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logo10.png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资讯:
· 一图读懂:温州医科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3/12/06
  决策参考  
 
 重要文献 
 专题调研 
 高教信息 
 第三方评价 
 
  高教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信息 > 高教信息 > 正文
 
高教信息2024年第2期(总第105期)
2024年03月28日 15:01      浏览:

目 录

教育资讯

教育部增设5个新医科专业,服务健康产业发展

教育部全面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教育部公布新一批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

高教视点

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高等教育的未来图景潜在风险及其治理

我国高等教育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耦合协调研究 

探索未来教育的中国方案

聚焦人才自主培养 着力造就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

高校动态

不要把学生捆绑在成绩上,北大一学院展开试点改革

南京大学发布“7291”行动方案

浙大学子一站式科研导航平台正式启动




教育部:增设5个新医科专业,服务健康产业发展

   15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制定发布《服务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设置5个新医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供有关高等学校在增设新医科专业中参考。

   这5个专业分别是: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老年医学与健康、健康与医疗保障、药物经济与管理、生物医药数据科学。

   新专业的设置意味着什么,将对医学人才培养带来哪些改变,学校、师生有何期待与诉求?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新在何处?“交叉融合”是共性特征

   多位专家认为:5个专业的增设均是为了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新态势,其共性特征,突出体现为“交叉融合”。

  “新设专业以科技发展和职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深化医工、医理、医文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改革开展人才培养,服务人民健康的现实意义十分鲜明。”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乐江介绍,“我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巨大,产业迭代升级迅速。在人口老龄化、医疗服务需求个性化的今天,社会急需培养更多复合型医学人才。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生物医药数据科学属于国家急需的战略新兴专业,目前专业人才紧缺;随着慢性病和退行性疾病患者规模不断扩大,老年医学与健康、健康与医疗保障、药物经济与管理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也将不断增加。新增专业紧贴行业产业发展脉搏,科学研判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很有前瞻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世奎认为,5个新设专业,“顺应了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发展态势,促进了教育链与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有机衔接”,不仅明确了知识、理论、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目标,也明确了人才培养具体面向的行业产业领域。

   从课程设置上看,5个新设专业均属于“交叉融合”: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专业属于医工交叉,生物医药数据科学属于医理信交叉,老年医学与健康、健康与医疗保障、药物经济与管理属于医理文交叉。“新增专业充分体现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方向,职业发展前景值得期待。”乐江表示。

   如何推进?避免专业培养“拼盘化”

   从事老年医学事业多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内科主任医师刘梅林十分关心老年医学人才培养。

   “由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肿瘤、骨质疏松、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综合征等常见疾病多层叠加,多种药物联用,诊疗矛盾突出,因此,必须重视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医养结合、康复护理和长期照护等新体系的构建,重视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刘梅林对新增的老年医学与健康专业充满期待,“老年医学与健康是研究老年人群健康的科学,涉及老年人生理、心理以及医疗支持、社会保障维护等方面。课程设计很关键,建议充分考虑老年人群的需求,为社会培养真正适用的老年医学专业人才。”

   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孙志鹏发现,这些新设专业的主干课程设计与他所学中医内科学专业有很大不同:“很多新设专业还融入了工学、理学和管理学,跟单纯的医学专业相关课程相比,内容更广泛。”

   专家们提及,近年来,我国高校医学专业经历了一系列调整。截至2022年,新一轮医学门类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完成,最初下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药学6个一级学科,而后依次增设了口腔医学、中药学、特种医学、医学技术和护理学5个一级学科。

  “此次引导性专业的设置,拓展了学科专业动态调整的空间,是学科专业目录管理的重大创新。”赵世奎介绍。

  对于新设专业如何落到实处、有哪些事项需注意,赵世奎表示,高校的学科专业和培养模式是长期积累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历史惯性,动态调整势必会受到高校、院系、教师局部利益和传统观念的掣肘。

   “在主干学科上,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专业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物理学、生物学、工程学;老年医学与健康包括临床医学、药学、心理学、材料学……5个引导性专业均包括3个以上主干学科,其中不乏‘大跨度’交叉,需要打破传统的单一学科、单一学院(学部、系)人才培养的边界,也需要在招生、评价、师资队伍等方面作出深刻调整。”赵世奎说,“如何引导不同群体处理好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确保人才培养走深走实,避免专业培养‘拼盘化’,是引导性专业发展将面对的挑战。”

   (来源:光明日报)




教育部:全面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317日,高水平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座谈会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怀进鹏指出,高水平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是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并不断开拓的方向。新征程上,要在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中国教育与世界的关系中,准确把握教育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充分认识教育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先导和支撑作用,充分认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教育转型的深刻影响,充分认识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全面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怀进鹏强调,要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主动服务经济社会转型,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促进基础研究、知识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使高等教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和重要社会财富。要扎实推进高等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扩大高水平合作办学,创新观念、制度和政策,搭建多元交流平台,构建国际合作网络,设立典型示范项目,开辟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新路径、新赛道。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部公布新一批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

   教育部日前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新增备案专业点1456个、审批专业点217个(包括160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57个目录外新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46个。本次备案、审批和调整的专业,将列入相关高校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

   据悉,教育部深入推进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工作,引导和支持高校开设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新专业。本次专业设置,电子信息材料、软物质科学与工程、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技术、生态修复学、健康科学与技术等24种新专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

   此次专业设置工作,增设、调整专业点1719个,同时,对高校申请撤销的1670个专业点予以备案,增、撤、调共涉及3389个专业点,数量为历年最多。

   教育部同步发布最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包含93个专业类、816种专业。据了解,此次还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变化和专业布局情况,对国家控制布点专业范围进行了动态调整,将资源勘查工程、护理学、助产学调整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据了解,去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方案实施一年来,教育部持续加大专业设置调整工作力度,“一省一案”“一校一策”狠抓落实。目前已有23个省(区、市)、94所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制定了实施方案。各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梳理急需紧缺专业520种、就业率相对较低专业223种,为属地高校优化专业结构提供重要参考,推动区域人才供需匹配。同时,教育部对高校停招5年及以上的专业进行撤销预警,试行专业预申报制度,推动高校建立健全专业设置定期研究、提前研究工作机制,增强专业设置的前瞻性、精准性。

   (来源:《中国教育报》)



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高等教育的未来图景、潜在风险及其治理

一、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高等教育的未来图景

   智能时代的大门隐隐打开了一道缝隙,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能力随着技术的进步呈指数级增长,人机协作的交互模式正在静态事实与动态概念之间创造一种新的知识传承、生产和转化模式。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下,高等教育机构能否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付诸实践,将决定它是走向崩溃还是成为善于改革的公平、多元和包容的学习共同体。

(一)生成式人工智能将颠覆高等教育教学生态

首先,教学目标将转向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有学者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的传统优势在于进行系统知识传授,ChatGPT的出现将使中国大学教育的优势被质疑。另外,在学业评价方面,高校教师一般还是采取以促进学生知识记忆为导向的评价方式,这就导致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转变和高阶思维能力养成的评价方式成为“空口号”。智能时代,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为学生输出海量的学习资料。但是,在学生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学习和研究时,能否产生有价值的智力成果往往取决于学生是否善于提问和对知识进行审慎检验。因此,为应对智能时代对高等教育的挑战,高校教学目标必须进行根本改变,要把培养学生创新和批判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作为高校教学的核心目标。

其次,教学方式将转向个性化教学,教学场域“多对多”的复杂交互或将得以实现。长期以来,高校本科教学还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教师制定的教学方案主要是针对班级而非学生个人,学生很难在个性化的教学过程中获得认知成长。然而,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似乎为大学生重新投入一场“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提供了技术条件。有学者指出:“ChatGPT可以采用‘苏格拉底教学法’,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而且ChatGPT可以随时随地给予学生必要的反馈和帮助。”但是,将学生与ChatGPT的问答对话拔高到“苏格拉底教学法”确有言过其实之嫌。正如有学者指出,在“苏格拉底教学法”中,作为发问者的苏格拉底“不是要从对方的回答中有所获取,而是要让回答者对自己的认知情况形成判断”。反观ChatGPT的人机对话,发问者往往是为了获取某种知识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ChatGPT的人机对话根本不是“苏格拉底教学法”。当然,这样的争论并不影响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高等教育个性化教学重要的技术手段。实际上,聊天机器人在人类自适应个性化学习方面已经崭露头角。如美国西部大学(WesternUniversity)一个团队开发了一款聊天机器人,它可以利用移情对话的五种技巧来模仿医患对话,从而实现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情境化教学。

再次,教学空间将具备泛在化的特征,由物理空间向融合空间转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数字化教学将成为高等教育未来图景的重要方面。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和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发布《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教学数字化转型后,教学由传统的物理空间转向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融合,支持服务也需要在融合的教学空间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随时随地的帮助。多样的数字技术工具与虚实融合的数字教学空间,将在教学活动进展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和及时的认知与情感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尤其是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将使教与学过程的展开呈现出“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特征。

(二)知识生产方式协同化与两极化并存

   长久以来,在人们的普遍观念里,科学与知识是一对同卵双胞胎,这就意味着公众普遍“将科学等同于知识”。相应地,学者们的科学研究活动也被视为知识生产活动。而作为将科学研究组织化的现代大学自然被公众视为知识生产的核心机构。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革命性影响在于,它将改变自启蒙时代以来人们的认知方式,并深刻地改变高等教育知识生产的方式。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言:“启蒙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本质区别不是技术上的,而是在于认知。”启蒙时代的科学研究建立在“假设归纳”或“演绎实验”的一整套透明程序之上;而“在人工智能时代,学者的解谜活动是通过未知的过程来实现的”。目前,学界对于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引发的知识革命的想象充满了张力。

   首先,“人机”协同的工作模式,将使高校教师从冗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专心于真正具有创造性的知识生产活动。有学者认为ChatGPT将引发“思维革命”,知识内容生产过程中的机械活动将被机器取代。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化批改学生的课堂作业及试卷,生成学生学习情况全方位的监测报告等,这将为高校教师节省大量的时间,进而从事科研工作。

   其次,由于人工智能工作过程的不可解释性,技术型研究者与传统知识专家的科学生产率或将两极分化。相比于前述学者们对ChatGPT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态度,另一些学者则对ChatGPT未来应用图景持更加谨慎的态度。他们指出,ChatGPT正在使人类产生一种它能进行科学理解的错觉,这种错觉会将对科学理解置于科研活动的次要地位,而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会成为知识生产新的合法性基础。可以想象,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时,科学知识生产的程序透明性和可检验性将隐秘于一串串代码之后,“技术人员将取代各领域的专家进行知识创造”。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擅长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者将在现有成果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中占据有利位置。总之,这两种对知识生产方式的未来想象都建立在以下共识,即在智能时代,高校研究者需要与人工智能协同合作,提高研究的效率。同时,高校研究者内部将因对人工智能技术使用的熟练程度不同而发生两极分化。

(三)高校社会服务的功能蜕变

   在高等教育史上,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起源于美国《莫雷尔法案》资助的一系列赠地学院,这些高等教育机构通过知识输出和技术服务为美国工农业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自此,社会服务便成为高等教育三大职能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麻省理工学院积极与政府合作,在国防军事科研领域异军突起,一跃成为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坦福大学不仅学习了MIT的成功经验,而且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界尤其是科技创新企业的合作,“开创的‘斯坦福硅谷模式’不仅引领了大学科学工业园的发展,甚至创造了后工业社会的全新结构”。可以说,美国诸多世界顶尖大学的崛起之路,无不证明“积极回应国家战略需求并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是现代大学避免走向平庸的法宝。同时,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也证明了现代大学社会服务职能是否能够有效发挥取决于其是否可以捍卫自己知识中心的地位。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正在降低知识生产的门槛,变革着知识生产的模式,大学在知识生产中的独尊地位也必将发生动摇。这也意味着在智能时代,随着人工智能嵌入整个产业链条之中,高校传统的社会服务方式将丧失优势。因此,未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将发生蜕变。高校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社会互动,进行智能升级,为社会发展服务。

(四)高校治理智能化与人文化

   数字化时代,我们既要充分利用ChatGPT的治理动能,又要加强对ChatGPT的风险治理。这意味着在未来,高校要利用ChatGPT的治理动能,实现高校治理智能化。

首先,高校治理向智能化发展是未来趋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规模也开始急速扩大。截至2022年,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面对数量日益庞大的大学生群体,高校一直想要通过提高教育治理智能化水平,来提高等教育治理效能。ChatGPT及其后续迭代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应用为实现高等教育治理智能化提供了技术保障。如西安交通大学高层次人才办公室副主任沈超指出,ChatGPT在帮助高校更好地“获取分配评估”和改进教育资源方面都具备极大的应用潜力。

其次,智能时代,高校治理的人文化将成为高等教育机构的核心竞争力。2023EDUCASE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指出,归属感对学生的社会发展、学习能力和成功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影响未来高等教育机构兴衰的关键。朱小蔓教授指出,情感在不同程度、不同侧面辐射并影响到学习、课程、教学以及价值观和道德品性的养成。可以说,高等教育提供给大学生最重要的价值产品就是情感体验。高校治理智能化在赋能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同时,也在对高校的传统优势形成挑战。如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为学生“授业解惑”的同时,也放大了学生的孤独感和孤立感。智能时代,当人工智能极大地简化高校师生工作的同时,高等教育机构的社交属性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突显高校治理的人文性将成为未来高校竞争的核心力量。

(五)师生关系重构与教师角色转变

   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工具无法替代教师,教师角色在未来将实现结构性转变。20235月,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发布的报告《人工智能与教学的未来:见解与提议》指出,在应用人工智能时,教师和其他人必须“处于回路中”,以对复杂的教育情境做出必要的检测和调控。因此,在智能时代,师生关系将从“教师学生”的二元结构转向“人师机师学生”的三元结构。

   那么,在“人师机师学生”的三元结构中,教师如何实现角色转变?在教学日益智能化的今天,教师重新发现教学的乐趣和审视人性的本质再次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人工智能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基于一套算法的数学集合,这意味着所谓“自适应”或“个性化”的模型很难完全应对复杂的教育情境,教师仍然可以发挥独属人类的教育智慧,恰如其分地把握教育时机。因此,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是具备较高的数字素养和高度的同理心。教师的数字素养不仅是未来适应数字化教学的关键技能,也是发挥“人在回路”积极价值的重要保障。教师高度的同理心不仅可以规避人工智能应用潜在的伦理风险,而且是智能时代高等教育教师最重要的素养。目前,高校教师的核心职责还是以学科专家的身份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随着人工智能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校教师在知识权威的身份受到质疑的同时,或许可以从繁重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中抽身,更加专注于“传道”“解惑”的人师角色。

二、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高等教育的潜在风险

(一)大学生学术精神异化

   首先,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造成大学生的学术诚信和学术自律危机。据《纽约时报》报道,北密歇根大学哲学教授安东尼·奥曼发现学生提交的世界宗教课程中最优秀的论文出自ChatGPT之手。实际上,ChatGPT已经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引发了一场教学改革运动。许多教授不得不放弃以布置课程论文的方式来检验学生学习成效。一些大学甚至计划修改学生学术诚信的相关规定,“使用生成系统编写的文本作为自己的文本”将被视为剽窃。其次,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会动摇现代大学的文化与传统。两百多年来,现代大学的文化与传统就是建立在对“科学”的虔信和对人类诸多知识领域的专业化追求之上的。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很有可能动摇人们对于“科学理解”的信任,技术人员而不是专家将成为知识创造的权威。实际上,这种情况将从根本上动摇现代大学的文化与传统,异化大学生的学术精神。

(二)威胁学生隐私安全

   GPT系列系统的智能原理和学习过程决定了它是一个需要通过不断吞食新数据来进行优化的开源系统。这就意味着用户在互联网中意外泄漏的个人隐私会在GPT系列系统的预训练阶段被吸收,成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语料库的一部分。同时,用户在使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时的诸多互动信息也会带来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隐患。可以想见,在高等教育治理智能化的未来,学生隐私安全将是重要的问题。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新挑战

   长期以来,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当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始广泛应用于高校时,必然会对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首先,GPT系列系统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语料库和数据库的价值偏见问题。GPT系列系统在预训练阶段的语料大多数是来自英语世界的文本、图片等,其中必然包含大量的西方社会文化的价值偏见因素。另外,GPT系列系统的注册用户大部分来自英语世界,这些用户与人工智能对话过程中产生的文本信息会成为新的语料加入超大语言模型中,而这些新加入的内容或许存在极端思想和言论。其次,GPT系列系统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带来应用场景的价值偏见问题。可以想象,当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始大面积地辅助大学生完成日常的资料收集、分类甚至初稿撰写时,人工智能很可能会将大学生困在它设置的“信息茧房”之中,加剧算法歧视。更进一步地猜想,人工智能很可能会引导大学生产生同质化的行文风格和思想志趣,这将从根本上扼杀大学生的创造性甚至可能滋生极端思想。再次,算法的价值无涉性可能成为西方社会文化中诸多价值偏见思想的新包装,“可以说算法的基础原理是价值无涉的,但算法的各种参数、赋值、变换实际上存在着人为价值介入的可能性”。

(四)大学生创新能力弱化

   前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的精髓在于它在教学内容上呈现出体系化的知识,在教学形式上更加容易形成将体系化的知识内化为认识结构的氛围。然而,当大学生过度依赖人工智能时,他们将很难接受成体系的知识,这就导致其无法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可以想象,一个没有完整认知结构的大学生很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对人工智能输出的结果进行检查,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有效应用恰恰在于不断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对输出结果进行审慎的检查。最终,大学生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将导致其被工具异化,丧失基本的创作能力。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输出的内容常是格式化的内容,这将使过度依赖人工智能的大学生在智力创作时形成思维定式,导致创新能力弱化。

(五)师生关系异化

   智能时代的到来,将使师生关系形成“人师机师学生”的三元结构。首先,教师的知识权威形象受到挑战,可能导致大学生过度依赖“机师”,不利于教师成体系的知识传授和师生交往的展开。

   其次,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人师”与“机师”的有效协同建立在教师较高的数字素养之上,这将对那些“适应不良”的高校教师形成新的职业挑战,可能造成师生过度的虚假交往与形式化的教学改革。

   再次,大学生利用人工智能在学业评价中作弊的可能性加大,引发师生信任危机的可能性增加。

(六)大学生就业面临新挑战

   2023327日,OpenAI和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ofPennsylvania)等联合发表了《GPTs就是GPTs:大型语言模型对劳动力市场影响潜力的早期观察》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引入了“暴露率”一词来反映大型语言模型对某一行业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所谓暴露率是指使用了GPT之后,是否会使人类执行这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减少至少一半。该报告最后指出,大约80%的美国劳动力可能会有至少10%的工作任务受到大语言模型的影响,而大约19%的工人至少50%日常工作内容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该报告还指出了一些会受大语言模型影响并有高暴露率的典型职业,如会计、记者、行政秘书等。可以看出,与人们的一般想象不同,科学家、作家和文员等需要较高学历的工作反而有很高的暴露率,这意味着许多传统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将受到冲击,高等教育应该未雨绸缪,及时进行相应改革,避免因技术进步带来失业潮。

三、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高等教育的风险治理

(一)涵育大学生学术精神:积极培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

   智能时代,涵育大学生学术精神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高校对大学生学术诚信进行严格管理,促进学术自律。二是高校积极培育大学生学术精神,促进优良的学术文化和传统代代相传。首先,教师要做好大学生学术道路“引路人”的角色,要从道德、精神、学识等维度为大学生做好榜样;其次,要改革学业评价体系,防止大学生因“走捷径”违规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学术创作;再次,高校教学要为学生学术成长打好坚实基础,完善大学生认知结构,促进其数字素养提高,发挥人工智能教学的积极价值。

(二)推进人工智能法治化建设,切实保障师生权利

   目前,国内的类GPT产品已经出现,如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云的通义千问等。可见,我国在这场人工智能革命中虽暂居“追赶者”的角色,但实际上已经处于人工智能革命的浪潮之中。为了避免像美国人一样匆忙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顶层设计,推进人工智能法治化建设,规避人工智能应用带来的风险。

(三)创新“大思政课”方式,化解智能时代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潜在威胁

   实际上,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强大的交互性和智能性特点,生成式人工智能很可能成长为“虚拟的意见领袖”,在所谓“算法中立”的包装下,成为西方国家对我国高校学生进行西式价值观渗透的工具。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应创新“大思政”方式,化解智能时代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潜在威胁。具体而言,一方面,高校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互联网中留下大量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质文本、图片和视频,为国产自主生成式人工智能留下丰富而健康的语料库。其次,高校要主动把“大思政课”课堂由现实拓展到“化约现实”,特别注意发挥隐形课程价值,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的元宇宙空间真正入心、入脑。再次,高校要发挥大学生,尤其是党员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积极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优质语料。

(四)创建以人为本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在智能时代,高校应该更加重视“人”的价值,应该明确高等教育宗旨还是要回归立德树人。因此,高等教育要使“技术理性”让位给“科学理性”,坚持“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明确高等教育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人文主义交往实现育人过程的场域。另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构建人机协同的高等教育新样态。

(五)完善“人师机师学生”三方协同新生态

   在智能时代,“人师机师学生”人机协同新生态建构需要高校因势利导,避免学生过度依赖人工智能,沉迷于虚幻的元宇宙之中,强调高校日常教学的在身性体验。首先,高校教师要主动进行角色转变,以高数字素养催动课堂变革,以高同理心促进真正的师生交往。其次,教师和学生要善于发挥人工智能嵌入教学过程的积极价值,以机师为桥梁,在思想的交锋中形成真正的“苏格拉底式教学”。再次,教师要信任学生,主动变革学业评价模式,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养成。

(六)深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出了自启蒙运动以来从未经历过的哲学和实践挑战”,它将从认知方式和社会政治经济两个层面产生革命性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积极思考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产生什么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深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助力我国在新工业革命布局中取得领先地位。

   (摘自《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高等教育的未来图景、潜在风险及其治理》一文,本文有删节;作者:周洪宇,常顺利)




我国高等教育、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耦合协调研究

   高等教育、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不仅是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然而,高等教育、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三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却长期处于“黑箱”状态。

一、研究设计及结论

   本文通过构建高等教育、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测度2010—2020年我国三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各省份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及各维度重要性。研究发现:

第一,在综合发展水平上,2010—2020年三系统综合指数均实现了向上增长,增长率呈现出共同富裕最高、高等教育次之、乡村振兴最低的局面,乡村振兴的内在活力未能充分激活。这反映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尽管我国从2017年开始就把乡村振兴放在核心的位置,提出了一系列乡村振兴措施,收效却不及预期。这与蔡文伯等人的观点基本一致,他们认为虽然近年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力度逐渐加大,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薄弱环节,需要明晰乡村振兴各维度的发展现状,补齐短板弱项,努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第二,在三系统耦合协调度上,2010—2020年全国耦合协调度指数呈平稳上升态势,2017—2020年上升态势迅猛。除河北、海南外的东部地区省份耦合协调度指数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地区的多数省份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但与中部地区的差异正在逐渐缩小。此外,通过Dagum基尼系数测算,考察期内的组内差异贡献率呈稳步上升态势,说明组内差异是阻碍三系统耦合协调的主要原因,且西部地区的组内差异始终较大。该研究虽然较少有学者涉及,但结论基本符合传统认知。例如,西部地区高校主要集中在四川和陕西,仅从“双一流”高校数量来看,西部地区28所“双一流”高校中四川和陕西就占了16所,且这两省的经济总量排名也相对靠前,更容易获得丰盈的财政收入来支持当地高等教育建设,对其余省份的虹吸作用较大,不利于组内三系统的耦合协调。专家认为,西部高等教育对共同富裕有明显促进作用。说明未来深化西部地区三系统耦合协调的空间很大,但同时也要关注组内差异,努力缩小组内差异既符合共同富裕的初衷,也能带动地区的整体繁荣。

第三,在各维度重要性上,共同程度、教育规模和生态宜居等维度的位次排在前列,治理有效、产业兴旺等维度的位次则相对靠后。从本质上讲,加强三系统耦合协调的关键因素是人。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普及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乡村群体接受高等教育,进而将先进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且伴随着人才的合理流动更加速了三系统的深度耦合协调。梁盛凯等人研究发现,中国乡村产业振兴整体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不仅可以帮助弱势群体摆脱经济困境,也能为乡村产业提供新生动力,实现由产业生存到产业兴旺的转变。

以上结论表明,高等教育、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之间存在密切的耦合协调关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共同富裕需要与高等教育加强联系,而高等教育发展也需要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

二、启示

首先,鉴于乡村振兴综合指数较低且增速较慢的情况,要构建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模式,防止“振”而不“兴”。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振兴,人才是农村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治理有效的关键要素,应充分激发高等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联动效应,加快发展面向乡村群体的高等教育。同时,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持续宣传下,各界的“向农”“留农”意识开始觉醒,农民群体是最了解乡土文化和底蕴的群体,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农民群体的实践技能,提升其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不仅可以破解人才留不住的困局,也能更好地发挥其建设乡村的主体作用。

其次,三系统耦合协调度指数仍然较低,要以解决“三农”问题为主线,加强三系统的耦合协调联动。一方面,需要创新高等教育、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协同发展机制,以科教兴农为主要抓手,以涉农高校为主要依托,引导和鼓励高校建立内嵌式、常态化的乡村振兴机制。另一方面,各省高等教育应该充分挖掘当地乡村的潜在优势,协助建立乡村特色产业的培育机制,促进人才、技术等要素在高校与乡村双向流动,而对于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不强或规模较小的部分省份,可以采用跨省帮扶的形式同步推进乡村振兴。

再次,组内差异制约着三系统耦合协调,可以结合梯度转移理论“提振”中部和西部地区,深化组内合作联动和组间协同发展。具体而言,中部地区的“居中”位置使其在东西联动、南北协调中发挥了关键的“过渡带”和“结合部”作用。中部地区应充分发挥“过渡带”优势,集聚优质资源要素,发挥“结合部”优势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与东部地区高等教育、乡村产业开展深度对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同时,也应加强与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的资源共享,由点及面地为这些地区提供先进知识和技能补给,尽可能缩小西部地区的组内差异,打造组内与组间“双循环”协调发展格局。

最后,结合各维度重要性,应重点关注系统内的共同程度、教育规模等维度,转变乡村治理方式,培育特色产业。三系统耦合协调是一个有机整体,应统筹考虑各维度的自生与共生。一方面,需要调整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由教育规模化发展向教育与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产业提供从培育到成长的系统性服务,提高产业“抗逆”能力,尤其是涉农高校,可以兼顾自身发展和乡村振兴,实现校内与校外的“双循环”。另一方面,高层次人才也可以积极融入乡村治理中来,建设“自治、德治、法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框架,运用现代化知识为乡村振兴扫除多方面阻碍,激发乡村活力。

   (来源:摘自《我国高等教育、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耦合协调研究》一文,本文有删节;作者:赵志强、蔡文伯)




探索未来教育的“中国方案”

   展望全球,人类已经进入数字化、平台化和智能化时代,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全球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即如何重新定义并重塑教育,以培养出能引领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促进世界和平与社会进步。面向未来,我们要敢于担当,大胆创新,探索形成未来教育的“中国方案”。

中国教育面临赶超和引领的机遇

   当前,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已吹响了全球教育变革的号角。在数字化时代,简单传授知识的教育已经不再适应实际需求,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出现和持续迭代,迫使教育探索全人和全民教育的新理念新范式。未来人才要能够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机器人为人类创造新生活和新世界,不仅需要专业技能,更需要深厚的素养,具备全球视野、批判性精神、高阶思维、跨学科能力、虚实结合的协作力、极强的想象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智慧、数字素养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等等。因此,社会化学习及个性化、兴趣驱动的终身学习成为必然,而能够支撑这样的学习需求的未来教育必须是人机融合、超越校园、跨越国界的。

   这既是挑战,也是中国教育赶超和引领的机遇。全球教育体系现在正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就看谁动身早、思路对、方向准、有智慧、跑得快!数字化时代充满不确定性、模糊性、复杂性和易变性(UACC),相对于西方擅长的解析哲学,中国人习惯的整体思维更有利于应对UACC环境,中国人对模糊性和复杂性的忍耐力以及强大的韧性,有助于发展出引领未来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战略上讲,全球数字化转型对中国教育是一次重要机遇,不能等待或犹豫甚至焦虑,一定要立即行动,大胆探索如何利用数字化重塑教育,进而引领未来教育。关键在于,我们要挣脱内卷,抓住机会,敢于突破,大胆创新,智慧行动,立志于给未来教育一个“中国方案”。

与现代技术共舞,创造教育新价值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2023年的爆炸式发展,打破了原有的“人力资本”经济结构,通过“科技产业就业教育社会”的互动,正在动摇传统科教系统的根本。首先,人工智能将改变知识的生产、获取和应用方式,“知识性”教学模式面临生存危机;其次,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将冲击社会人才供需结构,高校专业设置、支撑体系面临重新构建;再次,人工智能辅助科研促成科技奇点,传统科研体系面临重构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数字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转型的重要载体和努力方向,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提出教育数字化是全球范围内教育变革的战略选择与关键举措;智能化是教育变革的重要引擎,为推动科学教育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发展数字教育,关键在应用,潜力在共享,生命力在创新;开放合作是数字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应合作发挥数字技术优势,促进数字教育包容性发展等等,可谓吹响了积极推动教育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号角。

   如何利用数字化重塑教育?总体讲,要重新理解数字化时代各类人才的素养结构,重构教学主体观念,探索人机协同的教学范式。教师需要探索人机协同的新教学方式,学生要养成人机协同的学习惯、自我提升与成长习惯,学校要重建人机协同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教育体系,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制定支持教育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政策和改革措施。具体讲,数字化时代,以学生成长为目标、兴趣驱动、人机融合、数智技术支持、个性化、问题(研究)导向、终身学习的育人模式逐步形成。教育亟须探讨如何培养人“区别于机器或驾驭机器”的能力,重建相应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过程、评估方式及育人环境。与此同时,根据数字化时代的产业和市场变化,调整大学的专业体系、培养模式、育人环境、校产融合方式的设计,如强化数字素养(计算机智能、AI应用、人机协作等)和创业素养以及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在过去强调专业性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高阶思维的培养。

   总之,在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背景之下,中国教育要敢于担当,大胆创新,为未来教育形成“中国方案”;同时,要发挥平台作用与窗口使命,扮演好“凝聚剂”“发酵剂”角色,引领和促进国际产业创新生态的搭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席酉民,系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利物浦大学副校长)




聚焦人才自主培养 着力造就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成章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一体部署,把三者作为完整的体系统筹推进,强调“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既从“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有机互动融合的视角进一步凸显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也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核心在于深刻认识人才是最大、最关键的变量,牢固树立“教育是第一根基”的强烈责任意识。在此背景下,“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履行好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重要结合点的职责,首先在于要坚决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聚焦人才自主培养,着力造就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

深刻认识人才自主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人才自主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双一流”建设高校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人才自主培养是应对错综复杂国际局势的迫切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如此复杂严峻的国际局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一个国家和民族拥有一支世界一流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能够大幅提升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深刻影响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建成人才强国,除了增强“输血”能力,更要增强“造血”能力,必须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绝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人才自主培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迫切需要扎根中国大地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深入推进的生力军。“双一流”建设高校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自主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自主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教育发展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并提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科”。“高质量”“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词。面向未来、放眼世界,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以中国特色为基础,以世界一流为目标,以高质量为核心,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发展,切实加强人才自主培养,做引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弄潮儿”,是“双一流”建设高校面临的重要时代命题。

不断深化对人才自主培养内涵的理解

   人才自主培养的明确要求充分彰显了党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坚定决心和坚强信心,需要我们对人才自主培养的核心内涵不断加以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切实履行“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使命担当。

人才自主培养的前提是坚定信心。只有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自信”。我们要把“四个自信”转化为人才自主培养的信心,把“四个自信”融入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推进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人才自主培养的关键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是人才自主培养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决以“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培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当代中国青年。

   人才自主培养的根本是扎根中国大地。我国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人才自主培养归根到底,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掌握和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人才自主培养的核心是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对照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标准新任务,必须围绕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高校内涵建设。宏观上,准确把握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辩证关系,统筹推进立德树人、科研创新、队伍建设、学科布局、评价改革等系统工作,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创新人才,特别是能解决“卡脑子”“卡脖子”“卡嗓子”难题的顶尖人才。微观上,推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德为先,培育学生强烈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广博的知识技能与卓越的专业素养,发展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探究精神与创新创造能力、合作精神与领导能力、有效沟通的能力以及全球素养。

持续构建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育人体系

   人才自主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培养造就更多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我们应当牢牢把握“育人”这一关键点,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作用,全方位、全链条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能力和质量,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以价值引领和思政教育涵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厚度。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首先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这要求我们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德为先,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各个维度,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融为一体,着力培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科教融合和前沿引领提升学生知识探究的高度。进一步完善科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促进科研和教学的全方位有机融合,以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内容,强化学术训练和科研实践,寓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于教育教学;强化高层次、高水平科研平台和科研活动对人才培养的反哺作用,着力将优质科研创新资源转化为高质量育人资源,将科研创新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建设结构多元、德厚学高的高水平教师队伍,鼓励教师依据自身研究专长,寓教于研、研中有教、学研相长,在“师生成长与创新共同体”中,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学科基础扎实、学术眼界开阔、创新能力出众的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

   以学科交叉和通专融合拓展学生触类旁通的宽度。学科交叉融合是高校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显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这要求我们注重以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发展需求为重要导向,针对未来关键领域,进一步打破学科边界,并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牵引,推动学科、专业、课程等交叉融合,构建多层次、跨学科交叉复合培养模式,拓展学生触类旁通的宽度,培养学生利用不同学科思维方式、研究方法解决复杂综合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敢于“破界”,开展更有价值和战略性的创新,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者。

   以教育开放和资源协同扩展学生全面发展的广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调人才自主培养,绝不意味着自我隔绝”,“要以更大的开放拥抱发展机遇”。坚持开放办学是高校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路径。一方面,坚持以全球视野、世界眼光谋划和推动人才培养,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智力引进等方式,将世界一流的教育教学资源有效融入拔尖人才培养全过程。另一方面,以高水平的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为抓手,不断深化校地合作、校所合作、校企合作,大力推动各方力量协同育才,将前沿创新优势转化为人才自主培养胜势。

   以衔接培养和模式贯通延伸学生学习发展的长度。进一步创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选拔和培养机制,依托“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等,主动衔接基础教育,深入发掘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璞玉”,推动形成高校、中学协同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有效路径和创新机制。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有机衔接、梯次推进、渗透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支持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与自身兴趣爱好相适应的科研创新活动中去,全方位释放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可持续成长提供肥沃土壤、营造良好生态。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谈哲敏,系南京大学校长)



“不要把学生捆绑在成绩上”,北大一学院展开试点改革

   距离期末考试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北京某高校大二学生李萍正在紧锣密鼓地复习专业课考试。“为了得高分,我们不仅要用功读书,还要有选课策略和‘智慧’。”

   而这一切,离不开“平均成绩点数”(GPAGrade Point Average)的评价导向。GPA是目前国内大学评价学生的关键指标,在奖学金评选、保送生资格评选和申请国外大学时占据重要地位。GPA的计算方式是将每门课程的绩点乘以学分,相加后除以总学分,得出平均值,因此,学分不同的课程在GPA中的权重有所不同。

在绩点压力下,很多学生在选课时就开始谋划,倾向于参考教师往年给分情况选课,而不是依据对课程本身的了解或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进行试点改革,实行等级制的考核评定方式,放弃GPA排名。这一试点效果如何?记者日前展开了调研。

过度追求高绩点妨碍学生充分利用大学资源

在大学,学生追求高分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而对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学生而言,除了专业课外,还需要掌握大量数理化和计算机相关知识,相比其他院系课程学分要求更高,并且大部分学生会选择较早进入实验室学习。在此情况下,对GPA的追求更是让大家分身乏术,没有多余精力和时间再参与社会实践或听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一味追求高绩点也使得学生的选课和学习策略发生改变。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唐平介绍:“为了获得更高分数,很多学生会在考前刷往年试题,甚至会给教师写信,直接恳求给予更高分数。”

“我和身边同学更多是对低绩点的恐惧。”生命科学学院2020级强基计划学生陈佳璐深感对GPA的考量限制了自己的课程选择,“尽管学习数理课程非常有必要,我自己也很喜欢学,但为了绩点,我只能尽可能少选这些课程。”

   “北大有很多优质教育资源,有著名的学者和科学家,更有人文学科的大师,每一位老师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过度追求高绩点的学生被捆绑在考试分数的‘战车’上,妨碍其充分利用大学资源。”在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王世强看来,这样会背离综合素质培养的初衷,挤占学生们课外学习、科研实践和个人发展的时间。

   由于生命科学学院学业负担较重,北大校长龚旗煌特别支持生命科学学院进行成绩评定制度的改革,为优化本科教育体系探索可行的方案。

经过多次调研和座谈,生命科学学院决定从2020级学生开始,在本院开设的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实验和实践类课程的成绩评定中推荐采用粗线条的成绩评定。学生的成绩可以分为A85分或以上)、B7585分)、C6575分)、D6065分)、F(不及格)五个等级。成绩的综合评价用优秀率(A%,成绩为A的课程所占的比例)和优良率(AB%,成绩为AB的课程所占的比例)替代GPA。对于单门课程而言,则与以往相同,成绩优秀率40%左右,不及格率不超过5%

注重等级制试点的配套落地

“生命科学学院的很多课程包含大量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科进步,很多知识不断更新迭代,通过死记硬背和刷题得到的知识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弄清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学会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王世强指出,“一门课程,如果能考到85分以上,我们认为这个学生在知识掌握上已经足够好了,没有必要再花很大的精力达到95分以上。生命科学学院对本科生实行等级制、放弃GPA的目的是给同学们留出更多时间进行素质提升,比如听名家讲座,选修人文课程,参加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等。”

   在实行等级制前,生命科学学院组织了3次问卷调研,学生们对这种评价机制的支持率达88%。唐平说:“这个支持率比我们预期的要高。”

   在上学期,生命科学学院有近40门课程,几乎所有的主干课程都实行了等级制评价。“尤其是实验课,很难给学生们的实验做一个具体分数的量化。”王世强说,“对于将来要继续从事科研的学生,他们只要掌握课程核心概念和主要原理,就可以拿到A,不需要再花时间记忆很多能轻易检索到的内容,以便留出更多精力探索未知。”

   唐平介绍,实行等级制之后,奖学金的评定也相应改为根据“优秀率”进行筛选,将学业以外的科研实践、社会公益、社团组织、双创活动等纳入不同类别的奖学金评定。在评审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提交一份申请材料,包括过去一年学习进展以及感悟。同时,学院也会邀请教授和专家参与其中,“他们才是真正了解学生在课堂和课外实际表现的人,我们不是单纯关注大家的卷面分数”。

“生命科学领域导师在选择研究生时,主要是看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科学兴趣、研究能力、合作意识等。科研需要很长的周期,创新能力需要在实践中经历很多挫折才能提升。学生将精力投入到把成绩从90分提到97分这件事上,得不偿失。我们取消绩点,改成等级制,正是为了减轻大家的课业负担。”王世强说。

淡化排名、引导兴趣、提升素质、适应未来是初衷

   等级制是北大回归素质教育的一次尝试,旨在引导学生将视野放长远,着眼于未来生涯发展和社会定位。

   “很多学校已经在试行等级制了。”在王世强看来,“绩点评价是从西方搬过来的,但和我们实际情况并非完美契合,我国早年曾实行过5分制,当时学生整体素质也很高。”

试点等级制,也有不同声音。“等级制并没有改变‘卷’的本质,以前同学们焦虑得低分,现在焦虑得‘B’。对于之前绩点排名靠前的同学而言,等级制并不友好。100分和85分,在优秀率上表现一样,可能会导致上游学生优秀率排名低于绩点排名。”

   而对于已经进入实验室的生命科学学院2020级本科生马启为来说,“等级制是一种解压,能够让我更好地平衡科研和学业,将来不论是读研还是出国,都会有更多备选方案”。

对此王世强表示,学生们更应该专注于为未来生涯塑造自己,一方面,改革并没有放松对成绩中下游学生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不应只着眼于成绩,而要多注重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交叉学科的学习。“对于将来有志于从事科研的学生而言,通过刷题和套路获得的分数并无意义。”

   淡化排名、引导兴趣、提升素质、适应未来是生命科学学院试行等级制的初衷。“从小学到高中,学生们都很在意成绩,导致大家到了大学也会花费很多时间来提高分数。”王世强说,“我们的初衷就是让学生不要对这些分数斤斤计较,也不因学分权重不同而在学习态度上产生区别。”

   (来源:《光明日报》)




全面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南京大学发布“7291”行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大要求和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对标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南大的重要期待,全方位提升南大服务江苏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全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227日,南京大学召开会议,正式发布《南京大学全面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行动方案》。

   会议介绍,《南京大学全面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行动方案》简称“7291”行动方案,“7”指南京大学将全面实施科技创新策源计划、产业技术攻坚计划、创新人才聚贤计划、对外开放融通计划、文化传承深耕计划、社会治理赋能计划、办学格局适配计划7大计划;“29”指南京大学将着力推进“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前瞻布局,支撑江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等29项重点任务;“1”指大幅提升1个能力,即服务江苏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行动方案历经近一年的反复研讨和论证,与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了多轮次的交流和磋商,几上几下数十易其稿。行动方案的每一项任务都给出了详细的建设目标、阶段任务、完成时间节点,明确了牵头校领导和主责单位。

   《南京大学全面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行动方案》应时而生,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之举。

   行动方案积极响应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南京大学的重要期待,在“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中更好发挥南大的引领、支撑、示范作用,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着力打造支撑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引育高端人才的“主阵地”、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传承地”、社会善治良治的“赋能地”、对外交流交往的“新高地”,全面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与江苏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中走在前、做示范。

   行动方案推出后,学校拟用3-5年时间实现全体师生员工服务江苏意识大幅提高,满足江苏产业需求的学科布局更加协调,支撑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能力显著增强,产业技术攻坚与转化水平有效提升,高水平人才集聚本领更加突出,对外开放创新生态持续巩固,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强省建设成效显著,赋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攀升,服务江苏的校内运行体制保障机制日益完善。

   (来源:南京大学新闻网)




“浙大学子一站式科研导航平台”正式启动

   315日下午,“浙大学子一站式科研导航平台”启动仪式在紫金港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任少波出席并讲话。

   任少波指出,一站式科研导航平台搭建起本科生探索学术与未来的重要通道,帮助有志向的同学找到有情怀高水平的导师,务实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立德树人能力。他引用仪式上一名同学发言的题目说,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灵魂,点燃火把,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的一“苇”,探索前行的方向。浙大要为青年学生提供各种渡“海”之“苇”,当前学校的战略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是要激发青年一代的学术志趣、能力和信心,引导大家在未知世界的探索中实现人生价值。

   知止而后有定。任少波勉励同学们要把握大学的时光和提供的条件,静心做学问。尊德性而道问学,要从知“止”而能“定、静、安、虑”,在专注和坚韧中走向“得”。要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方向,把科学研究作为普遍的立信之路,充分利用学校的科技与人才资源,为新质生产力塑造和应对全球产业体系竞争勇挑大梁。

   任少波辩证分析了“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了教学的学术性和科研的育人性,并强调,要在人才培养体系上加强科教融汇的顶层设计,专业建设上优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机制上深入探索长周期拔尖人才贯通培养模式,科教路径上分层分类地构建多形式、多元化、多结构的本科生科教路径,教学改革上进一步鼓励教师围绕科教融汇开展研究和探索,激励机制上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支撑保障上确保对本科教育的优先支持;要在教师层面进一步落实科教融汇的育人理念,主动给予本科生参与前沿研究的机会,提升基础教学能力,加强教学学术研究,加快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卓越教育体系,为强国建设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据悉,“浙大学子一站式科研导航平台”是面向本科生打造的多通道科研训练平台和赋能型、引领型科研支持系统,全方面整合全校科研学术资源、汇总优秀本科导师,是学校进一步构建科教融汇育人体系的重要举措。平台汇聚了学科竞赛约40项、科研平台70余个;入驻了各学科领域优秀教师1500余人,其中院士、文科资深教授、求是特聘等各类人才700余人,已初步形成全校首个学术资源全覆盖的本科科研“集散地”。通过平台,全校本科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关注的研究方向,精准寻找合适的科研项目和学术导师;全校教师也可自由发布科研项目,招募本科生并指导其开展科学研究。

(来源:浙大融媒体)


 

 

四川教育网 | 浙江教育网 | 广东省教育厅 | 江苏教育 | 山东教育信息网 | 河北教育信息网 | 辽宁教育信息网 | 辽宁教育热线 | 吉林教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发展规划处(校地合作处)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高教园区
邮编:325035   联系电话:86-0577-86699579   电子邮箱:fzghc@wmu.edu.cn