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logo10.png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资讯:
· 一图读懂:温州医科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3/12/06
  决策参考  
 
 重要文献 
 专题调研 
 高教信息 
 第三方评价 
 
  高教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信息 > 高教信息 > 正文
 
高教信息2023年第12期(总第102期)
2023年12月08日 15:12      浏览:

 

教育资讯

教育部: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领导班子重要议程

教育部:培育和打造一批经典传承教材

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思政课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

高教视点

践行大学文化使命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抓住关键 集聚资源 加快建设优势学科

考研报名人数减少36万,说明考研热降温了?

窦贤康: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解决医生“轻临床重科研”关键要厘清职业路径

人工智能辅助科研要从可用走向可信

斯坦福大学如何培养人文专业的本科生

高校动态

    天津大学牵头智能医学工程“101计划”

    西南医科大学核医药产业学院正式揭牌

    太原理工大学与长治医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教育部: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领导班子重要议程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通知》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各地各高校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强化统筹部署、协同联动和高校责任,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全员促就业工作合力。

《通知》强调,大力开拓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持续深入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认真落实“两个100”要求,提升访企拓岗工作实效。推进实施“万企进校园”计划,为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岗位信息。全面推广使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深入开展“24365携手促就业精准服务”。充分发挥全国就指委和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分行业分区域就业市场建设。加大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招聘推介力度,鼓励中小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

《通知》明确,充分发挥政策性岗位吸纳作用。推动各地各部门尽早安排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招考和各类升学、职业资格考试,为毕业生争取更多求职时间。大力挖掘基层就业空间,继续组织实施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拓展实施“城乡社区专项计划”“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鼓励各地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创业。畅通入伍绿色通道,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

《通知》要求,推进构建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把就业教育和观念引导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加强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修订完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遴选打造一批优秀就业指导课程和教材。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便捷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办好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强化就业实习实践,帮助学生增强就业能力、获取就业机会。积极营造平等就业环境,切实维护毕业生就业权益。重点关注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困难群体毕业生,建立帮扶工作台账,“一对一”提供精准就业帮扶。深入实施“宏志助航计划”。推进对口开展就业帮扶援助。

《通知》强调,完善就业监测与评价反馈机制。认真落实毕业去向登记制度,严格落实就业监测工作“四不准”“三不得”要求,确保就业数据真实准确。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破除单一评价导向,推动各地和高校全面提升就业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持续实施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红黄牌提示制度,引导高校及时优化调整学科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切实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逐级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就业安全稳定。认真落实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要求,加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就业服务机构和工作队伍建设,按比例配备校级就业工作人员。大力开展就业总结宣传,推进就业政策宣传进园区、进企业、进高校、进社区,广泛宣传各地各高校和用人单位促就业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来源:教育部网站)


教育部:培育和打造一批经典传承教材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到2025年教育部“十四五”本科规划教材重点立项建设1000种左右,遴选5000种左右,加快自主知识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质量教材体系,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方案提出,培育和打造一批经典传承教材。推动高校对使用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师生认可度高的优秀教材建立传承创新机制,组建老中青结合的教材建设梯队,创新编写理念,更新内容形态,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创新性的经典传承教材,不断提升经典教材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方案要求,重点建设一批关键领域核心教材。组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与顶尖学术水平的专家团队,在一些关键学科领域有组织建设一批核心教材。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经济学、哲学和计算机、中药学等重点学科领域,建设一批反映国际学术前沿、国内高水平学术成果的核心教材,满足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重点领域,特别是国家急需的战略性新兴领域和紧缺专业领域,鼓励高校联合行业产业部门、科技部门建设一批核心教材,支撑和引领人才培养范式变革。

此外,方案还提出规划教材专用标志的使用。通过认定的“十四五”规划教材可在教材封面、扉页等位置标注由教育部统一发布的“‘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专用标志,标志使用期限至20301231日,到期后自动失效。在标志使用期内修订的规划教材通过审核后,可继续使用专用标志至使用期结束。使用期结束后修订的规划教材不再标注专用标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扩大或变相扩大“十四五”规划教材专用标志使用范围,盗用、仿冒专用标志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自202611日起,教育部发布的“六五”至“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专用标志停止使用。

(来源:教育部网站)


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思政课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从六个维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是广大教师必须遵循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思政课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抱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特别是在理想信念、躬耕态度、弘道追求等方面,应该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一、践行理想信念,夯实教师政治之基

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对思政课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提出了更高政治站位要求。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心怀“国之大者”,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教学科研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一是加强政治引领。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充分发挥教育部社科委和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作用,推动各地各高校把思政课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摆上重要议程,在组织领导、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二是深化理论武装。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旗帜鲜明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持续办好思政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等各级各类培训,增强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三是树牢阵地意识。课上课下相结合,组织教师就现实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专题引导;严把政治关、学术关、质量关,切实加强思政课堂和哲学社会科学阵地建设与管理。

二、践行躬耕态度,强化教师业务之实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对思政课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提出了更高学术素养要求。要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涵养渊博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理论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一是建强师资队伍。面向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展示交流活动和能力比赛,打造思政“金课”。举办集体备课会,办好周末理论大讲堂,丰富教学资源。通过项目支持、平台建设、创新团队等方式,培育壮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打造种类齐全、结构合理、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二是搭建研究平台。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作用,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升级大平台,建好思政课教研系统。加强有组织科研,推进重大专项实施,引领重点研究基地转型升级,建好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布局高水平智库,构筑学术高地、汇聚学术队伍,加快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三是强化师德学风。坚持师德学风第一标准,构建学术诚信体系,严查师德学风违规行为。严格落实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坚决破除“五唯”,改进教学科研评价制度,引导教师乐教安教、潜心研究。

三、践行弘道追求,拓宽教师视野之广

“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对思政课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提出了更高时代方位要求。要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一是拓展视野格局。立足“两个大局”,把握“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打造以知识体系建构为核心的“四位一体”工作格局。二是提升国际影响力。鼓励高校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打造高端国际学术品牌。支持专家学者参加国际会议论坛,主动设置议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组织,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三是树立化育天下担当。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引导学生心系天下、勇担强国使命,自觉把人生志向融入民族复兴伟业。坚持守正创新,围绕重大问题组织开展研究,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徐青森,系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


践行大学文化使命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近期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切实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勇担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文化传承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关键职能,也是引领和支撑大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发扬光荣传统,聚焦首要政治任务,肩负新的文化使命,培养深受中华文明滋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深化理论探索,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

大学是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学始终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者、研究者和传播者,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时期推出了许多有影响力的重要理论成果,有力推动了社会进步。

新时代以来,高校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办学治校的基础工程,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修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建设课程群。目前,高校积极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中心),以学科建设、学术平台建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与阐释,成效十分显著。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要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学术优势、专家优势,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坚持好、运用好“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不断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讲清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讲清楚其道理学理哲理,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二、坚持以文化人,培养深受中华文明滋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代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先进代表,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主体,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高校要坚持以育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着力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工作。

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也是传播文化、以文化人的重要空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向青年大学生阐释、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任务。要把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融入思政课程,综合运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大课堂”等手段,形成立体教学模式,努力规划设计科学的课程,回应青年学生的文化关切,打造更多思政“金课”。专业课程同样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坚持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特别是文学、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政治学、艺术学等饱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专业课程,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阐释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深刻阐述中国共产党关于“两个结合”的探索与实践历程,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坚持守正创新,自觉投身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的光荣事业。

高校育人工作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育人的重要一环。有人说,“大学的空气也是养人的”,这种滋养正是源于大学活跃的氛围、前沿的文化,特别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文艺演出等,给大学带来了蓬勃朝气,也提供了丰富的育人资源。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校园活动“第二课堂”,让更多体现中华文明精髓的剧目、曲目走进大学,也要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创作精品文艺作品,在文艺创作、传播的实践中亲身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塑造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三、强化守正创新,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是知识体系,更是价值体系,是深刻剖析和解读人类文明的金钥匙,也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要素。长期以来,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扎根时代沃土,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发展,大力推进重大基础性学术工程,深入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积极建设人文社科研究平台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取得了一系列新成绩。

在新征程上落实首要政治任务、肩负新的文化使命,大学大有可为。“学人、学术、学科”是大学开展文化工作的重要特色,大学要用好这一优势,构建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继续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担当好探路者、开拓者、攀登者的角色。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新时代的中国大学要继续在学习研究传播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上走在前列,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打造更多中国和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中心、研究中心和传播中心。“经世致用”是中华文脉的一大特点,在新时代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更要强调“管用”,做人民需要的学问、对人民有用的学问。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立足新时代的文化实践,深入开展文化现象、文化规律和文化政策等研究,推出一批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高质量优秀文化作品、学术精品,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四、秉持开放包容,搭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连心桥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的“七个着力”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切实履行国际交流职能,全方位开展国际教育交流、青年交流、人文交流、科技交流等,不断拓展深度广度,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和国际传播的重要力量。

2023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面向世界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推动者。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大学要努力担起新的文化使命。

深度参与世界学术知识生产是一所大学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区域国别学就是关于世界知识的一门交叉学科。去年区域国别学正式列入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高校要抓住这一契机,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开展各有特色的区域国别学研究,为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当好“向导”。文明交流互鉴的载体是人,要鼓励外国留学生、外国专家通过田野考察、社会调研等方式到中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让国际友人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要促进大学生提升对世界的理解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更多善于对话、善于合作、具有全球引领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把大学作为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用好大学的新兴媒体传播矩阵,构建开放包容的文明对话平台,用生动的中国教育实践、鲜活的中国青年故事把中国故事讲出彩,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壮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力量。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郝平,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抓住关键 集聚资源 加快建设优势学科


   一、什么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

  在日常语境中,优势学科是一个语义相对模糊的概念。如何理解它,取决于人们言说的具体情境。例如,对教育决策与管理者而言,优势学科通常是指在学术界整体学科布局中,那些相对其他同类更具实力的学科。诸如早期的国家重点学科、如今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学科水平评估中的A类等级等等,往往被视作优势学科的外在标识;对于特定高校而言,则是指在高校内部的学科总体布局中,具有相对优势的学科,它的参照对象是校内其他非同类学科。如很多具有深厚传统的行业特色高校的主干学科,因为学科历史悠久、积淀丰厚,各种资源相对富足,因而在校内获得了远胜于其他学科的地位;而对于学生及家长而言,他们理解的优势学科或专业,则往往是指那些具有更好的发展与就业前景的学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涉及优势学科的具体表述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显然,这里的优势学科不同于上述理解,它其实是以特定领域的国际同行为参照对象,指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在人才培养、思想引领、知识生产与应用、重大理论发现、工程技术开发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且能够为国家战略目标实现提供支撑乃至惠泽全人类的学科。从这一站位来思考,可以说,上述其他关于优势学科的理解,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各种指标评价、排行奖项等外在标签,高校内部的“顶峰地位”,毕业生的就业率、升学率以及薪酬水平等等,虽然均与学科优势有着不可否认的关联,但都显得较为局限,如果满足于此,难免掉入“小富即安”的窠臼。这也意味着,目前我国的优势学科特别是“双一流”学科,都需要进行突破性变革。一句话概括:它们需要主动加入跨国性竞争,在全球生态链中凸显自己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的功能定位。

   二、国际上优势学科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一个学科如何明确自己的定位、确立自身在国际上的地位与优势,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毕竟制度环境不同,不同学科的既有基础、知识属性、学术文化、组织形态之间也存在差异,很难从中概括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规律。只是在外在特征上,我们大致能够发现其某些共性特征,譬如,国际上大多数优势学科都拥有一大批一流学者,研究资源相对充裕,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与很好的口碑,吸引了海内外大批出色的学子,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有卓越表现,等等。然而,这种常识意义的特征描述并不能给我们多少有益启发,因为问题的根本在于通过什么路径或策略加快建设,使得我们的学科能够具备上述特征。而正是在这一点上,国际上不同机构中不同学科的优势形成并没有显著的共通性,反而表现为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此,仅以欧美某些大学为例,尝试做些归类分析。

  第一类,有传统累积优势的大学与学科。如哈佛、耶鲁、牛津与剑桥等有悠久历史、深厚传统的综合性大学,其基础学科大都实力雄厚,这些大学往往以相对稳定的制度和经济待遇,利用品牌效应吸引并严格遴选出不同学科领域的卓越学者、优秀学子,给予其自主探究、自主发展、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学习资源、科研资源互享的高智力共同体。一代又一代才智出众的师生,专注的科研氛围,融洽的人际关系……诸多因素构成的坚实保障,使这些大学的几乎所有基础学科长期处于优势地位,进而使学校与学科不断巩固优势且逐渐放大,形成马太效应。

  第二类,融入乃至引领技术潮流的大学与学科。例如,麻省理工学院(MIT)、斯坦福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等以理工科学特别是工程科学见长的高校,其理科的基础实力虽不及第一类机构,但也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在工程科学领域,几乎所有学科在国际上都具有不可撼动的学术地位。这种优势既源于历史积淀和卓越的智力资源,更在于它们与政府、产业界始终维系的互动关系。承担政府的大科学或大工程项目,参与国家实验室项目,利用科技园区保持与高科技社区之间的即时互动,与产业界包括各种工程师协会组织之间密切联系……如此等等,不仅为这些高校的工程学科赢得了大量外部资源,而且能在与产业界的互动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拓展新领域。由于工程与技术的复杂性,以工程见长的高校内部也往往创建了大量的多学科与交叉学科平台。如,MIT设有60多个校级中心、实验室与项目平台,以计算科学与工程中心为例,它是一个对接苏世民计算机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管理学院等科研教学机构的跨院系跨学科平台,旨在针对相关问题开展合作研究,并培养跨学科人才。此类学科的优势,往往还体现为:能够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应用、技术开发与产品研发之间的结合,支持学者成为该领域的创业者,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条件,营造良好的科技创业生态,等等。简言之,工程类优势学科的亮点,不仅在于高影响力的理论成果,还在于其旺盛的成果转化、技术研发与创新创业活力。

  第三类,具有独到优势的特色学科。主要是指艺术、卫生、公共管理、教育、医学、工商和法律等领域的学科。不容否认,由于存在“品牌效应”,大多数特色优势学科主要分布于传统综合性大学。这主要是因为,知名综合性大学对优质师资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且有相关优势基础学科作为支撑。此外,大多数特色学科因为有良好的就业机会与市场前景,往往能够吸引更多人脉以及其他优质资源,促使高校对其更为关注、更多投入。当然,在综合性大学之外,也有部分专门学院,如一些艺术院校的设计、音乐、美术和表演等学科也具有突出优势。

  放眼国际,这些优势学科的形成路径,虽无法也不应照搬套用,但或许能够为我们提供某些启发。

  三、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

  如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

  第一,高水平智力资源是关键。优势学科建设的核心要素是国际一流学者与才智出众、思维灵活的学生,特别是对基础学科而言。优渥的待遇固然是吸引卓越人才的基本要件,但最为关键的是相对稳定的制度与环境。这些人才都通过了严格的遴选,对他们要避免频繁地干预和刺激,杜绝学术界以及校园内部各种学术与行政权力的寻租行为,鼓励“谋事”而非“谋权”“谋人”,形成自由宽松、公正透明的良好氛围。让有才智之人淡泊功利、自由探索、自主发挥、自我发展,让思维灵活、有想象力、有价值追求的学生能够享受到智力的趣味和创造的愉悦,这是吸引全球高水平智力资源、促进优势学科良性发展的基本前提。在今天的学术界,一个国际性的优势学科得以确立,是荟萃众多优秀人才、给予其健康成长空间的结果。一流智力资源的管理,需要的是视野开阔、公正无私、低调谦和、善于协调关系的管理者。我们要在学术制度与文化上增强对国际一流人才的吸引力,这是当前中国优势学科建设中需要高度重视的方面。

  第二,大科学与大工程驱动是外源。国际上一流大学的众多科学与工程领域优势学科的确立,多与政府重大科学与工程项目的驱动有某种渊源。大科学与大工程项目的实施,会提出众多有待突破的复杂理论与技术难题,围绕系列关键性问题组织研究,这不仅为学科的理论应用创造了条件,而且能够促成不同学科领域、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学科交叉与融合方式开辟新领域乃至生成新学科。大科学与大工程项目的推动者,主要是政府与产业部门,大项目特别是大科学项目耗资巨大、风险高,因此必须经过严格的系统性与可行性论证,严格遴选参与者,强化项目分包者的责任,以尽可能避免资源浪费。除此之外,大科学项目需要有超前眼光、长远布局、理性规划和持续投入,围绕关键性的科学问题以及项目进展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有条不紊地开展有组织的综合研究。头脑发热、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不仅无助于项目最终目标的实现,反而会因大起大落而妨害优势学科的发展。

  第三,加强与产业界的融合是必需。对于大多数具有应用取向的基础学科如材料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以及所有工程与技术学科而言,应当始终保持与产业界之间的融通,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学科理论与技术的应用为学科发展赢得更多资源,而且能够获取行业中最为前沿、最为关键的相关信息,拓宽学科研究视野。具有应用取向的优势学科,不能脱离行业与产业的前端,如果封闭自守,该学科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乃至人才培养方案一定会落伍于产业界。因此,以合理的制度设计分类引导应用学科参与产业前沿研究,以服务于产业核心理论与技术突破,这本身就是其学科实力的体现。除此之外,如何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促进应用学科的理论成果转化,让教师成为跨边界的学术企业家,让学科成为沟通学术与产业的枢纽,这也是提升应用学科水平的基本路径。

  第四,加强机构与学科之间的交往合作是保障。学科建制的基本形态为院系,即使在倡导跨学科交流的今天,传统院系的存在依旧有其合理性。众多实践表明,大拆大建的学科组织改革往往因为缺乏认同感、归属感与安全感,而难以吸引和稳住优秀的人才队伍。然而,院系的组织边界不宜成为学科间交往的障碍。学校可围绕社会发展面临的众多系统性难题创建大量综合性研究平台,支持教师在不脱离院系的前提下参与相关平台项目的合作研究,如此一来,不但能够承担起大学的社会责任,而且可以强化不同学科增进人类福祉的使命感。参与平台的交流与合作,能够惠及各自所在院系的学科发展,并通过创造与实现价值获得持久的发展资源。

  最后,有必要重申的是,我们强调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同时也要通过进一步对外开放,开展平等交流与合作前提下的国际竞争,从而获得学科发展的充沛资源与有利条件。加快建设优势学科,比较容易实现的环节是增加经费、硬件设施与设备,优化吸引国际一流学者的物质待遇,但比较难的是,构建吸引与稳住国际一流智力资源的学术制度与科技文化环境、夯实自主培养卓越人才的能力基础。这是关系到整个教育与科技体制的系统性难题,尤其需要进行全局性的观念变革、行动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阎光才,系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考研报名人数减少36万,说明考研热降温了?


2024年考研已进入倒计时。据统计,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人。根据官方公布数据,考研报名人数已连增8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分别为341万人、377万人和457万人,2023年增至474万人,而今年考研报名人数较上一年减少36万人。

此前,有自媒体预测,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会突破500万,而实际报名人数非但没有突破500万,还比2022年的报名人数少,有舆论据此认为,考研热开始降温。这都只是看表面的数字变化,考研报名人数回落,并不意味着考研热降温。

每年考研报名人数,和实际参考人数,是有很大的出入的。统计显示,每年约有三成考生最终选择弃考,如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474万,实际参考人数327万,弃考人数达147万。在上海,报名参加2023年考研的人数为9.4万人,但部分考点的实际参考率仅为七成,约30%的考生未参加考试。

所以,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比2023年减少36万,并不能说明考研降温,因为很可能实际参考人数会比2023年还多。这部分减少的报名人数,很大可能是在报名时就想清楚了,决定不盲目报考。从这一角度说,高校毕业生在选择考研时,比以往更为理性一些。

近年来,很多高校毕业生都把考研作为毕业后的出路,而一些大学也采取高中教育模式,围绕考研组织本科教学,追求考研率。不少本没有读研打算的高校毕业生,也被裹挟到考研这条路上,似乎不报名考研,就是“不追求进步”。然而,由于缺乏理性的定位,相当数量的考研生,只是“打酱油”。

根据考研录取数据,2023年考研录取率按报名人数计算,只有25%左右,按实际参考学生计算,约为35%。在有的本科院校,全校毕业生超过九成都报名考研,而实际上岸率不到20%,那些未能上岸的学生有少部分准备二战考研,其他的学生开始找工作,由于一心准备考研而忽视其他大学课程学习,这些学生有可能在就业市场中缺乏核心竞争能力而导致就业难。

因此,在考研报名时就对自己的实力进行理性、客观的评估,十分重要。明明考研没有希望,却一心考研,最终只会得不偿失。大学在这方面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生涯发展指导,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出路。然而,部分本科院校把组织学生考研作为办学目标,在学生刚进大学时,就动员学生要立志考研,并用应试那一套对待考研,只重视考研科目的教学,非教研科目教学被边缘化、弱化,这就让所有学生都不自主地选择考研。

近年来,我国在努力推进把职业教育建设为类型教育的改革,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和普通教育平等发展的类型教育,这对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回归职业教育办学定位,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只要更多的高校能坚持适合学生发展的办学定位,学生就会有更多出路,考研热也就自然会降温。

(来源:澎湃新闻,作者:熊丙奇)



窦贤康: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就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育造就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青年科技人才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知识更新快,是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需要重点培育和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青年科技人才规模快速增长,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生力军。《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平均年龄为35.9岁,呈现年轻化和高学历化趋势。

当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5岁及以下科研人员获资助项目数占比约80%,经费占比约6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占比达80%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者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龄已低于45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实施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斗导航、神舟飞天、探月探火等重大战略科技任务的许多项目团队平均年龄都在30多岁。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新兴产业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也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

但是,与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目标相比,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需求相比,青年科研人员还面临职业早期科研支持不够、成长平台和发展机会不足、符合青年科技人才特点的评价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为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明确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

作为科研杰出人才“孵化器”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今年以来也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积极探索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前移人才资助端口,试点资助优秀本科生,推动基础研究拔尖学生培养。比如将女性科研人员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年龄放宽到48周岁,为其承担科研项目提供更多机会。开展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结题分级评价及延续资助,着力破解杰青项目“帽子化”难题,支持培育战略科学家。提升评审专家青年科学家比例,支持青年人担重任、把方向。积极鼓励青年人才承担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搭建青年人才挑大梁的舞台。深入开展评审专家被“打招呼”专项整治,强化正面引导,为科研工作者心无旁骛开展研究营造良好环境。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要从培育体系、评价机制、激励手段、科研生态等方面协同发力,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科研人才培育功能,打造体系化、高层次科研人才培养平台,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符合科学研究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将国家宝贵的科技资源配置给真正做事的人,特别是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使用一批青年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基蓄势。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窦贤康,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解决医生“轻临床重科研”关键要厘清职业路径


  “尽管我们近些年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数量有所增加,但必须承认的是,我们的医学科学研究水平与科技先行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在个别研究方向的个别点上有所突破,产出一些能发表在高水平期刊的一流成果,但这些点还没有形成面。”在近日举行的第九届“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陈。

  “当前的重要任务依然是打好基础”

  “《柳叶刀》过去200年发表的论文中,来自中国的只有约1200篇。”王辰分析,这些文章大部分是基于中国本土疾病特征、人群特征等来完成的,“我们对于人类共同的挑战和难题的研究,关于原理性问题的研究,贡献还是较少的。总体来说,我国医学研究水平和我们所服务的人口、医务工作者的数量,以及我们承担的职责和使命尚不匹配。”

  “当前的重要任务依然是打好基础。”王辰说,与科技先行国家高效的医教研融合体系相比,我国虽有庞大的临床医师及临床资源,但开展的高水平医学研究却显著不足。近年来,我国顶尖科学家数据攀升至全球前列,总人数仅次于美国,但是医学领域顶尖科学家,尤其是从事临床医学研究的顶尖科学家严重缺乏。

  将临床能力与学术水平分开评价

  今年早些时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开展了医学科研资助需求与政策调研。随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窦贤康向媒体透露,计划明年进行试点,加强对临床医学科学家的资助力度,为愿意做科研的优秀医生单列一个赛道,增加杰青名额。窦贤康当时表示:“我们要求申请者是一个好医生,同时也要有兴趣做科研,鼓励他们与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合作。”

  王辰持同样的观点。“每一个医生都应该搞科研,哪怕是村医,也要对病例进行分析总结,进行质朴的研究。我国目前尚无专门的医学科学资助体系,如果自然科学基金能单列一个资助医生的渠道,可以提升医学的研究水平。”

  然而,要求医生一定发论文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当论文数量、影响因子成为评职称与晋升的主要指标时,“轻临床重科研”的现象被广为诟病。此前一些期刊通报的论文造假案例中,医学也是重灾区。

  “这是因为我们对医生的职业发展路径设计不清晰。”王辰分析,国际通行做法是,医生可以选择以科研为主,也可选择以临床为主,或二者兼顾,这三种路线有不同的发展路径。“我们的医生职称分为住院医生、主治医生、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等,不管你是侧重科研还是临床,都是一个考核标准,将临床工作能力与学术研究水平混同评价,这就出现了很多奇怪的现象。”

  “虽然我们近年来对医生的评价体系做了许多改革,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将医生的职业发展路径设计得更清晰、更科学。”王辰说,如果将医生的职称职业发展分为两条路径,一条为医疗路径,以医疗工作为主要指标,职称为主治医师;另一条路径为学术路径,以学术研究水平为考核指标,职称设为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一名医生可以只选择医疗路径,职称只评至主治医师,依据医疗工作的质和量决定薪酬;也可以选择同时在学术路径上发展,另外再评定学术职称。“由此,不再存在医生‘需要不需要写论文’的困扰。”

  全方位培养多种类医学人才

  从更长远的医学人才培养角度看,王辰一直强调,医学一定要打破只是主要基于生物学的局限,而应该和多学科结合,体现医学本源的多学科性。

  “医学的基础不仅仅是生物学,自然科学中的理学和工学,社会科学中的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人文学科中的哲学、艺术、文学等,都是医学的基础学科,我们应该把这些学科的基因植入到医学的机体里,培养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复合型医学人才队伍。”王辰说。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推出的医学专业“4+4”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正是践行了这一理念。从今年4月开始,北京协和医学院分别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创办本科与博士相衔接的“协和医班”,并按照“4+4”学制,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

  “我们希望依据正确的学理重塑医学教育体系,培养一批能够以多方面、多种思想与方法解决关键问题,有效维护人类健康的多种类医学人才。”王辰说。

   (来源:《科技日报》)


人工智能辅助科研要从可用走向可信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检索、阅读文献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在大模型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以其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渗透进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科研领域也不例外。

日前,阿里巴巴发布了基于Transformer架构自主研发的千亿参数级夸克大模型。据介绍,该大模型可用于科研资料收集、文献快速阅读与翻译、创作润色等场景。

不仅是阿里巴巴,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大讯飞)、腾讯等企业,也都推出了用于辅助科研的大模型产品。这一系列产品的问世,正悄然改变着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方式。

大模型已进入科研领域

今年初,ChatGPT的走红掀起了语言大模型热潮。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提出问题,大模型总会给出答案。这股风很快也吹到了科研领域。ChatGPT发布后不久,一款名为txyz.ai的应用插件在科研圈中受到追捧。

这是一款借助ChatGPT的强大理解能力,专门用来阅读科研文献的插件。用户可以直接将论文全文上传至该应用,并提出相应解读要求,它便能够以最快速度对用户提出的问题予以回答。

即使没有下载论文全文也没关系,txyz.ai支持对论文预印本网站进行检索。用户可以只提供一个论文ID序号,txyz.ai就会自动检索、学习该论文,并根据用户需求给出回答。不仅如此,用户还能以聊天的方式与其进行对话,就论文中的内容提出各种问题。

视频网站哔哩哔哩知名科普博主严伯钧是txyz.ai的忠实用户,他时常在各类科普视频中使用txyz.ai来协助解读论文。在他看来,txyz.ai给出的论文解读准确率已经非常高,具备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以帮助科研工作者更加高效地检索、阅读文献。

txyz.ai无法解读的情况当然也会有。”严伯钧表示,以他的使用经验来看,向txyz.ai提出的问题必须是一个能被回答的“有效问题”,“如果问题问得太细、太深,或者过于刁钻古怪,那么它就会直接告诉你,无法回答”。

但必须承认的是,在大模型迅猛发展并逐渐进入千行百业的今天,专门针对科研领域的大模型产品仍然不算多,且大多数是试验性质的产品。

不久前,科大讯飞在发布最新版本的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V3.0时,也一口气发布了12个面向行业的专用大模型。其中便有联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共同研发的、面向科研工作者的科技文献大模型,以及基于该大模型的应用产品——星火科研助手。这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专门为科研工作推出的大模型产品。目前,星火科研助手有成果调研、论文研读、学术写作三大功能。

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图书馆工作人员以“大语言模型”为关键词对星火科研助手进行了试用。在“成果调研”板块,星火科研助手在检索到的1251314篇文献中遴选了167篇文章进行分析,给出了关于大语言模型的概述。其还可以进一步从遴选的167篇文章中勾选最多30篇文章,据此生成综述。

星火科研助手的论文研读功能则采用当前大语言模型通用的问答模式,可默认生成论文摘要、方法、结论等主要信息;用户也可以就自己关心的论文内容进行提问,科研助手会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回答。其学术写作功能则主要聚焦科研文章的翻译与润色,目前支持中英文互译,也可以对研究人员撰写的英文文章进行润色。

须保证内容真实且专业

由于技术原因,大模型有时会出现编造信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业内被称为AI幻觉。生活中,人们在和大模型聊天时,如果出现了AI幻觉,人们可能会一笑了之;但若AI幻觉出现在追求严谨精确的科研领域,后果可能就会很严重。

科大讯飞北京研究院执行院长、科技文献大模型研发负责人伍大勇表示,研发科技文献大模型,核心难点就在于保证其内容的可信性和专业性。“一方面,这要依靠高质量的论文数据;另一方面,在模型预训练和监督微调方面也需要下功夫。”伍大勇说。

他介绍,科大讯飞通过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合作,在合规的情况下获取了丰富的科技文献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去重、去噪等处理,以提升数据质量。“星火科研助手采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提供的论文接口来进行论文检索。此外,我们还使用了基于论文知识库的检索增强和知识增强策略。这些都使大模型生成的结果有据可依。”伍大勇表示,这些措施从技术上保证了星火科研助手回答结果的准确性,也尽量避免了大模型出现AI幻觉。

同时,伍大勇表示,针对科技文献服务的各个场景,星火科研助手研发团队还邀请专业团队,对大模型训练数据进行监督微调,以提升星火科研助手在科技文献服务上的性能表现。“例如在成果调研和论文研读功能上,我们采用大模型结合知识图谱和知识库的策略,以保证产品输出的内容有据可依。在学术写作上,我们针对学术翻译和学术英语润色专门进行了大模型监督微调,以达到比通用翻译和校对产品更强的专业性。”伍大勇说。

或能激发科研工作者更多灵感

虽然目前尚未有太多人工智能产品被应用于科研领域,但已有学者对人工智能进军科研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这会让科研工作者变得懒惰。在严伯钧看来,科研工作者在应该“懒惰”的地方“懒惰”,反而可以节省出更多时间用在更有价值的工作上。

阅读文献前首先要进行文献检索。为此,科研工作者往往需要搜寻大量文献,在此基础上对部分感兴趣的文献进行粗读,以进一步判断哪些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文献。这是实打实的“体力活”。严伯钧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帮助科研工作者跳过检索、粗读的过程,以更高效的方式直接找到需要的文献,可大幅提升科研工作者的文献阅读效率。

虽然可以借助大模型等工具来检索阅读文献,但严伯钧也不否认读原文的价值。“原文当然要读,但并不一定是每篇都要读。更加精准地定位到需要的文献后再进行精读,是更加高效的方式。”

伍大勇同样表示,研发星火科研助手的初衷在于帮助用户快速了解论文核心内容,提高论文研读效率,让科研工作者能够把更多精力花在更为重要的实验验证等工作上。“辅助提升科研效率是科技文献大模型的关键和目标,但科研工作所需要的灵感、思路、逻辑推理、实验验证、创新与探索等仍离不开科研工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

事实上,除了能够辅助阅读文献,人工智能已经在多个科学研究领域带来实际成果。例如在预测蛋白质结构方面,人工智能产生的成果已经远超人类过去工作的总和。严伯钧认为,这种需要大量计算、反复试错的工作,正是人工智能的强项,人类应与其形成合理分工,拥抱新技术。

谈及未来人工智能可能给科研工作带来的改变,严伯钧认为,目前的文献阅读、翻译润色等功能,可能只发挥了人工智能在科研工作领域潜力的1%。在他看来,当下科研发展正呈现出细分化的趋势,一位学者往往只深耕于某一科研领域,而人工智能的跨界思维模式未来或能给科研工作带来一些改变。“或许人工智能可给科研工作者带来更多跨领域、交叉学科的原创性启发,激发科研工作者更多想象力。”

(来源:《科技日报》)


斯坦福大学如何培养人文专业的本科生


美国综合性大学大都有负责通识教育或人文教育的文理学院。斯坦福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以下简称H&S)是全校人文教育的核心所在,负责斯坦福大部分学位的授予。

作为斯坦福最大的学院,H&S是本科教育的基础。所有本科生都要学习一系列H&S课程。目前,H&S分为3个学部——人文艺术学部、自然科学部和社会科学部。

在我看来,对于申请人文专业的学生,斯坦福的培训措施可归纳为4个方面——兴趣为首、课程为主、研究为重、课外为辅。

兴趣为首

无论选择何种专业,兴趣都应摆在首位。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当下热点专业的选择多出于经济因素或未来实用价值。除上述因素外,兴趣与热爱则是助推考生作出选择的内在动力。

30年来,绝大多数人文学科专业都退出了“热门专业”行列。如此一来,选择人文专业者,除少数由于各种原因而“迫不得已”外,大多数考生都是兴趣使然。

正因如此,各大学在招收人文专业学生时,非常关注其是否真有兴趣。斯坦福在本科生学术指导上专有一页,以学生的口吻问道:如果我对人文专业感兴趣,该怎么办?

斯坦福对此的建议是,如果你有兴趣在历史、文学、艺术和文化等维度探索人类经验,那么斯坦福拥有极丰富的资源,为你提供学习人文专业的机会。

该校向学生提供了H&S下设的11个人文和艺术系的信息,他们可以到各系部的网站了解相关专业基本情况。学校还推荐了几个主要借鉴人文学科方法的跨学科项目。这些信息对于此类学生至关重要。

此外,每年9月新学期开学前,H&S还会为学生开设与学术计划相关的课程,比如怎样进行人文与艺术专业学习。学生可以先学习这类课程,再作新学期的课程选择。

学习这类课程可以确保学生兴趣与未来选课乃至未来学习相一致。一旦对课程与学业情况有所了解,学生就会坚定学习的决心与目标,避免进入专业学习后才发现其并不符合自身兴趣,从而半途而废的情况出现。

课程为主

在校园,专业课程是获取知识的最重要途径。而大学与高中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学生要学会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大学生在入学后要先接受通识教育,至第二年乃至第三年再选择专业,并进入某个特定学院学习。

为此,斯坦福告诉学生,学校能提供各种他们在高中时从未见过的人文课程。即使是看似熟悉的科目(如英语、历史等),大学阶段的教学方式也往往不同。多数人文专业需要学生在大三、大四两年内完成,所以在前两年他们需要花些时间探索这些课程。

为帮助学生选择,斯坦福将大多数人文课程分为3个类别。该划分不考虑具体院系,而是在前两年从每个类别中抽取几门课程,以利于学生选择相关专业。这3个类别分别是——

人类的意义和目标。大学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我们在此研究人类如何在不同时代、文化和地点找到人生的意义。许多哲学、宗教研究和文学课程将让你有机会通过接触重要作家和思想家的思想,反思自己生活的意义和目的。

审美享受。艺术、音乐、戏剧和文学课程可以为你的心灵注入绘画、诗歌或交响乐等文化元素,这些将丰富你的生活。参加这些科目的课程后,你将永远不会再以同样方式走过博物馆、观看表演或阅读小说。

更广阔的视野。文学、外语、历史和文化研究课程帮助你从不同角度看世界。你将成为一个更灵活的思考者,并对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建立同理心。

起点课程

斯坦福告诉学生,多数情况下,人文课程没有先决条件,学生可报名学习任何感兴趣的课程,但有些课程可以让学生在探索某个主题时,有一个理想的起点——

入门型研讨会。在这些小型实践研讨会上,学生可以进入有趣的主题,与教师密切合作,并结交具有相似兴趣的同学。

人文学科入门课程。这些适合新生的课程由每个系中最有魅力的教授讲授,他们会对每个学科的基本问题进行全面介绍。你还可以通过直接在“探索课程”的搜索栏中输入特殊标签,找到这些课程。

人文核心课程。这些跨学科课程探索世界各地的传统、文化本源和思想史,重点关注文化如何通过与其他民族和思想的接触而形成。

“危险的观念”讲座。这是一个春季系列讲座,展示每个人文学科部门充满活力的教师和伟大的想法。

学术咨询会。其会提供一份各院系认为适合新生的附加课程列表。

数字人文课程。学生可借此了解这个连接人文学科和计算机科学的新领域。

使用“探索课程”中的关键词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例如“伦理”“墨西哥”“科幻小说”或你能想到的任何内容。

在秋季学期,向人文学科教授询问冬季和春季的课程建议,或与你想参加课程的部门的学生辅导员或同伴导师会面,或向相关教师发送电子邮件。

核心课程

所谓“核心”有两个含义——教育、课程。

首先,斯坦福明确表示,人文学科就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学习文学、哲学、历史等可以提高学生研究、沟通和思考的能力。它让我们能接触来自世界各地、跨时代的强大思想,开阔视野,帮助我们反思如何生活。

其次,考虑到这一点,斯坦福创设的人文核心课程没有任何先决条件和程式化的课程学习顺序,确保学生无论选择什么课程,都能实现全球性和比较性的人文探索。

核心课程每周开设两次。第一堂课,学生将重点关注教授选择的文本或对象,以及课程标题中指定的特定领域或问题(如“来自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伟大书籍、伟大思想”或“在东亚寻找道路”)。

第二堂课,学生将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对话。通过彼此的深入探讨,与其他教师和同行一起将这些想法放在更广泛的背景下,建立一个理解世界和自身的框架。

今年秋冬季,该校开设的核心课程包括“来自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伟大书籍、伟大思想”“古代知识,新前沿:希腊遗产如何成为伊斯兰科学”“人文核心: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人及其世界”等。

研究为重

相较于高中,大学阶段的学习增加了更多研究重点,从而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增加了学生发现乃至创新的可能。

斯坦福认为,每个人都知道科学家在进行研究,但他们未必知道人文学者和理工科学者一样,也在构建知识。因此,即使是大一学生,也可以参与人文研究。

在斯坦福,学生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入学术研究领域。

申请人文研究强化课程。这门课程在春假期间授课,向大一、大二学生介绍人文学科研究的乐趣,并为他们开发夏季项目或担任校内教授的研究助理做准备。参与者可以获得特别资助、项目后指导以及与教师互动的机会。

申请担任斯坦福数字人文实验室先锋空间与文本分析中心的研究助理。

申请在斯坦福人文中心担任研究助理,该中心是斯坦福的一个多学科研究机构。

申请“改变人类经验”(CHE)本科生研究员计划。该计划授予学生全职暑期奖学金,让其担任人文学科项目的研究助理。

许多研究机会都是偶然出现的——找到正在做你感兴趣事情的教授并和他们交谈。搜索“人文中心”和校园新闻网,看教授们在做什么。参加“入门研讨会”(斯坦福所提供的一种小型实践学术课程)是与教师建立密切关系的很好方式。

VPUE项目(以斯坦福副教务长名义命名的本科生研究项目)为近 50个项目提供资金,并聘请学生作为研究助理,其中包括许多人文学科和数字人文项目。

在人文学科、创意艺术和某些社会科学领域作深入研究的大二学生有资格申请Chappell Lougee奖学金。如果你愿意在自己的项目上度过一个夏天,请在第一年思考想法,并与学术顾问或学生辅导员交流。

课外为辅

大学教育更注重学生在课外的自我学习。在这方面,斯坦福建议通过以下6种方式,加强学生的课外学习。

参观Ng House。这是一所高年级人文主题宿舍,也是斯坦福校内本科生人文社区中心。即使你不是这里的住户,仍可以参加宿舍各种活动,包括每季度举办的一些由学生主导的研讨会。

参加演讲。经常查看“斯坦福人文中心”网站,那里会公布演讲者展示跨学科研究的信息,也可以订阅简报或关注部门邮件列表、公告板。

加入学生艺术团体,有百余个选择。

查看海外学生研究计划,寻求出国学习人文学科的机会。

通过校友职业数据库查看斯坦福人文专业的广泛职业信息,并通过校友指导网络与专业人士建立联系,查看斯坦福职业教育情况,了解职业指导预约和暑期实习机会。

查看相关数字手册,了解有关课外活动、暑期机会和职业规划的更多信息。

斯坦福各人文专业的教育以全面性、创新性和跨学科著称。这些专业中,学生不仅能学到深邃的学科知识,还可以提高批判性思维、有效沟通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斯坦福强调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领导者。通过相关学习,学生能获得全面发展,为未来职业和学术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郭英剑,系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天津大学牵头智能医学工程“101计划”


122日,医学创新人才培养论坛暨教育部智能医学工程专业“101计划”启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通过交流高端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及成效,谋划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新路径,推动医学人才供给与需求有效衔接。

据了解,教育部今年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之前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基础上,在高校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中药学、经济学、哲学领域全面实施系列101计划”,关注基础学科本科教育,以课程改革“小切口”带动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大问题”。“新医科”重点专业“101计划”正在5个传统医科大类和1个新兴医科专业中先行探索实践。其中,基础医学类“101计划”由北京大学牵头,临床医学类“101计划”由北京协和医学院牵头,智能医学工程专业“101计划”由天津大学牵头。

会上,智能医学工程专业101计划”正式启动,项目工作组与高等教育出版社签署教材出版协议。今后两年,天津大学将依托全国智能医学工程教育联合体,统筹组织国内外相关高校,共同建设一流核心课程、一流核心教材、核心实践项目,打造一支高水平核心师资团队,构建学科、学制、课程、科教融通的长周期培养体系,推动智能医学拔尖人才培养中国方案落地见效。

(来源:《天津日报》)


西南医科大学核医药产业学院正式揭牌


   121日,西南医科大学核医药产业学院揭牌仪式暨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政府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共建核医疗产业高地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按照合作协议,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政府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将围绕共同致力核医疗人才资源体系建设、合力推进核医疗成果转化、合力构建核医疗产业生态链、协同强化核医疗产品推广等重点方向开展合作。

  西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廖斌表示,此次西南医科大学核医药产业学院揭牌成立及与江阳区人民政府签订共建核医疗产业高地合作协议,对提高人才培养和核医药产业在泸州落地生根具有重要意义。核医药产业学院的建设将与用人单位、医药企业、设备厂家、医院紧密结合,在教学资源、实践环境、认证培训、学生实习等环节开展校企深度合作。

  江阳区委书记郭宏川表示,校地合作共建将能有效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核医疗产业高地建设再上新台阶,希望大家深化“医研”合作、深化“医疗”协作、深化“医教”融合、深化“医药”发展。

  签约仪式上,廖斌与泸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曹斌为西南医科大学核医药产业学院揭牌。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与长治医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21日,太原理工大学与长治医学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山西晋中举行。当天,两校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和师生代表等参加签约仪式。

长治医学院党委书记李华荣介绍了长治医学院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学科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情况,指出能够与太原理工大学开展战略合作,是长治医学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契机,将为长治医学院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和学校治理管理等提供新的交流平台,拓展新的合作空间,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希望两校能够聚焦关键环节,细化交流协作,创造新的成果,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表示,高质量大学离不开优秀医学的支撑,希望长治医学院与太原理工大学深度融合,医工携手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

据悉,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建立长期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探索构建双边交流合作常态机制,创新合作形式,深化合作内容,以推进“一院两中心”共建为抓手,携手开启“工科+医科”跨界融合的新历程。

(来源:《科技日报》)


 

 

四川教育网 | 浙江教育网 | 广东省教育厅 | 江苏教育 | 山东教育信息网 | 河北教育信息网 | 辽宁教育信息网 | 辽宁教育热线 | 吉林教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发展规划处(校地合作处)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高教园区
邮编:325035   联系电话:86-0577-86699579   电子邮箱:fzghc@w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