是这一个菜,还应有别的配菜,客户才会买单,因此将高校众多的单一核心技术加以集成化也是科技成果转化制胜的关键问题。

  抓好中试环节,鼓励企业在高校设立专业化实验室

  中试环节在整个科技成果转化中起到“承上启下”和完善方案的关键作用,但我国绝大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等主体的科技成果非常缺乏中间试验、样品试制,中试环节重视不够。

  首先,解决好中试基地的建设问题。从上海的调研情况来看,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成果拥有的主体很难独立有力量和资源做起中试基地,社会资本介入建设是最好的策略,中试基地一旦建成后,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成果可以依托其开展后续科技成果转化,顺利跨越“死亡谷”,顺利往产业化方向迈进。

  其次,要鼓励企业在高校设立专业化实验室,推动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可借鉴以色列的高校实验室做法,以色列的很多科研成果是由企业资金去扶持,考察其商业化能到达什么程度后再针对这个项目去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因此,鼓励企业跟大学合作设立专业化实验室,由企业根据所掌握市场信息来确定实验室专业化方向,针对授权、转让、股权等多种合作形式确立学校、教师和企业的收益分配机制,有利于降低教师科研费用,方便教师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发挥高校的优势专业的价值。

  明晰角色和分工,建立风险共担机制

  在高校与产业界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建立起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可加速提升转化的成功率。

  一是要以市场化方式解决高校教师和产业方在合作中的角色和分工问题。高校教师往往无法身兼数职处理好公司的运营,为了解决教师精力不足且对于市场的了解不足和冒险精神缺乏等问题,需要高校教师和产业方共同明确教师技术负责人的身份,而产业运营团队负责在《公司法》的范畴里做好科技成果市场化,双方角色清晰后,可以使技术真正走向市场走向产品。

  二是要解决高校教师和产业方的风险共担机制的问题。目前,高校和产业双方合作中产生的市场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政策风险和环境风险一般都是由企业家在承担,需要产业方集合大量资源投入加速科研成果更新转化,所以在认定教师作为“科学家”的科研贡献的同时,也要同比例考察产业方的贡献,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和产业方通过协商和沟通明确与风险共担机制相匹配的利益分配机制,承认各方贡献,设定各方合理的股份。

  通过解决社会资本助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几个“细绳子”问题,可望助力形成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的技术要素市场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方式,从而进一步推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来源:《文汇报》,作者:戴智华)


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ChatGPT的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已经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也预示着我们已处于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并将对未来产生深刻影响,这其中自然也包括高等教育。最近,美国《高等教育纪事》专门组织了一次研讨会,邀请12位专家学者和高校管理者回答一个问题——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高等教育?

参与者中,既有从事管理工作的大学校长、院长,也有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总体看,绝大多数专家都认为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还只是个开头,但他们对未来大多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的思考与预测对于我们认识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未来,具有一定启迪意义。

有助教与学

ChatGPT刚刚出现时,人们最大的担心在于学生有可能对其过分依赖,从而导致抄袭等不劳而获的行为产生。对此,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信息科学和英语教授安德伍德提出,如果人们谨慎使用人工智能,那么后者完全可以帮助我们教和学。

安德伍德认为,ChatGPT和其他聊天机器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就教育而言,像聊天机器人这样的通用问答器当然易于使用,但教师们希望学生善于观察、怀疑和反思,具有批判性思维,而不是习惯于依赖正确答案。

为此,他提出在学术背景下,应借助语言模型进行推理,并要求相关模型具有某些特殊的假设或背景知识,而绝不是假设模型对每个问题都给出固定答案。比如,学生可交出一篇科学文章的模型,并要求其对某些难以理解的段落做出解释;研究人员可以连续提供一千份文件,并要求模型回答关于每份文件的相同问题;作家可能会提供论文草稿并向模型征求有关结构的建议等。据此,人工智能就可以在教育中发挥有效、重要的作用。

相比安德伍德,美国莫纳学院校长斯塔尔说得更加明确。他直言,人工智能可以增强学习的乐趣,这对于我们内心深处的人性部分更为有益。

他认为,人工智能是某种宏观现象的一部分,这种现象已经塑造了世界各地的知识生产流程。事实上,几乎所有塑造高等教育的宏观趋势都可归结为信息可用性的增加。有时,人们似乎想将这场革命归功于互联网,但对信息可用性或知识定义作出最大改变的并不是维基百科,而是大学。

斯塔尔说,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高校一直都是新发现的发源地,这些发现不仅扩大了知识面,也帮助我们增加了对自身意义的认识。如果说人工智能是人类求知欲的产物(事实确实如此),那么它不仅可以为人类已知的知识作出贡献,也可以为人类已知的知识生产方式作出贡献。

他提出,在学习新事物时,我们会感到快乐。而ChatGPT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会剥夺这种快乐。学习需要的不仅是信息的综合,因为只有在测试知识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在理解层面得到最大的收获。这意味着如何将知识付诸实践才是最重要的,也意味着学习是具有社会性的事情。

斯塔尔认为,人类与人工智能的部分区别在于,学习的乐趣引导我们走向创造的可能以及积极的体验。目前人类正在这样做并做得很好。为此,他建议应限制人工智能的行动,即改变我们影响周围世界的能力,因为人类最看重的终究还是自身的行动。这不仅体现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上,还体现在我们所做的事情对世界的影响上。

控制办学成本,解放劳动力

《高等教育纪事》作者和前编辑、现供职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教授塞林格提出,虽然当下人们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多集中在其对高校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影响上,但人工智能最直接的影响其实是体现在学术核心区之外的功能上的。

他认为,人工智能将有助于高校控制办学成本,招生和学生服务方面将会率先受到影响。他说,几十年来,面对迅速提升的入学率和不断增长的学生服务需求,高等教育的解决方案从未改变过——雇用更多的人。但随着当下高校入学率的下降以及财务危机的出现,不少教职员工正在考虑离职。因此,大学必须学会依靠技术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首先,就招生来说,人们可以训练人工智能决定谁会被录取。塞林格认为,大学仍需要人类从事招聘工作,但人工智能将越来越有能力找到潜在的学生。它至少可以审查录取的量化要素(比如学生的高中课程和成绩),并减少需要人工处理的文件数量。

其次,针对学生服务,一些高校已经开始用聊天机器人回答学生的日常问题,甚至将其带到课堂。比如,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在政府概论课程中通过聊天机器人帮助学生学习和写作业,研究人员发现学生的表现有明显提高,更多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内外活动中,包括积极完成作业。而且,目前校园内有各种数据,人工智能完全可以将其用于办公室各项行政事务中,如从经济援助到注册等。

与塞林格的观点一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教授基彻认为,不应只看到人工智能对教学和评估等问题的影响。实际上,人工智能的进步所带来的影响更大,是许多工作将被机器所接管,一些工作岗位将随之消失。这种变化虽然令人沮丧,但他仍建议将其视为振兴教育的机会,用有意义的劳动代替人们通常不满意的工作。

塞林格提出,如果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一些劳动力,那么解放出来的人员可以做其他事情,包括推进某些我们此前忽视的教育目标的达成。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增加受教育人数,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克服困难、彼此合作;要让他们在过上更好生活的同时,也能承担公民责任、建立健康的社区。为此,要给予教师应有的尊重和社会地位,并招募更多人加入他们的队伍,进而推进从柏拉图到当代教育家们所一直追求的教育目标的实现。

大学将更加人性化

美国普渡大学校长蒋濛表示,一些人认为人工智能将改变每个行业甚至个人——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塑造我们的信仰、取代我们的工作并扰乱教育现有格局。但事实上,IBM的深蓝打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后,我们还在下棋;计算器出现后,孩子们仍然需要学习如何计算……人类学习和做事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乐趣,甚至为了进行思想训练。当计算器变得流行时,小学开始将现实世界的问题转化为数学公式,而不是只训练计算速度。一旦在线搜索变得广泛可用,大学就会教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在线资源。

蒋濛认为,在教育中禁止使用人工智能既不现实,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为毕业后的他们需要在充满着人工智能的场所工作。就目前而言,人工智能善于遵守规则,而非打破规则;善于加强模式,而非创造模式;善于模仿给定的事物,而非想象超出它们的组合。我们需要带有怀疑性地审视人工智能引擎输出对其输入的依赖性。数据往往以自身为食,而机器通常会给我们想要看到的东西。

蒋濛提出,企业家应研发具有竞争性的人工智能系统,并在科技寡头垄断之外最大限度地提供选择。我们对人工智能的最大希望是它能促进个人自由,我们也能保留选择退出的能力,同时还需要确保人工智能的透明度。在此基础上,还要让我们的学生提高反省、质疑、辩论和提出异议的能力。

美国巴德学院校长博斯坦因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十分乐观,并认为人工智能将使大学更加人性化。

他认为,纵观历史,人们总是对技术革命的后果感到恐惧乃至恐慌。印刷机的出现曾在当时只有极少数人识字的欧洲激起轩然大波,但印刷术引起了大众识字,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因技术革命而产生的大众新闻和报纸,以及刊登在报纸上的小说,曾令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和福楼拜热衷于描绘廉价的浪漫小说和报纸对读者的腐蚀性影响。甚至在历史上,铁路还曾被认为对人类健康有害,是文化衰退的引擎……

为此,博斯坦因提出,我们必须以理性、乐观的态度迎接未来。人工智能肯定会迫使我们专注于人类独有的技能。对于那些担心学生滥用 ChatGPT的人,我们无须理会,只需要花时间确保自己能充分了解学生并与他们密切合作,如此既能激励他们做好自己的工作,又能以他们的工作为傲。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关注人工智能的好处,尤其是在医学和科学领域。

大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让学生做好迎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世界的准备——当机器可以完成我们所做的大部分工作时,如何才能帮助学生们找到一份快乐、有意义和价值,同时又有一定报酬的工作?

博斯坦因强调,只有拥有足够的思考能力,以及在写作、想象和创造中将思想与心灵联系起来的能力,我们才能在人工智能主导的世界中保持自由。我们的感情、彼此互动的渴望,乃至我们的梦想是无法被取代的。获得这些的希望在大学,但前提是大学要在教学和研究上做好准备,放弃过时和过分细化的学术专业概念,在人工智能时代依靠艺术和人文学科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去年ChatGPT首次公开亮相时,创造出它的公司OpenAI的首席执行官预测它的意义“将超过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互联网革命的总和”。随后,人们不断讨论人工智能之于高等教育的影响,实际上是担心高等教育的未来。无论如何,人们所关注的终极目标还是集中于对高等教育之于当今世界的作用、如何服务于人类与社会等问题的探讨上。这样的问题应该是人工智能永远都无法解决的。也正因如此,人类要有足够的信心与勇气去面对人工智能及其所带来的一切后果。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郭英剑)


数字化平台赋能学生就业的国际经验


   就业作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关系学生个人发展和学校社会声誉的重要工作。同时,就业作为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的重要一环,更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世界各国大学毕业生求职竞争加剧,如何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是世界各国高校面临的现实挑战。当前,传统教育生态不断受到数字技术升级的影响,全面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在此背景下,进一步转化传统的就业工作理念与方法,运用数字技术优化升级就业工作链条和形态,通过使用社会化的就业数字化平台和搭建本校的职业发展数字化平台,已成为世界各国高校尤其是顶尖高校系统提升学生就业力的重要渠道。

本文通过调研美国哈佛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职业发展数字化平台,以及国外大学生常用的LinkedIn(领英)、Handshake(握手)、Google(谷歌)三个社会化平台,系统梳理这些平台的功能做法,并以此为案例分析数字化平台如何在实现更有效的人岗匹配、提供更多元的职业指导、拓展更广泛的校友资源三个方面为学生就业赋能。

一、数字化平台可实现更有效的人岗匹配

数字化平台可以打破传统用人的时空限制,促进企业和求职者之间进行高效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创造更多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机会。目前,国外已建立覆盖不同用户人群和对象的就业数字化平台。

领英平台目前会员数超过8.75亿、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络平台之一,汇集了大量高端人才与企业数据。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顶尖高校都在领英上开设了账号,毕业生可以创建简历、接收推荐职位信息并与企业建立好友联系。不少尚未毕业的学生也可以在平台了解校友就业情况,从而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提供参考。企业则可以通过分类搜索,锁定某所大学某个专业的求职者作为潜在候选人,进而提高招聘效率。

握手平台由三位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的学生在2014年创建,致力于让所有大学生都有平等机会从事有意义的职业,如今已是全美领先的学生就业数字化平台。现拥有来自全球1400多所大学的1200多万活跃学生用户,75万多家雇主入驻,提供全职、实习、兼职、志愿者机会等工作信息。学校通过购买该平台的服务为学生开设平台账户,学生可在平台上与招聘方直接互动。学生登录后,握手会自动记录学生的学校、专业等背景资料,以此推送相关工作或实习信息,学生可对职位、工作地点等进行筛选,形成自己专属的职位清单。

除直接使用社会化平台外,国外高校为了更加高效地实现人岗匹配,也进行了自建就业平台的探索和尝试。例如,为帮助学生做好进入职场的准备,新加坡国立大学在2022年推出了IAAS(实习即服务)数字化平台。该平台由新加坡国立大学面向未来毕业生中心和创业学院共同建设,致力于以更灵活的方式为该校学生提供工作实习机会。学生可在平台推销自己的技能,例如数据分析、编程、软件开发、平面设计、视频剪辑、音乐创作等。只要拥有与招聘公司匹配的技能,不受年级、专业限制就能获得实习机会。企业也可通过平台直接接触学校优秀学生,招募他们参与工作项目并汲取前沿想法和观点。同时,企业可在平台上对学生进行面试、招聘,并跟踪监督学生的工作进展情况。工作结束后,企业还可以通过该平台的支付功能为学生发放薪水。IAAS平台正式启动以来,已推出400多个实习工作项目,包括著名跨国机构、中小型企业和初创公司。学生可在平台上体会到通过实习接触业界的重要性,扩展和深化自己的职业认知,将课堂所学理论转化为现实应用,并迅速掌握就业所需软技能,了解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并建立行业联系,积累工作经验,全面提升就业力,从而更快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综上,不管是面向全社会的平台,还是面向高校学生的平台,抑或是只面向本校学生的平台,都致力于充分整合社会、学校、企业各方资源,帮助学生与招聘方直接取得联系,减少求职道路上的障碍,助力实现人岗快速且精准匹配。

二、数字化平台可提供更多元的职业指导

从功能上看,高校的职业发展数字化平台均提供就业资源课程库等基础性服务,包括各种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课程提高专业素质和求职竞争力。例如,剑桥大学职业服务中心平台提供大量生涯规划相关的在线学习资源,面向全校师生开放。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面向未来毕业生中心也打造了求职系列短视频资源,帮助学生求职。

除了课程资源这些基础性功能,学生还可以通过学校的职业发展数字化平台获取深度求职辅助服务,包括就业咨询、求职攻略、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从而更加成功地融入和适应就业市场。例如,剑桥大学一对一职业咨询服务的对象包括在校生、当年的毕业生校友和博士后研究人员,此前毕业的校友可在学期外预约。学生可提前上传个人简历等文件资料,方便职业顾问提前查看。辅导内容包括职业选择、面试准备、简历和求职信撰写等。剑桥大学的职业顾问还撰写了40多篇介绍性行业简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行业、如何获得可信的经验以及如何找到相应职位。再如,新加坡国立大学非常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提供在线职业辅导,包括多种职业测评工具、线上模拟面试、智能简历修改等服务。学生还可以通过ASK CeeVee(线上虚拟助手)来快速寻求帮助。此外,在哈佛大学的Crimson Careers(深红生涯)平台上,学生不仅可以预约一对一职业咨询,包括个性化的职业建议、求职策略、简历和求职信审查等服务;还可以参加职业规划研讨会,涵盖职业探索、求职技巧、面试准备、职业发展策略等主题。

除了在高校的数字化平台寻求就业指导,国外学生也积极利用社会化就业平台提升就业技能。如领英可根据求职者的职位、技能以及相似职位人士正在学习的课程,为其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学习成果在用户的学习档案中显示。而谷歌则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了Grow with Google成长计划,提供一系列免费线上课程、学习工具和线下培训,帮助更多学生拓展职业道路。如今,视频面试已成为招聘过程中的常态,面试模拟器在大学生中逐渐普及。谷歌还推出了一款Interview Warmup(面试热身),系统能根据用户选择的面试领域随机抽取5道题,用户使用麦克风语音现场回答,后台AI根据实时转录的回答进行专业分析并提供面试技巧。高校学生通过面试模拟器对比反复练习,不断提高求职技能、改进面试状态,从而在面试中更加自信。

三、数字化平台可拓展更广泛的校友资源

校友是高校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产,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高校的共识。许多高校在数字化平台上添加连接校友的功能,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为在校生职业生涯指导和就业服务提供有力的社会网络支撑。

在哈佛大学的深红生涯平台上,Firsthand Advisers板块将哈佛学生与校友虚拟联系起来,这些校友曾在全球顶级组织工作,并自愿为在校学生的职业追求提供帮助。平台支持在校生按研究领域、行业、雇主和专业领域搜索校友,参与“快速指导”调度、一对一职业聊天等;“小组”功能将拥有共同兴趣领域的学生和校友更加紧密、亲切地连接起来。

剑桥大学鼓励校友为在校生提供面试机会或工作经验,许多学生毕业后将自己的信息录入到Gradlink Alumni Database(校友数据库)系统,包括联系方式、以往和现在的工作单位等。这个系统现在已升级为Alumni Careers Connect(校友生涯通信录),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搜索到自己心仪公司的校友名单,争取“内推”机会,提高被录取的概率。也可以查找特定经历校友的职业道路,通过系统与他们取得联系并寻求职业建议。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与自己同样学位的校友是如何开启职业生涯的,还可以与该行业的校友进行深度交流,通过他们的工作经历获得灵感。长此以往,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得到校友帮助的学生毕业后也会主动将自己的信息登记在系统里,以帮助一代又一代的剑桥学生。

不仅如此,新加坡国立大学在2022年还上线了一个全新的校友职业社交平台——conNectUS数字平台。该平台将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校生和校友联系起来,更加方便地交流职业见解、获得指导建议,有效实现职业资源对接。学生在conNectUS平台上实名制注册登录后,可以看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友们的个人名片和所在地。通过人员目录、实时动态等功能,可以接触到从事各种类型工作的校友。在工作职业板块,学生可查看相关的招聘信息和最新的岗位空缺信息;也可以通过行业分类进行检索,查看感兴趣的行业里有哪些校友曾经或当前正在供职。自推出以来,这一平台已有约1万名学生和校友加入,人数还在不断增长。在校生通过该平台积累的职业关系,可以帮助他们快速打开业界大门;校友则通过该平台与母校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在母校资源支持下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母校成为深度融合的“终身发展共同体”。

依托数字化平台,就业工作前端的职业生涯辅导内容愈加丰富、形式愈加多样、手段愈加智能,后端的人岗匹配环节也愈加全面、精准、高效,加之校友资源拓展的人际网络支撑,共同形成了赋能学生就业的强大合力。可以说,数字化平台的运用,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升级转型,对于学生个人成长、学校长远发展而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高燕燕、于坤、任瑾)


重庆医科大学:以“学科登峰计划”为抓手

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


   学科是学校的支柱,学科建设体现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内部治理水平,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体现。作为一门面向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学科,医学学科建设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落实新时代推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要求,近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学院)目标管理工作会暨学科建设推进会召开。会议一以贯之对“整合学校和附属医院优势资源,加快特色优势学科建设步伐,提升学科竞争力,建强一流学科”作出具体安排。

  学科建设以什么为抓手,如何加快推动一流学科建设进程?522日下午,2023第四届“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走进重庆医科大学,来自全国40余家主流网络媒体记者实地打探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一流学科建设路径。

  以重点学科建设促发展,有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来校调研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情况并给予充分肯定;把“有组织学科建设攻坚行动”列入了主题教育;高质量完成了教育部专业认证迎检工作……

  近期这些大事要事,为重医下一步工作提振了信心、鼓舞了干劲。不仅如此,学校近年来的科研产出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

  自1989年重庆医科大学获批首个国家重点学科,现已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传染病)、儿科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神经病学,4个重庆市一流学科,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分别是临床医学(已进入ESI全球前1)、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化学、材料学、社会科学总论,16个重庆市“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科拥有全国最大的临床检验诊断学和儿科学人才培养基地,近十五年培养了全国近50%的儿科医生,率先开展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改革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推进学科建设稳步发展,学校进行了系统性的顶层设计:持续加强学科建设管理工作机构,成立校级层面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校长担任工作小组组长,并由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分别负责,统筹学科建设所涉及的相关政策,为助推学科发展形成政策合力。

  在人才培养上,学校以“三全育人”的理念创新学生学术道德教育模式,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增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在师资队伍上,积极搭建有利于学科人才创新和发展的事业平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担任学科带头人;在科学研究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等方面不断发力;在合作交流上,高度重视学科的学术传播和国际影响力,开展广泛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同时,学校和各附属医院坚持医教研和社会服务协同发展,大力提升学科的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在教育教学、临床医疗、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重大工程攻关、转化创业、科普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

  以“学科登峰计划”为抓手,加快推动临床医学一流学科建设进程

  为加快推动临床医学一流学科建设进程,202212,重庆医科大学开始谋划“学科登峰计划”,计划在临床学科和口腔医学的二级或三级学科中,遴选部分建设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经过建设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学科,集中优势资源进行重点建设,以点带面,最终实现全校学科水平的整体提升,力争实现国家一流学科的突破。

  计划设计初期,学校充分统筹多个部门,开展了校内外多层次、多维度调研活动,与相关医院、科室进行了多轮的充分沟通和反复的研究论证,召开十余次“学科登峰计划”论证会议,确保入选学科的科学性、权威性,才形成了“学科登峰计划”的雏形。

  2023427,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学院)目标管理工作会暨学科建设推进会的召开,正式启动了“学科登峰计划”,奏响了新时代校院协同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什么是“学科登峰计划”?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杨竹介绍道,就是举全校之力培育国家一流学科,力争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整合一流科研平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以点带面,最终实现全校学科水平的整体提升,国家一流学科的突破。

  项目要求,各医院将根据实际情况,提取不低于医院总收入的3%设立医院“科教发展专项”,将“科教发展专项”中70%用于医院科教专项发展,同时将科教专项发展资金中的70%投入“学科登峰计划”。“学科登峰计划”旨在举全校之力,培育临床医学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必须汇聚有限的资源,进行重点投入和重点保障。

  哪10个学科是首批“幸运儿”?据了解,首批“学科登峰计划”包括:第一临床学院的神经病学、眼科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内分泌病学与代谢病学、骨外科学,第二临床学院的传染病学、超声医学,儿科学院的儿内科学、儿外科学,以及口腔医学院的口腔医学。

  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覃正杰表示,进行这一计划的目的在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健康中国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部署,对开启学校有组织学科建设新征程、推动临床学科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校和附属医院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强化校院协作是开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校长黄爱龙指出,学科建设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临床学科是学校的主干和优势学科,是附属医院品牌和声誉的基石;通过校院协同有组织的临床学科建设,有利于打破学院(学科)壁垒、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力量集成,真正建立起学科交叉融合机制,并从根源上激发临床医学学科建设的内生动力。

(来源:华龙网)


四川创建国内首家中医药转化医学院


530日下午,由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合创办的中医药转化医学院在成都挂牌成立,标志着由科研机构与高校联合创办的国内第一家中医药转化教育机构,迈出了中医药转化医学走向国际医学舞台中央的关键性步伐。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转化医学院将按照“转化医学研究-关键技术装备研发-重点研究室运转-转化医学院建设”一体化运行新机制、中医药“基础-临床-产业”多向性高效转化新模式,重点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高层次理论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中医药转化医学院重点加强中医药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药物研发与临床应用、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社会化服务之间的关联,建立中医药基础与临床、医科与工科等多学科交叉融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打造胜任“从实验台到临床”研究过程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构筑中医药转化医学人才创新高地。

据了解,四川是中医药大省,中药资源储藏量、常用中药品种、道地药材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中医药转化医学院的成立,在传统医学基础上,规模化、系统化开展中医药转化医学教学、科研、临床和成果转化运用,精准填补国内中医药转化医学领域体系化建设空白点。

(来源:人民网)


 

 

四川教育网 | 浙江教育网 | 广东省教育厅 | 江苏教育 | 山东教育信息网 | 河北教育信息网 | 辽宁教育信息网 | 辽宁教育热线 | 吉林教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发展规划处(校地合作处)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高教园区
邮编:325035   联系电话:86-0577-86699579   电子邮箱:fzghc@w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