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logo10.png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资讯:
· 一图读懂:温州医科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3/12/06
  决策参考  
 
 重要文献 
 专题调研 
 高教信息 
 第三方评价 
 
  高教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信息 > 高教信息 > 正文
 
高教信息2023年第8期(总第98期)
2023年09月21日 14:58      浏览:

 

教育资讯

习近平: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习近平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

高教视点

浙江首次召开高等教育强省暨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推进会

科技部负责同志解读《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力促对生成式AI在教育中的运用实施管制

科技革命推动医学教育发展

医学科技成果转化靠什么拧成一股绳

高校动态

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首招本科生

数据温医

温州医科大学2023年普通本专科生招生数据一览



习近平: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建设教育强国。安排这次学习,目的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总结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进展和成就,分析面临的形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我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课题,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纵观人类历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重教尚学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走过了由旧到新、由小到大的非凡历程,实现了从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测算,我国目前的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我国在建设教育强国上仍存在不少差距、短板和弱项,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跨越依然任重道远。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进行布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要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网络已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要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

  第二,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当前,我国教育已由规模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基础教育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要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放眼全球,任何一个教育强国都是高等教育强国。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当今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人才支撑。要系统分析我国各方面人才发展趋势及缺口状况,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第四,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要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事关教育强国成败。要紧扣建设教育强国目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我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要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达10.67亿人,要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

  第五,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要根据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要坚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牢教育对外开放正确方向和安全底线。

  第六,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立足教育强国建设实际需要,加大教职工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要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支持和吸引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总抓手,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经费投入上加大力度。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信心、久久为功,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而共同努力。

  (来源:《求是》,本文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529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习近平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


各位与会老师:

   你们好!值此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向你们、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

   长期以来,以你们为代表的全国广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培根铸魂,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了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

                                        202399

   (来源:新华社)


浙江首次召开高等教育强省暨

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推进会


日前,浙江高规格召开首次高等教育强省暨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推进会。今年以来,浙江在高等教育领域频频发力。今年初省委“新春第一会”已提出大力实施“双一流196工程”。此次会议标志着浙江吹响新一轮高教强省建设的冲锋号。这场会议透露的信号,对我省高校未来发展将有哪些影响?

发力高水平大学建设

相比经济发展取得的亮眼成绩和一些兄弟省市的高教实力,高等教育短板是经济强省浙江多年的“隐痛”。

补齐高等教育短板,早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20年前,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就被纳入“八八战略”。2017年,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也部署实施高教强省战略。

本次会议表明,已成为高校发展速度最快省份之一的浙江,将以超常规力度支持和推动高等教育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原因有两点。首先,加快推进高教强省建设对浙江高水平推进省域现代化、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多个维度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其次,与浙江提出的“积极探索一所城市至少一所高水平大学建设模式”,以及高等教育在全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强省建设中承担的重要使命相比,浙江高等教育短板依然明显。

会前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普通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点明了浙江此次打造高教强省的重要突破口——高水平大学建设。

能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高水平大学,是浙江家长对我省高等教育最大的期待。但去年GDP排名全国第四名的浙江,目前仅有3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居全国第12名。而浙江23个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学科分布也不均衡,其中有21个落在浙江大学。

“出台意见,就是为了明确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奋斗目标和实施路径。”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会同相关部门已广泛听取意见并研究制定了申报指南、资金管理办法、绩效评价办法等9个配套文件,明确推进工作时间表。会后,我省即将启动“一事一议”高校的申报遴选工作。

形成优势学科雁阵

据了解,两个《意见》从近期(到2027年)、中期(到2035年)、远期(到2050年)三个阶段规划了我省高教强省建设目标。例如,到2035年,浙江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和水平要位居全国前列。

“浙江需要浙江大学这样的航空母舰,但只有一艘航空母舰形成不了集群战斗力。”一位高校领导分析,浙江不少省属高校的整体实力不弱,但缺少一招制胜的高峰学科,没有自己的鲜明优势特色。分别为高水平大学和普通高校量身定制文件,说明浙江要分类施策推动不同类型的高校在不同赛道争创一流。

例如,“领头雁”浙江大学不仅要自身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还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校内相关学院、学部对口帮扶省内高校。

探索高起点建设“小而精”高水平大学,是浙江在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中开辟的一条新路。目前,西湖大学建设已取得本科生招生试点等实质性突破,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正在加快建设步伐。

作为浙江高等教育显著优势领域的职业教育,将通过举办优质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在国内进一步扩大领跑优势。

数量最为庞大的省属高校将成为浙江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中的发力点。以“双一流”高校建设中最关键的学科建设为例,2017年第三方学科评估中,我省有3所省属高校的5个学科跻身A类。而最新一轮第三方学科评估显示,我省省属高校位居全国前列的学科数量已有明显增长,正在逐步形成优势学科雁阵格局。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正着手在省属高校中遴选建设10个登峰学科、25个优势特色学科、50个一流A类学科和180个一流B类学科。

给高校授权松绑

此次会议现场,还透露了不少新气象。

高校校长们过去呼吁较多的“完善高校治理机制”,就有了回应。“科学合理的治理架构和高水平的治理能力是高校发展的内因。大学要走在发展前沿,需要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激发大学的办学活力。”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浙大城市学院院长罗卫东曾向记者表示,梳理各部门涉及高校的管理权限,建立体制机制和政策工具箱,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精准授权迫在眉睫。

此次会议上,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给高校“授权松绑”。接下来,省委组织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打造有含金量、操作性的“政策工具箱”,根据需要和实际向高校授权,做到真授权、授到位。部门应该下放的权力都要下放,高校可以自己决定的事情都由高校决定,切实提高办学自主权。

高水平大学建设是资金、资源密集型工程,需要充足的资源来吸引优秀的师生。持续稳定投入,乃至加大扶持力度,是浙江在高教赛道突围的关键一步。

记者注意到,无论是两个《意见》还是此次会议都关注到这一问题,并给出多条路径。例如,进一步提升高校办学开放度,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发挥好浙江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的优势,用好政策杠杆,带动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体系等。

对于许多想留在浙江上大学的学生而言,实现梦想的可能性会不断增大。“我们将在继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同时,扩大高等学校容量,让浙江孩子有更多机会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在会议上也做了表态。

   (来源:《浙江日报》)






科技部负责同志解读

《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科技部负责同志对《若干措施》的出台背景、基本考虑和重要举措,以及如何保障各项措施扎实落地等进行解读。

  一、《若干措施》出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青年科技人才处于创新创造力的高峰期,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建设包括青年科技人才在内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提出明确要求,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对加强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出具体部署。

  青年科技人才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青年科技人才规模快速增长,源源不断充实科技人才队伍。2012年至2021年期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数量由416.7万人增长到858.1万人,增加441.4万人,年均增长7.67%。同期,自然科学领域博士毕业生总人数超过45万人,年均增长率4.73%。近年来,我国博士后每年进站人数都超过2.5万人,其中80%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同时,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实施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占比达80%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者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龄已低于45岁。北斗导航、探月探火等重大战略科技任务的许多项目团队平均年龄都在30多岁。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新兴产业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

  我国当代青年科技人才的职业生涯与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高度契合。培养用好青年科技人才,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意义重大。2022年,科技部等五部门聚焦青年科研人员启动实施“减负行动3.0”,有针对性地开展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五项行动,取得积极成效,起到先行先试的探索作用。《若干措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采取更多突破性措施,必将对我国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二、制定《若干措施》有哪些基本考虑和主要举措?

  《若干措施》的制定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任务部署,针对当前青年科技人才面临的职业早期科研支持不够、成长平台和发展机会不足、符合青年科技人才特点的评价机制不完善、非科研负担重、生活压力大等突出问题,深入科研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广大青年科技人才和各方意见建议,努力找出“真问题”、提准“实举措”,不求面面俱到,力求务实管用,突出可操作性,研究提出政策举措。

  《若干措施》涉及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方方面面,涵盖青年科技人才关心的主要问题。在具体措施上,既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又注重科研支持、职业发展、生活保障服务和身心健康关爱;既注重解决当前面临的迫切问题,又注重构建青年科技人才工作长效机制;既有原则性要求,也有量化要求。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若干措施》把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爱国奉献、科学报国的思想政治引领放在首要位置,坚持党对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强调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科技人才,激励引导青年科技人才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实践中建功立业,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奉献青春和智慧。

  二是强化职业早期支持。《若干措施》提出,充分发挥基本科研业务费对青年科技人才科研职业生涯的启动助推作用,根据实际需要、使用绩效和财政状况,逐步扩大中央高校、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资助规模,完善并落实以绩效评价结果为主要依据的动态分配机制。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用于支持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开展自主研究,有条件的单位支持比例逐步提到不低于年度预算的50%

  三是突出大胆使用。《若干措施》充分落实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的要求,从引导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深入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大力培养使用青年科技人才,更好发挥青年科技人才决策咨询作用等方面,赋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担纲领衔、脱颖而出的机会,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举措,支持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充分发挥青年科技人才作用。

  四是促进国际化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出国学习交流支持力度,引导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组织和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讲好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故事、中外科技合作故事,提升青年科技人才国际活跃度和影响力。

  五是构建长效机制。《若干措施》既注重解决当前青年科技人才强烈期盼、亟待解决的急迫问题,又注重构建促进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健康稳定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青年科技人才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总体部署,建立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和常态化联系青年科技人才机制。要求用人单位切实落实培育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主体责任,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具体落实举措,制定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和完善青年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提升自主评价能力;结合自身实际,采取适当方式提高职业早期青年科技人才待遇,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关怀爱护。要求各类科技创新基地,如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大力培养使用青年科技人才,积极推进科研项目负责人及科研骨干队伍年轻化,推动重要科研岗位更多由青年科技人才担任。

  三、《若干措施》出台了哪些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的“硬举措”?

  注重务实管用,是《若干措施》起草工作着力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其中不少措施都明确了定量化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部分主要措施如下。

  一是在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方面。规定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急科技攻关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鼓励青年科技人才跨学科、跨领域组建团队承担颠覆性技术创新任务,不纳入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限项统计范围。稳步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资助规模,将资助项目数占比保持在45%以上,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原创、前沿、交叉科学问题研究。

  二是在深入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方面。规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进一步扩大青年科学家项目比例,负责人申报年龄可放宽到40岁,并不设职称、学历限制。对组织实施高效、高质量完成任务目标的优秀青年科研团队通过直接委托进行接续支持。经费使用可实行包干制。

  三是在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大力培养使用青年科技人才方面。鼓励各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面向青年科技人才自主设立科研项目,由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领衔承担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60%。青年科技人才的结构比例、领衔承担科研任务、取得重大原创成果等培养使用情况纳入科技创新基地绩效评估指标,加强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

  四是在青年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方面。明确要求不把论文数量和人才称号作为机构评价指标,避免层层分解为青年科技人才的考核评价指标。

  四、在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参与科技决策方面《若干措施》采取了哪些措施?

  青年科技人才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知识更新快,一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及时准确把握前沿领域和新兴技术的变化趋势。吸纳更多青年科学家群体参与科技决策咨询,既有利于推动科技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也是发现和培育战略科学家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

  《若干措施》积极回应广大青年科技人才的期盼和诉求,提出针对性举措。一是扩大科技评审专家库中青年科技人才的规模。要求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推荐活跃在科研一线、负责任讲信誉的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进入国家科技评审专家库。二是增加评审专家组成中青年科技人才的比例。规定国家科技计划等项目指南编制专家组,科技计划项目、人才计划、科技奖励等评审专家组,以及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基地等绩效评估专家组中,4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占比原则上不低于三分之一。三是推动各类学术组织吸纳更多青年科技人才。高层次科技战略咨询机制、各级各类学会组织应根据需要设立青年专业委员会,推动理事会、专家委员会等打破职称、年龄限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多层次参与学会组织治理运营。

  五、在加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保障《若干措施》落实落地?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与相关部门和各地方的协同联动,统筹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加强对用人单位的指导和服务,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推动青年科技人才工作体系化、创造性开展,确保各项措施落地实效并形成长效机制。

  一是广泛深入开展政策宣传解读。组织新闻媒体和科技管理、人才等领域专家通过新闻报道、专题访谈、解读文章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深入解读,提高政策知晓度和关注度,推动政策措施有效执行。

  二是督促各地和用人单位进一步细化落实。督促各地把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总体部署,根据各地实际,加快建立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和常态化联系青年科技人才机制,抓好政策落实。鼓励指导用人单位切实落实主体责任,结合实际细化具体举措,健全工作体系和配套制度,提升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能力。

  三是开展动态评估和跟踪研究。组织专业机构适时对措施落实情况和效果开展评估,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分析解决难点问题。动态跟踪国际青年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动向,持续开展青年科技人才重点问题和政策研究,推动青年科技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来源:新华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力促

对生成式AI在教育中的运用实施管制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天发布全球首份关于在教育和研究领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指南,并呼吁各国政府尽快就此问题实施适当的管制和教师培训,确保这项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遵循以人为中心的方法。

教科文组织指出,随着ChatGPT在去年11月的问世,生成式AI引发公众的强烈关注。然而,在今年1ChatGPT的月活用户就已突破一亿的情况下,到7月为止全球仅有中国对生成式AI推出了专门的管制措施。

机遇与挑战并存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表示,生成式AI对人类发展来说可以成为一个巨大的机遇,但也可能造成伤害和偏见。她强调,“在缺乏公众的参与以及来自政府的必要保障和监管的情况下,这项技术无法纳入到教育之中”。

为此,基于教科文组织2021年通过的《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以及2019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达成的《北京共识》成果文件,这份最新指南旨在回应今年5月全球教育部长会议提出的关切,并帮助政策制定者和教师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工智能的潜力,以服务于学习者的根本利益。

生成式AI引争议

该指南不仅给生成式AI做出定义,还解释了其运作机制,同时围绕这项技术本身及其对教育的影响阐述了相关争议。这些争议包括:加剧“数字贫困”,超越国家监管的适应步伐,不经同意使用内容,训练模型缺乏透明度和可解释性,生成内容“污染”互联网,不可靠的产出与现实世界脱节,有损意见的多样性,以及制造更多的虚假信息。

教科文组织特别强调,目前ChatGPT模型是基于在线用户的数据进行训练,而这些数据反映的是全球北方国家的价值观与主导社会规范。因此,生成式AI如何在数字层面加剧数据鸿沟尤其值得思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号召各国立即执行其《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以避免这项技术被滥用。

坚持“以人为中心”

针对这些争议,教科文组织在其指南中重申,在教育中运用人工智能也将遵循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方法。这种方法倡导人工智能的使用要服务于人类能力的发展,以实现包容、公正和可持续的未来。

同时,实施这种方法必须要以人权原则为指导,并且突出保护人类尊严与文化多样性的需要。而从治理角度来说,以人为中心的方法要求对人工智能进行适当的管制,以确保人能够继续发挥作用,同时确保人工智能运用的透明度与公共问责。

七个监管步骤

基于这一原则方法,教科文组织为各国政府提出了七个关键步骤,用以管制生成式AI,并就其在教育和研究领域符合伦理的运用制定政策框架。

这些步骤包括:批准国际或地区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或在国家层面制定这一条例;采取/修订并资助关于人工智能的“全政府”战略;巩固和实施针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专门监管措施;调整或执行现有版权法以管制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细化针对生成式AI的监管框架;为教育和研究领域正确使用生成式AI进行能力建设;思考生成式AI对教育与研究的长期影响。

学校应对缺失

此外,教科文组织还特别提出,在课堂上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年龄限制应设在13岁。该组织今年7月发布的一份文件显示,与发行一本新的教科书相比,在课堂上使用生成式AI工具所需的授权更少。

教科文组织认为,全球教育部门在很大程度上并未对人工智能工具在伦理和教学层面的融入做好准备。

今年早些时候,教科文组织对450多所中小学和大学进行的一项全球调查发现,只有不到10%的学校制定了关于使用生成式AI应用的机构政策和/或正式指导。而该组织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国家监管的缺失。

(来源:联合国官网)


科技革命推动医学教育发展

 

  创新引领未来,科技改变生活。在过去100多年里,医学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从神灵主义和自然哲学模式发展为基于生命物质的科学。当前,以人工智能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我们不禁要思考,新一轮科技浪潮会给医学带来哪些新的变革?医学教育将走向何处?

  健康中国对医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科技变革往往通过国家战略、科技与教育政策等推动产业领域的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出台了一系列医学教育创新政策。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对医学教育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2018年,《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颁布,提出“优化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专业结构,促进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形成了新医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思路、体系和任务。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新医科建设”和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改革。2022年,教育部等四部门颁发《关于开展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的通知》,强调要深入推进新医科建设,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弥合医防裂痕。总之,新医科建设是因应健康中国战略的新要求,为应对新科技革命而提出的“四新”建设之一,同时也是“四新”建设中最亟待突破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高点之一。

  人工智能为医学教育带来新变革

  当今社会已进入工业4.0时代,具有互联、数据、集成、创新、转型五个重要特征,人工智能独占鳌头。在医学实践领域,人工智能带来了三大变化。一是实现了大数据医学诊断。基于大数据建立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诊断,能够更加智能化地处理和分析医疗数据,如医学图像、基因数据、病理数据等,医生据此可制定更加精准化、个性化的诊疗方案。二是实现了元宇宙辅助医疗。虚拟现实(VR)技术可以通过纯虚拟数字图像,为外科医生提供虚拟系统演练机会。增强现实(AR)技术可以通过智能增强虚拟图像与真实环境的结合,从患者数据中进行关键部位的三维重建,帮助术前和术中识别复杂的解剖结构,为手术过程提供辅助导航。混合现实(MR)技术,即数字全息成像技术,可以让临床医生特别是外科医生利用虚拟诊断、虚拟手术、虚拟康复等手段,提高诊疗的准确性和成功率。三是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药物研发。比如,可以将AI技术应用于新药发现和确定新药物靶点、决定适当的治疗和药物剂量、预测药物疗效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四是实现了大数据健康管理。随着可穿戴设备和移动医疗设备的普及,我们可以采集各种身体健康指标数据,如血糖、血压等,以便实时监测个体的健康状况并发出预警。

  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带来的科技创新,也使得医学教育进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创新与变革时代,并面临着以下三方面的重大变革。一是学生进入了更个性化学习时代。以人工智能手段分析优化医学领域的学习需求及其资源配置,有助于解决教育与医科的多学科交叉融合问题,建立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医学领域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可以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建立智能化的学习分析模型,以评估学习效果。根据学习计划实施情况,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学习中的错误及其产生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供改进指导。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析学习行为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进行自动分析,从而对学生学业进行自动预警。

  二是教学进入了更“真实”的虚拟场景。将VRARMR等虚拟技术引入医学教学,能够模拟再现医学场景,学生可直接透视人体解剖结构,完成虚拟解剖实验、模拟手术,进行手术方案设计和手术风险评估等。这些技术可以使临床教学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医学教育。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的全时空体验式学习模式,可构建一个基于后台大数据支撑的全景式智能教学场景,从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实现数据化和智能化。医学专家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聚集在虚拟空间中共同进行会诊或手术,并将医学教学实验或临床实践场景与课堂教学实时分享。

  三是医学教育更强化多学科融合。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构建知识图谱,实现跨学科专业资源共享,开设编程、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课程,提高医学生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掌握基本算法知识等的能力。此外,还应建设“人工智能+医学”的新领域、新方向,以适应医疗诊断模式更加多学科融合和智能化的未来变革。

  科技革命赋予医学教育新内涵

  人工智能已经在医学教育和医学前沿创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主攻方向。回顾历史,现代医学教育经历了三代改革。第一代主要以科学为基础(Science-based),以课程设置为核心,推行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课程体系改革。第二代主要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以教学创新为突破,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设。第三代主要以卫生系统为基础(Systems-based),面向整个医学教育系统,开启胜任力导向的医学教育改革。尽管至今仍未提出第四代改革,但毋庸置疑的是,人工智能必然是下一代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我国提出的新医科建设,正是在工业4.0背景下,通过紧密结合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与“新工科”等其他体系建设交互推动,实现向医工、医理、医文等“医+X”交叉学科支撑的医学教育新模式转变。

  科技变革至少从以下三个维度赋予了新医科教育新的内涵。一是新理念确立。一方面,医学“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在不断更新,从传统的“看病”回归到“看人”,构建了新的医学人文精神体系。这一体系涉及哲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与课程的融入,使医学更注重人的整体性和个性化需求。“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强调实现从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覆盖,注重“医防并重”,甚至“重医更重防”,人与自然生态、生存环境从根本上构成“同一健康”(one health)。另一方面,新医科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医学逻辑的迭代更新,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医学具有同质性。然而,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以及医学外部环境的变化,新医科赋予了医学教育新的理论、内涵、范式和途径。这些变化从根本上推动了医学教育理念的创新。

  二是新技术革命。新技术革命给医学领域带来了重大变革,例如基因测序技术、超声技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CT在医学中的应用等,这些都是现代医学领域中技术创新的重大成就。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医学业态,智慧医疗得到了迅速发展,机器人手术、大数据辅助诊断等新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医学教育改革方面,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已经让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设在医学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不仅要求所培养的人才要掌握人工智能等科技知识,同时也要求培养方式及其教学场景广泛采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科技成果。

  三是新知识迭代。现代医学教育经历的三代改革,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知识生产的自适应改革。随着医学学科结构、学科领域及内容的迭代更新,医学知识体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五脏六腑”到器官体系、从细胞线粒体染色发展到分子医学和基因科学,以及超声科学以一维的线性数据“A超”发展到以图像数据为基础的三维“B超”,解剖学从大体解剖到器官解剖和细胞解剖,再到结构生物学等,这些发展体现了医学分支学科的不断衍生与交叉创新。在当前科技革命背景下,医学更加注重医信、医工、医理、医文等学科的交叉,以实现医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迭代更新。这也导致了新专业方向的产生,如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形成了一个创新型、综合化、立体式的医学教育体系。

  新医科是科技变革背景下医学发展的“守正创新”。然而,受传统理念及其力量影响,当前我国许多医学院校改革意识不浓,创新力度不强。新医科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和范式,仍面临诸多变革与挑战,需要在医学教育改革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和解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李鲁,系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


医学科技成果转化靠什么拧成一股绳


近年来,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医药产业的重点话题。什么才是真正源于中国的创新?解决重大临床需求的创新,必须紧密结合临床与产业之间的联系,如何让政策真正落地?如何让专家、企业及医院管理者等各方能够放心投入其中?日前,由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上海黄浦健贤医疗行业创新研究院主办的上海市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讨会举行,来自政府、产业、学界等领域的专家就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专利应化为实际生产力

2016年起,国家及各省区市陆续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等政策,鼓励医院与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合作。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葛均波对此感触良多:“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让创新成为医学的主旋律,而且一定要鼓励原始创新。”

目前,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的477名学员已带来200余项专利、30余家初创公司。在培训和发展的过程中,葛均波发现,参与者不能仅为医生,还应该有材料学专家、工程师、投资人等,这样才能做到集创新培训、设计交流、研究支持及产业合作为一体,最终促成理念—实践—成果的创新产业链。“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初创公司中,位于上海的只有两三家,有一半在大湾区,还有一部分在江苏、浙江。”

上海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地中究竟面临何种瓶颈?市经信委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刘厚佳提到两个核心问题,“第一是作价入股,第二是自研自用。”长期以来,不少学者担心,科技成果最终转化成产品进入医院使用后,会带来医生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风险。近年来,本市相关实施细则陆续推出,但处于观望、犹豫态度者居多。

“创新医疗器械和创新产品研发已经到了‘无人区’,需要我们创造一些真正从无到有的产品,在这一阶段,企业、投资人希望与医学专家共同成长、风险共担,我们期待本市的综合性三甲医疗机构在年内能试点成立公司,使用自研创新产品,探索具有标志性的上海样本。”刘厚佳说。

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四级调研员张燕山带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数据:90%以上的新兴技术是通过专利公开的。“近年来我们提出了‘专利运营’概念,在医院设立医疗卫生系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去年已认定本市10家单位,希望促进医疗卫生系统的成果转化工作。”

   找到创新的正交点平衡

对于医学科技成果转化而言,真正为百姓解除病痛、提升生活质量是最终目标。医疗技术管理与评价,从专利到产品再到商品,涉及产业端、需求端、供给端,甚至包括国资管理、税务税收等。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医疗机构既是成果转化的发明主体,又是应用主体,角色是重合的。因此,应加强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机构的人才建设与配备,为成果转化落地消除后顾之忧。

医疗机构目前在转化中有怎样的实际困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床研究管理中心主任孙心岩介绍,儿中心今年梳理了在有效保护期内的医院所有专利成果共130项,但发明专利仅26项。“知识产权转移转让过程中有一个评估环节,但属于‘模糊地带’,没有清晰标准界定怎样的成果需要评估。如果全部进行第三方评估,高昂的费用和较长的时间周期对于儿童用药器械而言无疑压力巨大——一些成果的转让金额仅几十万元,评估就需二三十万元。”

此外,目前社会资本准入医疗机构的门槛并不清晰,难以进行风险评估。如果要做好共研共用,评估准入和指导原则不可或缺。

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产业服务部部长田丰认为,目前在成果转化的前端数量和后端转化质量之间有一个矛盾点,即“微创新”和“高创新”间的平衡。前者意味着其市场教育相对成熟,在推广过程中可以进行快速复制,但它面临的是红海市场;后者可能独一无二,但市场教育刚刚起步甚至一片空白,商业化前景可能并不清晰,看起来是蓝海市场,也可能是深渊。

“在微创新、高创新、市场容量及成熟度、商业化能力的维度中,需要找到正交点平衡:鼓励突破性创新、颠覆性创新的同时,也需要鼓励微创新,但要通过设立相应的分类评估标准来界定有效微创新,并在目前的三医联动大环境下,走出一条自造血能力(微创新)叠加资本驱动力(高创新)相结合的创新之路。”田丰说。

   最缺乏复合型医学人才

创新的核心在于人才。除了临床、技术、资本、法律、知识产权领域的人才,目前最缺乏的是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人才、对知识经验进行资产化保护的专业人士等。

“国家鼓励综合性大学和医学专业院校设置医工交叉专业,但课程设置尚处于简单叠加的状态,且缺乏实践,并非学习了金融、法律、知识产权和医学知识之后就能成为复合型人才。同样,简单集合了多条线的专业人才也并非就是有效、高效的复合型组织。”田丰说,一些创业导师工作室因缺乏配套的服务体系和利益协调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丰富的创业经验和产业资源的效力,应建立相应机制并鼓励创业导师参与双向奔赴的创业项目,真正形成创业导师、创业者、政府等各方的高效多赢业态。

此外,相关专家还进一步讨论了公立医院中非担任党政领导干部的医生到医疗企业持股及兼职的现状与政策鼓励的差距。现行法规政策已明确对于此类医生的企业兼职没有禁止和限制,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困难。为此专家建议,是否可以由医院成立具体的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主体,统一负责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上海市医学科研竞争力评价分析”,帮助医院纵向比较自身发展中的问题,横向比较与其他同行中存在的优劣势,以此明确自身坐标,找到发展办法。中心主任金春林说,“希望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合力拧成一股绳,为上海医学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应有价值。”

   (来源:《解放日报》)



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首招本科生


912日,位于义乌的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开学了。来自25个国家的94名本科国际新生前来报到,校园里非常热闹。

201910月,浙江大学和义乌市签约共建国际医学院。202012月,教育部批复同意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校园开工建设。

2023年,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首招本科生,正式承接学校MBBS项目(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录取了来自泰国、加拿大、巴西、哈萨克斯坦、意大利、埃及等25个国家的94名学生;915日,还将有来自国内外的132名研究生来校报到。截至目前,该学院已累计招收研究生517人。

“希望国际新生融入校园生活,熟悉中国文化,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浙江大学“—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党委书记徐键表示,将通过国际新生,深化与各国在医学、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不仅培养高级医卫专业人才,也培养造就一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友谊使者。

(来源:《浙江日报》)



温州医科大学2023年普通本专科生招生数据一览


2023,温州医科大学本专科招生计划从去年的3931人增加至4023人(普通本科3850名,专科 60名,专升本113名)。省内计划共2965人,省外计划1058人,共面向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

生源质量稳中有升。浙江省内所有本科招生专业均在一段线上完成录取,省属院校专业投档线前十专业中我校占据8个;万名内考生录取人数达到140人,连续7年保持省属高校第一。新增吉林、四川、新疆3个省份进入一本批次招生,共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列入本科批(一本批次)录取。


12023年浙江省普通本科各专业录取情况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录取数

最高分

最低分

位次

1

眼视光医学(5+3)

10

678

667

5368

2

口腔医学

28

670

657

9461

3

临床医学(5+3)

41

667

661

7767

4

眼视光医学(新医科班)

9

665

661

7531

5

临床医学(5+3,医学影像学方向)

5

661

657

9464

6

临床医学(新医科班)

15

661

658

8684

7

临床医学(5+3,精神医学方向)

5

660

654

10747

8

眼视光医学

26

660

653

11092

9

临床医学(5+3,儿科学方向)

14

660

653

11047

10

临床医学(5+3,麻醉学方向)

5

659

658

8706

11

临床医学(5+3,放射医学方向)

5

659

655

10068

12

临床医学(5+3,老年医学方向)

5

658

656

9885

13

临床医学

307

656

639

19238

14

临床医学(检验医师培养试验班)

10

651

648

13930

15

生物医学工程(眼视光工程新工科班)

6

647

645

15496

16

麻醉学

54

646

635

22116

17

医学影像学

75

642

627

27973

18

生物医学工程

57

642

597

55768

19

精神医学

63

641

619

34756

20

医学影像技术

32

641

612

40718

21

中医学

25

640

630

25516

22

儿科学

62

639

629

26369

23

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

49

639

622

31866

24

医学检验技术

82

639

609

43843

25

药学(生物药学创新实验班)

20

638

619

34230

26

临床药学

43

634

616

37386

27

预防医学

86

634

615

38207

28

放射医学

27

631

621

32528

29

基础医学(周健创新班)

17

620

611

42010

30

药学类

142

619

599

53311

31

卫生检验与检疫

35

617

608

44558

32

应用心理学

44

617

603

49302

33

康复治疗学

49

609

594

58380

34

护理学

561

609

576

78112

35

公共管理类

223

607

573

81084

36

生物技术

54

606

596

56813

37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67

606

580

73633

38

助产学

21

605

593

60075

39

运动康复

22

605

587

66080

40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22

604

591

61336

41

眼视光技术(专科)

60

550

536

122271


22023年浙江省三位一体各专业录取情况一览表

专业名称

计划数

录取数

高考最高分

高考最低分

综合成绩最高分

综合成绩最低分

眼视光医学(5+3)

10

10

674

653

90.972

89.332

临床医学(5+3)

10

10

667

645

90.34

89.248

临床医学(5+3,儿科学方向)

5

5

650

642

88.512

88.032

临床医学

60

60

660

618

88.808

85.632

眼视光医学

5

5

654

644

89.032

88.328

麻醉学

5

5

628

618

86.148

85.084

医学影像学

5

5

624

609

85.364

84.488

精神医学

5

3

634

620

85.448

84.268

药学类

20

20

609

575

84.32

81.12

临床药学

10

10

620

592

86.28

84.68

医学检验技术

10

10

619

595

85.88

83.64

医学影像技术

10

10

609

584

84.64

83.04

康复治疗学

10

2

591

587

83.72

82.08

生物技术

10

4

599

578

82

81.32

生物医学工程

10

4

593

581

82.04

81.32

应用心理学

15

3

597

588

84.4

81.4

32023年浙江省定向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专业名称

总计划数

录取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临床医学

60

56

652

604

624.1

儿科学

31

21

635

594

618.5

医学影像学

65

45

646

597

613.7

精神医学

30

13

645

594

613

预防医学

28

24

638

600

622.8

总计

214

159

652

594

619.3



42023年外省市录取情况一览表

省区

录取批次

录取数

首轮最低投档线

一批线(特控线

分差

北京

本科批

8

568

527

41

上海

本科批

30

541

504

37

天津

本科批

25

610

563

47

江苏

本科批

15

600

512

88

福建

本科批

50

554

518

36

广东

本科批

17

587

539

48

海南

本科批

10

676

569

107

辽宁

本科批

10

548

494

54

河北

本科批

12

540

492

48

山东

本科批

27

550

520

30

湖南

本科批

85

511

477

34

湖北

本科

10

609

525

84

重庆

本科

12

571

468

103

安徽

一批

33

515

482

33

河南

一批

105

538

514

24

广西

一批

32

565

475

90

黑龙江

一批

11

554

408

146

贵州

一批

103

486

459

27

江西

一批

61

552

518

34

内蒙古

一批

30

459

434

25

青海

一批

7

400

330

70

甘肃

一批

55

508

433

75

西藏

一批

24

332

300

32

云南

一批

67

502

485

17

吉林

10

562

463

99

四川

一批

24

611

520

91

二批

40

503

520

-17

新疆

一批

3

492

396

96

二批

7

390

396

-6

陕西

二批

20

497

443

54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教务处)

 

 

四川教育网 | 浙江教育网 | 广东省教育厅 | 江苏教育 | 山东教育信息网 | 河北教育信息网 | 辽宁教育信息网 | 辽宁教育热线 | 吉林教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发展规划处(校地合作处)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高教园区
邮编:325035   联系电话:86-0577-86699579   电子邮箱:fzghc@w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